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务院发文促进流通业发展 2005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就流通业发展下发的文件。《意见》表示,国家将继续推进国有流通企业改组改制,继续加快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培育,提高流通企业竞争能力。 点评:建国50多年来,国家以国务院的名义针对流通业下发文件,这是第一次。显示了流通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充分显示出政府对流通业越来越重视。业内人士希望国务院文件精神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二、商务部欲规范零供进货交易 2005年8月31日,商务部推出《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范零售商的收费行为。“征求意见”稿共有38条内容,对于争议已久的“进场费”、账期、定价权、商品质量责任、纳税等敏感问题分别作了详细规定。 点评:《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一方面承认了“进场费”的合法身份,一方面严格限制零售企业对供应商乱收费、乱摊派、乱转嫁亏损及拖欠货款的行为。该征求意见稿一经推出即受到占有销售终端优势的零售商的质疑,而在零供关系中长时间里处于弱势地位的供应商则担心条文的执行力度和效果。如该管理办法能真正落实,从长远来说,将有利于规范零供关系,也有利于零售企业和供应商的共同发展。
三、一系列连锁企业倒闭 2005年初,上海美亚投资公司关闭了旗下500家效益不佳的21世纪便利店。8月3日,继7月11日石家庄银都超市倒闭之后,石家庄盛福祥超市又“轰然倒下”。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几乎波及全国的普马倒闭案。2005年3月,遍布全国的48家普马门店全面关闭,普马累计欠债20多亿元,董事长刘五一出走境外。2005年4月,重组失败,普马彻底倒闭。 点评:进入2005年,一系列超市的相继倒闭,暴露出我国超市快速扩张中过分占用供应商资金的通道利润模式的问题,也反映了当前国内连锁超市经营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普马倒闭,堪称2005年超市倒闭的经典案例。超市倒闭,折射出目前零售行业的一种普遍状况,那就是肆意拖欠供货商货款,无序收取进场费导致的恶劣的零供关系。这一恶性循环带来的后果十分可怕。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曾指出,以前国内出现了一些小型超市倒闭,但现在一些中大型超市也出现倒闭的迹象。这种状况引起中国零售业极大关注与警醒。
四、 连锁业并购 2005年2月25日,大连市国资委与中国百联(香港)有限公司、上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宣告共同成立大连大商国际有限公司; 2005年4月21日,五星在青岛宣布正式收购青岛雅泰电器; 2005年4月27日,英国翠丰集团宣布收购欧倍德在华所有业务; 2005年8月1日,国美宣布以1.8亿元全面收购深圳易好家; 2005年9月10日,成商集团公告,深圳茂业商厦有限公司为成商集团第一大股东; 2005年9月,华润先后以2.8亿元收购宁波慈客隆超市和以约1.2亿元收购天津月坛集团。 点评:随着零售业竞争的加剧和外资零售巨头的加快进入,并购重组事件预计将会更频繁地发生,零售业的竞争也更加呈现为资本实力的竞争。但就零售业根本而言,资本运作只是一种手段,更关键的是如何提升自己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竞争力、如何适应当地市场、如何从满足顾客需求出发去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五、国际自愿连锁机构“加盟纳士” 2005年3月1日,步步高正式加入美国最大的自愿连锁体系IGA;2005年3月21日,美国自愿连锁IGA设立中国区;2005年4月21日,黑龙江大庆市庆客隆超市加盟IGA;2005年4月25日,武汉中百正式加入IGA; 2005年4月28日,国际自愿连锁组织SPAR和山东家家悦合作的第一家店落户威海。2005年11月初,湖北雅斯、河南思达签约加盟SPAR。 点评:当中小零售商被国际巨头和本土“大腕”们逼得岌岌可危时,他们通常做法就是抱团自救。加入自愿连锁体系,中小企业可获得和大企业一样的采购价格,可以通过学习与交流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自愿连锁让中小企业看到了与中外零售巨头抗衡、生存与发展的希望。
六、外商独资趋势显现 2005年5月,麦德龙方面宣布,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已从60%上升为90%。继泰国正大旗下易初莲花、华润苏果超市开始全面独资计划后,麦德龙的这一增资扩股举措被业内视为即将独资的强烈信号。 点评:随着对外资零售企业限制的取消,经合资方式曲线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企业开始寻求独资“单干“了。虽然不是全部外资都将采取独资方式,但它毕竟向本土企业发出信号,外资企业要谋求更大的掌控权。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采取独资的方式。
七、家电连锁企业急剧扩张 2005年可以说是家电连锁的疯狂扩张年,国美曾称年内要新开366家店,苏宁、永乐、大中等也纷纷宣布了下一步的开店计划。 2005年10月17日,“胡润零售百富榜”揭晓,国美、苏宁、永乐、大中位于前10位。黄光裕蝉联首富。 点评:在这一年中,中国家电业5大巨头征战沙场。在各家扩张的过程中,家电连锁企业的恶意占款、名目繁多的杂费为供应商“千夫所指”。激烈竞争带来的利益损耗,都被转嫁到供应商的身上。回想当初家电巨头们宣布2005年新开多少家店的豪情,而今的压缩与所谓提升服务战略乃至引领行业风标等,都成了商战诡谲的标本,或是开店达不到目标后的遮掩。但家电零售巨头尽列中国零售富豪前列,仍然显示出家电市场的利润空间是多么诱人。
八、沃尔玛、家乐福高层变阵 2005年2月,沃尔玛、家乐福高层发生一系列人事变动。张嘉声悄然辞去沃尔玛中国总裁职务,沃尔玛随后宣布设立首席行政官和首席营运官两个新职位,前者由原韩国区总裁孟永明调任,后者由原中国区首席财务官于剑羿升任。家乐福在原全球总裁贝鹤能辞职的背景下,开始整顿海外市场,原中国总经理施荣乐提升为中国区总裁,总经理则由原日本区总裁杜博华担任。 点评:沃尔玛、家乐福两大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相互学习对方,双方高层的变动意味着这两大巨头在吸取教训后的战略调整。
九、购物中心发展模式遭质疑 2005年1月15日,正佳广场横空出世,但它创造的繁荣景象并没有给国内其他MALL项目带来好运。中国3大MALL之一的华南MALL门庭冷落,经营惨淡。2005年7月,上海最大MALL兴力达广场被上海当地媒体曝出“半停工”以及拖欠巨额工程款一事。2005年8月,由国家商务部牵头的商业地产调研小组对杭州、南京、重庆的商业地产展开调查。 点评:MALL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设经验和管理经验十分匮乏,而且大型MALL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没有一个开发商可凭一己之力兴建大型MALL,通常都是利用银行贷款。尽管MALL项目存在巨大风险,却在中国不断上马建设,世界10大MALL,中国就占了5个,中国市场真的具有如此之大的消费能力吗?MALL的发展,应该从“盲目”步入“理性”了。
十、零售商自有品牌开发热 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开发在2005年引发了一阵热潮。家乐福年初调整海外市场战略,大幅增加自有品牌的数量,沃尔玛开始强调在中国的自有品牌。其他超市也纷纷开发自有品牌。 点评:虽然自有品牌对于零售商来说具有很大诱惑力,但是从企业永续经营的角度讲,牺牲消费者利益来换取企业收入增长是绝对不可取的。在目前自有品牌商品缺乏相关质量法规规定的情况下,企业开发自有品牌商品需要十分谨慎。尽量选择质量可控性高、开发难度低、投资小的商品进行开发,以免出现质量问题和避免开发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