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发展格局之下,中国零售业从“与狼共舞”即将变为“全方位竞争”,这道必解的命题已摆在中国零售企业面前。零售企业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必须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其中包括业态调整和重新选择业态。
步入21世纪,中国零售业快速增长,已从成长期迈入成熟期。而第十二届亚太零售商大会“落户”北京,则无疑为此做了一个很好的脚注。
依据加入WTO的承诺,今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将全面对外资开放,外资在中国境内开店将不再受数量和地域的任何限制,这预示着一场全新的竞争即将来临。
作为全球知名的咨询巨头,麦肯锡做了这样一个判断:在未来3至5年中,中国零售业60%的零售市场将由3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中国零售业30%的零售市场将由国家级零售巨头控制;中国零售业10%的零售市场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巨头手中。
处于WTO后时代的中国零售业能否再筑辉煌?
从“与狼共舞”到“全方位竞争”
2005年9月,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来自五湖四海的一万多人汇聚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作为全球商家的代表,他们出席了在此间隆重举行的第十二届亚太零售商大会。据悉,这是此会首次选在发展中国家召开。
“合作与发展”是此会的主题。据组委会秘书长披露,将进行中国名列前茅的大型零售业企业形象展示、境外在华投资著名企业展示、中国零售业发展较快的省市零售业业态构成和商业布局及发展环境展示、商业设备及服务供应商技术与产品项目展示等主要活动。
零售业是中国开放最先和市场化最早的行业之一。外资进入,加快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原有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模式,全面提升了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从而有效推进了中国零售业的发展。
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559亿元增到53950亿元,增长33倍。这意味着中国的零售市场规模每4年左右就要翻一番。而按照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20万亿元。
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零售商品采购有96%、农副产品有95%已全部放开;截至今年上半年,新批外商独资零售企业216家,占全部新批外商企业88%;新批外商独资批发企业11家。
作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中国零售业在未来世界零售业中所担当的角色和所起到的作用,是世界各国代表普遍关注的热点。而此前世界银行所作的中国零售业研究报告,间接回答了这一问题。
该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这个发展事态锐不可当。
而在此会召开的第三天,一个名为“2005中国零售业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推出,它被中外媒体喻为中国零售业整体水平的一次“大阅兵”。
在由多个展厅组成的一个35000平方米的展出区间内,中外零售业巨头以及相关产品供应商、相关设备提供商约万余家在此设下1600个展台上,进行招商合作,开展商贸合作,进行业务交流。
亚洲最大的零售集团伊藤洋华堂、韩国最大的百货集团乐天、菲律宾排名第一的连锁摩尔和百货店公司圣马力诺购物中心、泰国最大的零售企业易初配销和中央零售公司、新加坡排名第一的高档品零售商时计钟表公司、澳大利亚最古老的百货连锁公司大卫·琼斯等悉数亮相,显示了它们对中国市场的热情。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中的70%已经在中国登陆,像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和欧尚、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零售业巨头,已经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且全都拟定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
据组委会秘书长透露,2005中国零售业博览会收获颇丰。据大会组委会透露,中外客商共达成200多项合作协议。这其中:深圳铜锣湾集团与友邦现场签订60多亿元合作性合同;北京市商委与美国连锁业巨头FRANK就共同开发前门商业大街达成合作框架。
有媒体发表评说,借助第十二届亚太零售商大会暨2005中国零售业博览会,让业界和国人全方位地看到了海外零售巨头对中国市场的超乎寻常的热情,也让业界和国人更清楚地认知了自己肩上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在新的发展格局之下,中国零售业从“与狼共舞”即将变为“全方位竞争”,这道必解的命题已摆在中国零售企业面前。
三大体系亟待整合打造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打造现代流通业,应该着力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三个方面进行整合,使之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科学发展体系,从而提升目前中国商业的整体运行水平。
