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前不久发布的《2013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提供的相关信息表明,中外零售商在华竞争呈现出了新格局,随着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中外零售商均放慢了扩张开店的步伐,外资零售商近乎完美的“神话”正在打破,“颓势”显现;中资零售商的信心和实力不断增强,优势渐显,双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在中国市场经历发展上“如入无人之境”的“黄金十年”后,外资零售商的发展正面临着多重困难。一是诚信危机事件频发,如沃尔玛出售过期食品和绿色猪肉造假、家乐福等外资企业出现价格标签欺诈等,使这些国际零售巨头在公众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受损。二是受购买力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影响,多数外资连锁零售商在三、四线城市的进展并不像预期的那样顺利,不少新开的大卖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三是外资零售商的多业态发展罕有成功者。如2003年家乐福旗下的迪亚天天与上海联华超市合资的社区折扣店,在经历了3年巨亏后结束了合作,迪亚天天于2011年7月出售了全部股权,这意味着家乐福的多业态尝试以失败收场。目前,沃尔玛、麦德龙、TESCO乐购在多业态发展上也表现平平,无法与其兴旺的大卖场相比。四是物业租金上涨致使成本负担加重。2012年,沃尔玛因租约与大连万国购物广场产生纠纷,TESCO乐购在浙江绍兴市唯一的店铺租约到期,而新的租金之高大大超出预算,只得将店铺关闭。五是地方政府对外资商业提供“超国民待遇”的热情降低。
较之外资连锁零售商出现的某些“颓势”,内资连锁零售商的优势正逐渐显现。首先,在中小型门店经营上,内资商业适应性更强。有专家分析说,许多本土连锁零售商,例如上海华联、北京京客隆和超市发、深圳华润万家、南京苏果、宁波三江购物等,最初兴业时都是中小型超市,在小店和社区店运营上所聚集的客户资源,积累的本土化经验、人脉以及经营上的灵活性都远远超过外资商业。其次,内资商业在网络零售上占有绝对优势。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当当、苏宁易购等本土电商占据着绝大部网上销售份额,亚马逊、新蛋等欧美名跨国电商在中国则被本土电商压制,而在华跨国连锁零售商的网上销售,相比于本土同行也未能显示出优越之处。第三,在多业态发展上内资商业更为擅长。这从中国连锁百强和零售百强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尽管对于多业态发展的利弊仍有争论,但外资商业这方面的进展不如内资商业是明显的事实。第四,在许多区域市场竞争中内资商业优势明显。北京物美、上海百联、湖南步步高、山东家家悦、福建永辉等本土区域性连锁零售商,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和吸客能力都超过了沃尔玛、家乐福和TESCO乐购等外资零售巨头。
专家认为,随着零售业“跑马圈地”发展模式日益显露出“疲态”,今年,零售业一味“铺摊展店”粗放式的增长“套路”将有所收敛,一个拼单店、比后台、竞技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也是中国零售商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毕竟数量规模的扩张必须与质量效益的提高保持同步,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做到发展上可持续。然而在单店比拼上,总体上看外资商业仍占据较大优势。以拥有大润发和欧尚超市的外资企业高鑫零售与北京物美商业比较,2011年前者拥有230家门店,销售额681亿元,净利润16亿元,而后者拥有519家门店,销售额仅164亿元,利润5.86亿元,两者单店业绩相差巨大。跨国连锁便利店的利润率也远远高于中资便利店,在上海前者是后者的5倍。基于此,专家强调指出,考虑到跨国零售巨头在组织技术、科学管理、资金实力、跨国采购、信息化水平、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连锁零售业中“外强中弱”的竞争格局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因此,中资连锁零售商在自信心提高的同时,必须通过努力和改革创新补齐“短板”。同时,主动向外资零售商学习,在相互合法“博弈”中实现提高和壮大,造福于“中国制造”和13亿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