最近,有关外资零售企业身陷“关店潮”的消息屡见报端。
据统计,2012年,法国零售卖场家乐福在中国关闭了6家门店,美资零售卖场沃尔玛在中国连关4家门店,英资零售巨头乐购自8月起陆续关闭了安徽、江苏等多地的部分门店。进入2013年,即便在农历春节前夕的消费旺季,外资零售卖场关店的消息仍不绝于耳。卜蜂莲花于1月中旬宣布关闭持续亏损的北京草桥店,中日合资零售卖场王府井洋华堂也关闭了北京劲松店,欧洲最大电器连锁集团麦德龙旗下的万得城宣布将撤出中国,步了美国百思买的后尘。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应该理性看待外资零售企业的举动,有些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有些则折射出当下中国零售市场的发展趋势——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
内外交困难以为继
超市人公司常务副总、零售业人力资源资深专家曾令同认为,每隔几年,零售行业就会出现一波歇业与重张风潮,这属于企业的正常行为,不必过度解读。此次“关店潮”,大环境起了决定性作用,而非零售企业自身经营能力下降所致。去年以来,经济大环境不利,造成社会消费意愿萎缩。“三高”问题(人工成本、能源费用、商业租金高企)愈演愈烈。苏宁、国美均遭遇发展瓶颈。家居建材市场更是进入“冰冻期”,一些中外资建材超市纷纷关闭则与房地产市场行情走低有关。
2000年以前开业的超市正陆续进入物业续签的高峰期。三四年前,包括外资零售企业在内的许多零售企业均受乐观情绪影响,快速扩张,开店相对比较盲目,选址不慎造成盈利状况不理想,拖长了“养店”时间,企业在无力维系的情况下只有放弃。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整个零售行业开店都非常谨慎,选址时会作反复的调研论证。
资深零售专家丁利国也表示,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的高峰期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店铺与业主签约的租赁期目前陆续届满,重新签约已可谓不堪承受,因为租金比15年前至少上涨了3倍。他认为,“关店潮”更直接的原因是前些年零售行业的粗放式扩张已经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另外,几大外资零售巨头频繁换将,为避免影响自身业绩,关闭前任留下的烂摊子成为继任者的最佳选择之一。
零售物流与信息系统专家、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钟升认为,在成本居高不下、投入难以为继、收益大幅下降的同时,外资零售企业在税收、地方政策、商业资源方面享受的红利已经消失殆尽。
百思买没有熬过痛苦的培育期而“屡战屡败”,万得城仓促进入中国市场而“速战速退”,这其实都在释放信号:外资零售的优势(资本、技术及人才优势)不复存在。另外,中国零售市场成熟的速度非常快。外资零售在其本土市场已经是自身难保,而在中国需要较长一段培育期,再耗下去,投入产出比使其难以承受,不如早日了断,缩短痛苦期。比如香港的百佳超市在上海的一些门店,就曾以一元钱象征性出售。
竞争激烈规模为王
对于外资零售“退二进三”、将来必定卷土重来的观点,钟升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这些外资零售企业的撤出并不是短期的战略调整,而是一种趋势,除非资本运作的需要。即使重新进入,也不一定借助原有的品牌;或者借助其他渠道,再度渗入中国市场,但现在不宜作出判断。如果外资企业决定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其所面临的投入成本及市场培育期,与上世纪90年代外资处处“受宠”的境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当年,家乐福和沃尔玛可谓“轻资产”进入中国,各地政府敞开胸怀引入。但现在这种情形已经基本不可能再现。
在欧美零售企业纵横中国市场的同时,台资企业大润发和欧尚(原欧资,现被高鑫集团控股)也在国内三四线城市跑马圈地。它们既有欧美企业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技术和经验,又深谙本土市场,而且没有经历家乐福和沃尔玛在本土化与集权化之间的反复“折腾”。而中国本土的区域性零售集团如步步高聘请国际团队,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
现在,国内零售市场细分已经非常明显,从高端百货、超市、电商,到“低端”的大卖场、便利店等,市场竞争已经十分充分。现在,即使有更多新的外资零售品牌登场,恐怕也难以再现当初一经宣传就顾客盈门的景象。比如日本的山田电机在上海古北开店,没有造成任何轰动效应。
中国零售市场已经进入“规模为王”的时代,竞争也越来越规范。万得城、百佳是在不具规模的时候关店撤走。这说明,只要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尚未形成规模,并仍处于试水阶段时,就容易“毅然决然”地斩仓撤出。外资企业非常清醒,如果不及时撤出,将来必定付出更大成本。而对于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家乐福和沃尔玛而言,关闭几家店铺实属正常,只是局部战略调整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