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流通热点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
副标题:
作者:商务部 来源:2006-04-19 商务部网站 人气: 时间:2006-5-22 20:26:44 进入论坛


(2005/2006年)

  2005年是“十五”计划期的最后一年。中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效果进一步显现,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势头。各级流通部门和企业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流通工作会议精神,在开拓市场、扩大消费、服务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商品市场进一步繁荣,城乡居民消费增长较快,生产资料市场增速趋稳,商品市场供求结构进一步改善。流通产业在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2005年及“十五”时期流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流通产业稳步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1.流通产业稳步发展,市场规模继续扩大。2005年,市场流通规模继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67177亿元,同比增长12.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0%,是1997年以来增长较快的一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到14.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2%,增速比2004年回落3.3个百分点,反映出投资局部过热的矛盾有所缓解;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在对国内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同时,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批发零售餐饮业增加值17119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五”期间是流通产业实现较快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11.1%,高于“九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2005年流通规模已接近2000年的两倍;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年均增长15.6%,为我国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4.6%,世界排名从第七跃居第三,显著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商品期货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52.9%,商品市场体系和功能更加完善。均超过了同期GDP年均增长9.5%的速度。
  2.流通产业对拉动内需和扩大消费的贡献继续增大。2005年,流通产业适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改造升级和调整提高传统业态的营业设施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流通,加快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社区商业,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新型消费方式,努力开拓市场,积极引导和扩大消费成效显著,消费品市场更加繁荣,居民消费内容不断丰富,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升级。2005年,全国人均每天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1元,比2004年增长12.2%;人均每天在外就餐消费1.9元,比2004年增长16.9%。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13.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8%,汽车类增长16.6%,化妆品类增长19.1%,通讯器材类增长19.9%,石油及其制品类增长34.4%。
  “十五”期间,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流通领域各行业创造的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稳定增长,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5%,高出2000年1.2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已达9.4%,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3.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继续增强,供求结构进一步改善。2005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初步抑制了生产资料市场需求过快增长的势头,成功应对禽流感疫情、多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流通产业进一步发挥了引导消费和生产的功能,市场导向作用继续增强,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供求平衡的商品数量和比重有所增加,供求结构进一步改善,价格涨幅稳步回落。
  一是消费品市场供求矛盾进一步缓解。2005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粮食产量进一步增加,消费品供求矛盾趋于缓和。据统计,商务部监测的600种主要消费品中,2005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供求平衡的品种分别为183种和172种,好于2004年下半年的154种,供过于求商品种类所占比重分别为69.5%和71.3%,均低于2004年下半年的74.3%。在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调整的同时,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势温和,全年消费价格指数比2004年上涨1.8%,涨幅比2004年回落2.1个百分点。
  二是生产资料市场结构调整效果显著。2005年,继续控制局部地区经济过热和由此引发的能源、基础原材料的供求矛盾,效果进一步显现,生产资料供求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商务部对300种主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情况表明,2005年下半年供不应求的为21种,比上半年减少了48种;煤炭、电力、铁矿石等能源及基础原材料产品资源约束矛盾明显缓解。同时,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也逐月回落。
  三是进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2005年,商务部继续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积极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进出口商品结构在2004年明显改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初级产品出口比例下降,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品出口比例在上升。资源性商品进口比例逐步上升,高技术含量的机械设备进口比例增加,普通机械比例在下降。
  “十五”期间,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调整供给结构作用下,消费品市场供求状况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据商务部对600种主要消费品供求状况的调查显示,近几年来,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持续下降,供求平衡商品比重上升。2005年下半年,供求平衡的商品比重占28.7%,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9.7个百分点,而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比2000年降低9.7个百分点。
  4.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2005年,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住宿业新增就业人员近300万人,占全国新增就业总数的30.9%,高于2004年0.2个百分点。流通产业全年就业人数达5600万人,占第三产业的24%,在非农产业中居第二位。流通产业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个体私营就业人员的45.4%,居各行业之首。
  改革开放以来,流通领域,特别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批发零售餐饮业以及各种居民生活服务行业,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重要领域。自2001年以来,批发零售餐饮业从业人员年均增加141.5万人,占全社会新增就业人员的17.1%。
  5.流通产业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2005年,流通产业共缴纳增值税、所得税和营业税3578亿元,同比增加539亿元,增长17.7%。其中增值税1853亿元,占全国17.3%;营业税910亿元,占全国21.5%;企业所得税816亿元,占全国18.7%,流通产业成为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十五”期间,流通业缴纳税收年均增长16%,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资料销售额的增长。