按照学术的观点和解释,现代流通业是由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三大部分组成。
对于连锁经营,在中国发展的速度是有目共睹的。据统计,2004年国内百家连锁企业实现销售总额4968亿元,同比增长39%;门店总数达到30416个,同比增长了49%;营业总面积达2580万平方米,比2003年增长了35%。这其中,百家连锁企业的平均规模有较大增长,平均销售规模达到49.7亿元,平均拥有店铺数达到了304家。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检测显示,目前国内更多的大型连锁零售商正在向二线城市扩张,主要包括总部设在省会的连锁零售商和一些全国性的家电、医药、图书、家居等连锁专业店。而上海联华等连锁巨头已将门店开到了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山东的一部分三线市场(县级)。
中国零售业的裂变首先是从超级市场开始的。而业内专家分析指出,零售企业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必须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其中包括业态调整和重新选择业态。
综观沃尔玛、家乐福这些跨国零售巨头,在其自身拓展中,往往不局限于一种零售业态的,大卖场、购物中心、超市和便利店形成有机组合。而每种业态除保持一定的特点外,在商品组成及营销策略等方面并非一成不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说,中国零售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很有必要研究国外零售企业的不同业态特点及其发展过程,这对建立适合国情的、满足本国消费者需求的零售业态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未来以超级市场为代表的连锁经营将掌握流通领域的主导权。而目前中国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对连锁经营进行系统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指导零售业实施连锁经营的战略规划,并在法律和行政方面赋予保证。
此外,在推进连锁经营发展中,尚存的其它“硬伤”问题也必须加以有效解决。这主要有:传统的管理体制和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制约;起步资金投入大且规模效益尚未得到体现;规范化程度低而管理水平滞后;配套的交通运输、仓储条件及计算机管理系统发展滞后。
与连锁经营相比,物流配送在中国起步较晚,尚未到10年的发展里程。
对中国物流配送现状的总体评价,多数专家的观点是,它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因为国内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企业服务内容多数仍是仓储、运输、搬运,目前很少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
连锁经营发展的背后必须要有强大的物流配送做支撑。而按照发达国家的定义,第三方物流的功能是设计、执行以及管理客户供应链中的物流需求,其特点是依据信息和物流专业知识,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
客观地看,目前在中国,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功能尚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其主要表现为无论是物流服务的硬件还是软件尚有较大的差距。而信息整合运用、专业技术普及、统筹策划、精细化组织与管理能力都明显不足。
正当中国尚把物流作为概念炒作之时,不少跨国公司就已“兵临城下”。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尽管联合下发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并对商业物流企业做了限制性的具体规定,但实际营业的这类外资公司要比批准的多出三分之一。
而新世纪刚刚开始,这些跨国公司和国际著名的物流服务品牌就以“分享”的名义频频在各种会议上推出各自的中国市场物流发展战略、物流服务标准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解决方案,可口可乐、宝洁等更是捷足先登,在中国境内投资筹建自己的大中华区物流体系或者物色中意的物流合作伙伴。
4年前,在世界银行所作的题为《服务业发展与中国经济竞争力》研究报告中,列举了4个服务性行业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将具有重要意义。这其中,物流服务位居其首。而按照当时的预测,它将在未来5年中超过整个服务业产值的50%。
而当下中国物流配送能否提速发展,最为关键的是要彻底解决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的障碍。据悉,目前政府职能部门对物流企业是一种多头的管理体制,商务部、交通部等部门在资格认证方面各有多项政策法规,加上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并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在客观上阻碍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与物流配送相比,电子商务发展非常快速。
早在2002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做了一个专项的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当时全国62.7%的零售企业建成了局域网,38.8%的零售企业在网上公布商品信息;17.9%的零售企业提供网上购物方式;只有3%的零售企业实施了供应商管理库存(VM I)。
