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品牌的成长,要寻找到符合以下三个苛刻条件的例证者其实真不容易:第一,在过去的20年中这个品牌一直在不断创立、不断成长;第二,要找到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他一定是这个品牌成长的见证者;第三,这家企业的历史和现状,必须符合中国企业的一些典型特征。最后,我们的目光锁定了双星集团及它的终身总裁汪海。
一双鞋走过的品牌历史
主持人:早在很多年前,大概是二三十年之前,你就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品牌”,这是谁告诉你的?
汪海:对于企业家来说,他是最早在实践中自己悟出来,然后理论界和学者才逐步认可。那是1985年,我做的排球鞋送给袁伟民,咱们中国女排参加世界杯大赛并获得冠军,所以我记得特别清楚。
主持人:我知道您除了是鞋王之外还是一个故事大王。您上来就要讲故事,在座的有两位是您的好朋友,听说他们跟您共同见证了一段当时您提出品牌的这段历史?
汪海:对,我们通过冯教授和《人民日报》艾丰主任沟通,他采访我之后,出现了第一篇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国人谈品牌的文章。这个冯教授是我的“黑高参”……
冯国荣(嘉宾一):应该说汪总和艾老都是中国品牌理论的先驱者。大概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时候,《人民日报》就开了一个栏目,主流媒体第一次以正式的品牌为栏目,第一篇文章就是汪总的署名文章,才开始了品牌管理、品牌战略或者叫名牌战略。
主持人:我听说,汪总到现在为厂子里还留了一双最后的解放鞋,在1986年的时候,双星的总部在青岛已经不生产解放鞋了,所以就自己主动转移调整,把这种低档次的鞋转到沂蒙山,再转到大别山,现在转到大西南,在农村还仍然有这个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就是属于低档次的。
还有,第一双高档运动鞋,也是双星生产的,而且是出口到美国的。1984年底到1985年初,我知道您在这个背后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我还有一个大胆的创意,可以让大家再看一眼,是一张跨栏冠军刘翔的照片。脚底这个鞋还应该再打上字幕“DoubleStar”?
汪海:应该打上是双星的名人,双星的高档鞋是用了一个。
主持人:实际上您这个创名牌的过程,我们觉得就如同刘翔在跨栏一样,刘翔这个跨栏的过程可能也就持续个十几秒,而您一跨就是三十年。对,这三十年肯定是风风雨雨,1984年召开记者招待会送鞋子给记者这事您印象还是很深吧?给记者鞋子您差点把乌纱帽都丢了。
汪海:那就是差一点吧。
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说在1984年城市改革的时候,双星就进入一个比较困难的境地。企业完全生产解放鞋,整个积压成山,我办公室的走廊上都堆满了。在这种情况下开不出工资,也就是说这个市场不认可这种产品。我发现了这个问题,觉得产品需要知名度。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宣传,而且特别是我的新产品更需要打品牌。所以我就请了记者,是通过国家体委请的体育记者。那个时候我就开发出了刚才你看到的第一双双星高档运动鞋,每人送他们一双,有试穿证。因为我这个鞋可以试穿的,后来他们就告我说,这种行为叫搞新闻发布会。
现已退休的刘书记没有在告状上签字,他要一签字的话,可能也就没有汪海了,可能也就没有双星了。
主持人:看来,不管是恶人也好善人也好,都得先告状,这样能够占主动。1987年的时候,你登载了反广告,召回劣质鞋,这是史无前例的。
汪海:对,这就是我进入市场以后,意识到了市场。当时有一批我们进口的台湾原材料,让台湾(厂商)骗了。我们发现这以后,鞋已经发出去了,所以我打了个反广告。让所有山东的、青岛的买鞋者赶快退回来。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能叫消费者买。
主持人:还有,在1991年的时候,第一次把企业活动办进人民大会堂。这是绝对史无前例。在人民大会堂,那是什么规格?企业想进来不太容易。还有,在1992年的时候,谁给厂门口的石狮子穿上了双星鞋?
汪海:都是本人的创意。
因为进入市场以后我就感觉到需要一种反思维,你不可想像,我那个厂门口共跑五路交通车。当时这个狮子一穿上鞋以后,交通车都停那个地方。“哎,你看,那个狮子穿双星鞋了。”你传我,我传你,这个700万人口的城市我不打了个广告吗?
主持人:好,还有几件事。在1992年的纽约新闻发布会上当场脱鞋,今天您就不要脱了。因为您穿的是旅游鞋。美国是一个什么地方?是一个见怪不怪的地方。您要是在大街上脱鞋,恐怕很多人连看都不看。但是您恰恰选择了这么一个场合脱鞋,是哗众取宠吗?
汪海:对。当时一位美国记者说,请问汪先生,作为中国的鞋王,你脚上穿的是什么鞋?我说,在这种公开场合脱鞋是非常不文明的,但是这位女记者给我提供了这么一个机遇,我不得不脱,因为我说不脱的话,你们看不出底下的商标DoubleStar。当时就那么一个故事,后来他们就报道了,说共产党人有两个在纽约脱鞋的,一个是赫鲁晓夫显示他的超级大国砸桌子脱鞋,再就是中国的企业家汪海在这儿打广告。
主持人:您当时脱完这鞋之后,那个女记者是不是捂着鼻子就走了?
汪海:她说,她服了。
主持人:2001年打出了广告语,叫给汽车穿上双星鞋,实际上您生产轮胎了。
汪海:是,双星轮胎。
时势造英雄
主持人:后来你聘用企业垮掉的马胜利。他是我们第一代企业家之一。汪总和马先生当时都位列其中,但是真正闯到今天的,好像剩下的人不多了吧?
汪海:垮了,退休的多,再就是抓起来的。我33岁进来,在这个企业,一直到现在六十五岁。这个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我都全部经历了,而且都是我在操作,所以说我是个改革的开拓者,又是一个成功者,同时是个幸存者。
我要补充说明一个事,就是说我们中国这种环境确实是难,双星能够到今天,假如靠我个人这种本事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我摊上了两位好书记,假如没有原青岛市委的刘鹏书记和现在在湖北省任职的俞正生书记,没有他们两人做我的后盾,那大概二十个汪海也都不存在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