  (二)流通产业内部各行业共同发展,服务内容日趋丰富
  1.批发零售业进一步发展,企业效益有所提高。消费品批发零售领域现代化步伐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展开;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加快制定并逐步落实,社区商业建设日益受到重视;零售业重组速度加快,业态布局日益完善;百货店加快重新定位,向精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向纵深发展,流通产业为城乡居民生活提供更好服务。2005年消费品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达到56589亿元,比2004年增长12.6%。生产资料流通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市场供求趋稳。拍卖、租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品牌专卖、仓储销售、电子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逐步推广应用,统一的生产资料流通格局已初步形成,进一步增强了为生产制造企业服务的能力。
  商务部监测的千家重点企业中,批发企业资产增长20.2%,销售额增长13.6%,利润增长9.8%;零售企业营业面积增长19.1%,销售额增长17%,利润增长8.1%。
  2.餐饮业继续快速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餐饮业在连续13年保持快速增长的基础上,2005年继续较快发展。全社会对餐饮业的投入不断增长,民营、私营和三资企业比例继续增加,网点持续增多。全国餐饮业网点达到400万个,从业人员超过1800万人。全年实现零售额8887亿元,同比净增1401亿元,增长17.7%,其增幅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个百分点。餐饮连锁经营快速发展,传统餐饮的标准化、工厂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经营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经营重心转向家庭、个人和工薪阶层消费为主,个性化、市场细分服务特点日趋明显。同时,餐饮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农产品及调味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3.生活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居民消费的新亮点。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城乡居民消费从以实物消费为主向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转变。2005年,居民在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继续提高,促进了相关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全国照相摄影行业的各类影楼、图片社、照相馆、冲印店、摄影工作室(不含器材生产、经营厂家)等企业已达45万家,从业人员达500万人,营业额900多亿元;家政服务业在安排近200万人就业的同时,解决了上百万户家庭生活的后顾之忧;洗染和家电维修行业在社区中进一步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美容、美发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已经发展成为人们追求时尚和休闲保健的综合服务行业。轿车和数码产品进入家庭速度加快,汽车修理和保养维护、数码产品维修和培训等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对带动消费、增加就业岗位和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4.会展业的窗口作用更加明显,特种服务行业进一步规范发展。2005年,会展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行业总规模增长20%左右。展览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成为亚洲的会展大国。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中国国际机床展、中国食品博览会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品牌展会,受到国内外企业的欢迎,成为展示企业产品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平台,成为促进国内贸易和扩大出口的重要手段。
  典当、拍卖、旧货和资源再生利用等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其中,2005年新增典当行451家,分支机构27家。同时,主管部门针对这些行业加强了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强人才培训,行业发展开始步入规范化轨道。

  (三)流通结构继续调整和优化
  1.培育大型企业工作已见成效,组织化程度继续提高。2005年,各级政府继续加强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工作,指导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积极协调落实有关扶持政策,促进企业的发展。商务部重点培育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前10个月销售4379.6亿元,同比增长26.4%;利润50.3亿元,增长38.8%;店铺数15297个,增长28.4%。同时,在进一步推动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的发展政策支持下,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继续提高。上海、深圳和北京等城市,连锁率(连锁经营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已经达到45%、40%和24.2%。2005年全国前30家连锁企业共实现销售额4910.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3%,比2004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5家,同比增加1家;超过100亿元的19家,同比增加4家。居首位的百联集团,销售额达720.7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36家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销售额2374.8亿元,同比增长27.4%,占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66%,增长速度高于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速2个百分点。
  2005年,中小流通企业通过自愿连锁、特许经营等方式,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2.农村市场建设明显加快,城乡市场增速差距有所缩小。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的精神,2005年商务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了以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国有1150家流通企业在777个县市进行试点,新建和改造7万多个标准化农家店。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改造工作已经启动,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市场管理、交易方式得到改善。一系列加快农村市场建设的措施得到落实,农村流通产业稳步发展。2005年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增长11.5%,增幅比2004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与城市的增速差距由2004年的4.0个百分点,缩小到2.1个百分点,城乡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差距缩小。
  3.中西部流通产业发展加速,区域间发展差距扩大趋势有所缓解。2005年得益于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流通产业继续较快发展。中部和西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和13.6%,是“十五”期间增长速度较快的一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布的比重关系继续得到改善,反映出流通产业区域间扩大的差距得到缓解。
  4.商品交易市场结构调整稳步推进。2005年,商品交易市场在提档升级的改造中稳步发展,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个数、摊位数量和交易额都有较大增长,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体。亿元以上的市场数量前三季度达到3398个,同比增加31个;交易额达到21373亿元,增长15.1%;每个市场平均交易额达到6.28亿元,增长12.34%。交易规模增大,市场功能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交易厅棚数量同比增长了97%;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分别同比增长了2.2倍和3.6倍;冷藏保鲜设施和内设检测室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5.科学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加强社区商业建设。近两年来,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共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的通知》,并制定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推动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科学制定和认真实施。截至2005年底,全国有27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城市和119个地级城市完成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城市商业发展进入规范化轨道。
  为改善社区商业服务条件,提高其服务功能,方便居民生活,2005年商务主管部门将加强社区商业建设列为重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推进社区商业发展工作方案,下发了《关于推进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评价规范,开展省级和国家级示范社区商业创建及评审工作,逐步推进社区商业现代化、便民化。