近两三年来,中国商家扩大了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方式以及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使得送货上门等物流服务成为必然。
三联集团为龙头与22家家电生产厂家和20多个销售商建立家电电子商务联盟,对34家连锁店进行改造,24家实施紧密分销商管理系统,10家实施核心分销商管理系统。总部与连销店分销效率大为提高,订单处理由1.5天缩短到5分钟,实现了商流、信息流、物流全面集成,资源共享。
据统计,中国互联网上的手机销量增长了近150%。而同样一部手机网上销售价格比传统的专卖店销售价格要低1%至2%,手机配件的网上销售能比传统专卖店便宜到40%至50%。
与此同时,电子结算也随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金融系统由央行和全国12家商业银行联合建成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早已开通运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及农业银行均已展开网上业务。而3年前,其银行卡累计交易额达到10.5万亿元。
有专家提醒,在未来除去政府有必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以推动商业银行的网络化发展,建立完善的电子支付体系并完善电子交易支付及结算手段以外,应该关注商业与银行之间的发展关系,解决行业间利益平衡问题。
2004年在深圳爆发了商家与银联就刷卡手续费率争执而导致的“刷卡事件”。据悉,当地42家零售商去年刷卡消费额46.6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8.2%,且交给银联的手续费高达4659万元。而在家电家居等企业,刷卡消费额已占到其销售总额的25%至40%不等。刷卡消费越多,零售企业的利润被挤压得越薄。
“零售创新”决定未来成败
有资料显示,中国最大的百货商业企业上海第一百货公司年销售额仅30多亿元人民币,而最大的上海华联超市连锁店目前也只接近200家的规模。而与之相比,“沃尔玛一个海外零售巨头的年销售额高达
1000亿美元以上,在全世界拥有3000多个连锁店。
统计表明,中国零售企业平均毛利率水平在17%左右,平均纯利水平不到2%;而国外大型跨国零售企业的毛利率一般都在10%左右,但纯利却有3%-4%。国外零售企业尽管人工成本较高,但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却使其成本远远低于中国。
面对如此敌我悬殊,业内专家告诫中国零售企业:把握未来的竞争,不光应该关注规模、资金、管理、技术等因素,也不光着力打造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而更为重要的是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零售创新上超越海外对手。
众所周知,在历经多次流通革命以后,西方零售业方才奠定了今天发展的强大基础,基本上形成了以百货公司和超市这两种业态为骨干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适合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零售经营体系和运行机制,并以强大的竞争优势在全球包括在中国进行战略布局,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和获取最大商业利润。
而这只是中国零售企业看到的一面。其实,沃尔玛、家乐福还有更深层次的一面,我们至今尚未得以看到,这就是零售创新。
来自IBM公司的最近研发报告披露,为了有效应对当今消费者形态的变化、零售业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而导致传统零售商的生意越来越难做甚至逐渐走向死亡的格局,许多跨国公司和专业机构已将重点放在推动“下一代商店的解决方案上。
IBM专家指出,这一解决方案将为零售业带来三方面的益处:一是帮助零售商更有效地影响和改变顾客的购物体验;二是大大提高雇员的销售和服务效率;三是通过智能技术创造出一种反应更加快捷、灵活的购物环境。
在“下一代商店”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非常个性化的、有效的方式让商家与消费者互动。当购物者一进入在线商店时,零售商马上就知道此前你已来过多少次,都曾买了什么、浏览了什么、放弃了什么,且可以提供你正在查看物品的相关建议,并对其它正在寻找类似产品的消费者提供有用的提示。
此前在传统的商店里,作为一个消费者进入商店时是完全匿名的,没人知道你是谁。而零售商惟有一次机会知道你已经来到,那就是在你结账离开时。这种情况下,零售商是完全不能与顾客在购物过程中交互的,再想对这次购物过程产生影响已经太晚了。
去年,IBM与美国波士顿一家主要杂货店联合所做的一个试验计划,在这家杂货店的每个购物车上装一个电子设施“购物助手”。据悉,当顾客推车购物时,这个“购物助手将会迅速扫描消费者的忠诚卡,商店就立即知道顾客在哪里。而由于忠诚卡中存储着诸如顾客正常购买的商品以及他们的购物清单通常有些什么内容之类的信息,零售商就能够与顾客保持沟通并参与到购物过程中。
IBM专家解释:如果顾客的时间紧迫,这个“购物助手”可拿出顾客通常的购物清单并在商店平面图上绘出每样物品在什么地方,从而使顾客快速地找到所要的物品。同时,由于这个“购物助手还能够标示出顾客在商店内的具体位置以及他的购物车中都放了什么物品,也给零售商提供了为顾客提供其它相关产品的机会。
记者以为,为扭转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不断下降的局面,目前国内零售企业正在着力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学习、模仿国外企业向强化自身创新转变;二是从追求速度扩张向差异化和提升管理转变。而在这些转变中,“零售创新”无疑将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