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的大肆并购,扩张的大举扩张,上市的加紧上市,表面看起来,这一切都让人感觉2005年零售企业似乎活得还不赖。 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企业倒的倒,卖的卖。”在一次小型沙龙上,一位对零售业颇有研究的专家调侃地说:“中国零售业目前正处于一种‘冰火两重天’的境地。”
■ 混乱的“地狱”“天堂” 11月29日,又一家零售企业———北京联友超市5家店突然关门。而这已经不知是近一个月来全国关门的第几家零售企业了。 “零售业正进行着新一轮的调整,因此现在感觉很混乱。”上述专家表示。他所说的混乱,正是一直以来在不断上演的倒闭现象。仅11月份,“关门大吉”的零售企业就足以引起业内不小震撼。 10月27日,拥有5家店的上海家美好百货有限公司贴出停业告示宣称:“由于与上海宝钢关于商店租金提高的纠纷的原因,家美好商店宣布停业1个月”。但距离其停业1个月的时间已到,家美好不仅没有开业的迹象,公司负责人也不知去向。“与上海宝钢租金上涨有关的又不是所有门店,但5家店一起停业,这其中有不少猫腻。家美好的董事长很可能已携款潜逃至国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供应商对记者表示。无奈之下,数十位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将之告上法庭,目前法院已开始开庭审理。 而今年5月在广州仍有47家分店的广州超市“五朵金花”之一的港湾超市,现在只有15家门店维持经营,其他32家门店以及梅州地区的分店均已关门停业。事实上,15家仍在经营的分店多数已被承包出去。目前港湾超市共拖欠300多家供应商2000多万元货款,部分供应商已经向法院提起诉讼。 11月26日,今年4月30日才正式开业的重庆市龙寰农贸超市一号桥店被听闻“超市要倒闭”的供应商在3小时之内把货物哄抢一空。据其员工透露,龙寰农贸超市“领导层已经辞职、江北和沙坪坝的连锁店接连关门,离倒闭之期已不远。” 11月29日,乐客多在绍兴的两家门店也正式停业,而在乐客多南京店,供应商也已开始停止供货。同时,在北京经营着100多家便利店的北京超市发便利大部分门店也大面积缺货。而云南盛兴在北京和昆明的大部分门店亦相继关门停业。 有人哭就有人笑。倒下的企业在步入“地狱”的同时,一些资本雄厚的零售企业却在一路高歌猛进。百联并购了大商,联华买下了广西佳用,国美吞下了易好家、黑天鹅及武汉中商的家电部分,永乐买下灿坤并在港上市成功……相比较而言,他们今年无疑像生活在“天堂”。
■ 两极分化趋势凸显 “有这么多的企业倒闭在意料之中,今年底明年初,还会有一批企业倒下。这是零售市场一个周期性的波动。”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力雄厚的零售企业将会在竞争中越来越强大,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企业被无情淘汰出局。“这种趋势将会愈加明显,零售业的两极分化格局正在凸显。” 因此,“以往那些想靠开超市或商场来圈钱的企业的‘幸福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业内人士指出,比如目前上海市已经拥有131家大卖场,而明年将会再增加30家左右,竞争只会更加激烈,不排除会有大卖场被兼并、收购的可能,更有可能一些企业会像家美好那样倒下。 “零售业已经从门店竞争向资本竞争转变,进入资源与资本齐头并举的竞争时代。”专家认为,资本的力量将更加凸显。而资本为王的时代必然造就“强者更强,弱者更弱”,零售业里“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的高峰期已经到来。而且,将“不只是弱肉强食,就算是强肉,比它更强大的同行也不会放过‘吃’掉它的任何机会。” AC尼尔森在早前公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由于零售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零售商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彼此之间缺乏明显的差异,中国零售业的两极分化趋势正在加剧。 联合证券分析师吴红光认为,强势零售商的快速扩张和行业重组带来的行业整合将不断持续,我国零售业强弱分化将日趋明显。 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得到了印证。连续几年业绩不佳的华联超市今年的表现也差强人意。2005年10月31日其在上海证交所发布了业绩预警公告,预计2005年全年实现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0%以上。而联华超市和大商集团业绩则大幅增长,大商股份的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将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超过50%。 “2005年中期,零售业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达0.1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以上,在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回升的同时,由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零售商由于管理水平和发展战略的差异,成长性出现显著分化,部分强势零售商业绩保持快速增长,同时,弱势零售商业绩仍在持续下滑,步入被并购或重组的边缘。”吴红光分析指出,这充分反映了零售业两极分化趋势在零售业上市公司身上已得到显著体现。
■ 洗牌过程正常现象 “我国零售业目前正处在调整和整合的关键时刻,因此,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是正常的。”洪涛认为,目前的这种现状与国外大型零售集团的发展轨迹有一定相似之处,国内一些有实力的零售企业正在经历这种过程。“一些把握住机遇的零售企业在成功地实现了制度、管理和业务流程的创新后,在发展上将实现大飞跃,通过并购、直面竞争等方式,淘汰掉一大批竞争对手。” 此外,今年以来还有一个更为明显的趋势是,很多目前业绩相当出色、在区域市场上拥有话语权的零售企业也居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出售,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比如前不久被华润全面收购的宁波慈客隆超市和天津月坛超市,还有以1.07亿元卖给联华51%股权的广西佳用等。 针对这种现象,洪涛分析说:“很多正在苦撑的企业早就迫不及待想寻找‘买家’,而且不排除部分区域强势的零售企业都有这种心理。资本的竞争是残酷的,他们害怕在零售业新一轮的洗牌过程中突然出现大的风险导致企业倒闭,因此不如在业绩良好的情况下将之卖掉套现。”而另一位专家的观点是“今后零售企业想活下来且活得好,要么大而全,要么小而精,走中庸之道已没有出路。” 也有专家认为,尽管两极格局已成趋势,但中小商业企业依然会是零售业的主体。随着市场的日趋规范和企业的不断发展,最终零售业将回归至一种相对稳定和平衡状态。“同样都是宁波的零售企业,慈客隆把自己卖掉了,但宁波三江还过得很好。因此企业活得好与坏在于发展战略,不能单从个案看整体现象。” 但是,近一年半以来,我国至少有近200家零售企业倒闭,其中大部分为中小零售企业。这些企业倒闭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亏欠、恶意占压供应商的货款。仅山西太原一地,在不足4个月的时间里,就倒闭了4家影响较大的零售企业,其中一家超市营业面积不过几千平方米,但欠供应商的货款近1000万元。如此高频率的倒闭现象和惊人相似的倒闭原因,让人触目惊心。 来自中华商业信息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小零售企业近亿家,占中国零售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处在苦苦挣扎的死亡边缘。是继续前行,还是固守阵地、且战且看,是趁早卖掉还是眼看着日后逐步走上倒闭之路,正是很多本土中小零售企业的老总们时下面临的心理抉择。 专家指出,市场集中度偏低、强势零售企业的崛起和外资在华市场进入和扩张步伐加快决定我国零售行仍将处于加速整合过程中。而依托规模等综合竞争优势,大型零售企业将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受益者。 但大型零售企业也还远没到坐享其成的地步。“如果不改变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仍旧吃渠道网络的老本,用上市来圈钱,由供应商来提供‘免费的午餐’,是绝对做不长久的。”洪涛表示,就算短时间内能靠拖垮一批又一批的供应商来实现扩张和发展,最终也将尝到这种增长模式带来的苦果。在两极分化的发展过程中,倒下的未必就不会是它们。 但吴红光认为,大型零售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依托强大的销售终端网络,必将通过对渠道资源的垄断来获取超额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