  (四)市场监测体系初步形成,运行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5年,商务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了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重点流通企业和特殊内贸行业管理等4个直报监测系统,新建了社会信息搜集、专项调查、专家评估等3个间接监测系统和全国商品流通数据库。目前,直接监测的样本企业已达5000多家,监测的商品包括600种消费品和300种生产资料,形成了国内与国际、城市与农村、现货与期货密切相联的市场监测系统网络。
  在监测的基础上,创立了市场动态分析、市场专题分析、市场综合分析、商品供求分析、市场预警分析和宏观经济运行分析6大“信息品牌”,及时向社会公布市场供求信息,引导生产与消费。
  建立了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商品品种达到40个的商务部市场应急管理系统。起草了《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糖管理办法》和《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印发了《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增加了储备肉和边销茶成品储备规模,把握食糖、肉品、厂丝等中央储备商品的收储和投放时机,为市场应急提供备用资源,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起到调控和稳定市场的作用。

  (五)现代流通方式推广加速,流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
  1.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为实现流通现代化创造条件。2005年,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但仍对大型流通企业新建、改扩建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网络、城乡流通网点等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更新改造等项目给予了重点支持,流通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投资分别增长31.6%和55.1%,远远高于社会固定资产平均增长速度(27.2%),所占比重分别比2004年提高0.1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实现流通现代化创造了物质条件。
  2.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得到较快发展。2005年连锁企业继续较快发展。全国前30家连锁企业共实现销售额4910.4亿元,同比增长30.9%;店铺总数为16665个,同比增长20.7%;平均销售额达163.7亿元,同比增加30亿元。其中,专业店发展加快,销售额增长60.7%,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比重接近30%;百货店逐步复苏,销售额同比增长25.7%,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比重也从2004年的14.9%上升到15.6%;超市(包括大型超市和仓储会员店)仍居主导地位,销售额同比增长19.4%,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45.2%。
  2005年是电子商务更加活跃的一年。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为网上交易提供了方便条件,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企业间沟通和交易的主要渠道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电子商务网上成交额5531亿元,同比增长158%。出口贸易的电子商务交易比重也在迅猛上升。同时,面向居民的B2C电子零售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大。有过网上消费、购物经历的我国网民比例达到71.3%,首次超过亚太地区70%的平均水平。网民网上消费总额高达135.1亿元,同比增长2.8倍。
  3.物流效益继续提高,现代物流方式较快发展。2005年,由于部分行业投资增速过热势头得到遏制,我国物流规模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较高。随着物流服务领域全面开放,国际大型物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物流企业重组整合步伐加快,国有、民营和外资物流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发展。全年社会物流总额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第三方物流和配送、加工、包装等现代物流业务增速依然较高;社会物流总费用3.4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按现价计算,下同),与GDP的比例为18.5:100,比2004年下降0.3个百分点,物流服务业效益继续提高;物流业增加值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按现价计算),超过GDP的增速。同时,物流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加快,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0211.9亿元,同比增长17%,增幅比2004年提高1.9个百分点,基础条件继续改善。

  (六)流通改革继续深化
  1.流通领域难点问题开始突破。2005年,各地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解决流通领域的难点问题。一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试点顺利推进。辽宁省、南京市等二省五市进行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制定了改革试点方案,并已着手推进实施。二是培育大型流通企业的工作已经展开,20家大型试点流通企业发展良好。三是一些国有流通企业政策性破产和历史包袱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并逐步得到解决,为国有流通企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创造了条件。四是制定和落实《关于促进中小流通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中小流通企业的健康发展。
  2.流通业态不断创新,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分销领域入世过渡期基本结束和流通产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促进流通产业不断创新和重组,促进零售业态结构日益丰富和优化。各类连锁超市继续快速发展,便利店进入个性化发展阶段,更多的名品专业店进入我国,百货店向精品化、专业化发展,无店铺销售在经济发达地区快速发展。据商务部监测,全国千家重点零售企业零售额2005年同比增长17.0%,其中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场的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3.2%和12.5%,专卖店和便利店分别增长11.4%和5.8%。新型业态销售比重持续上升。
  3.品牌战略开始实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商务主管部门在流通环节采取措施,鼓励和扶持国内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为名品、名牌和名店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大力抓紧制定流通业的品牌振兴和发展战略,逐步发展和壮大一批名牌餐饮企业、品牌展览会和“绿色”饭店;另一方面在流通环节为国内企业的自主品牌提供良好的服务,评审出2005-2006年度“全国三绿工程畅销品牌”33个和“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191个。

  (七)流通产业对外全面开放,外商投资出现新变化
  按照我国入世承诺,2004年12月11日起取消外商投资零售领域在地域、数量、股权比例的限制。2005年是我国分销领域入世过渡期基本结束后的第一年,商业领域进入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外商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外资商业企业进入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外资商业企业申报数量明显增加。商务部共批准设立了1027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是1992年到2004年的12年期间国家批准外资商业投资企业总数的3倍;合同利用外资18.2亿美元,开设店铺1660个,营业面积468.3万平方米。全年共批准设立零售(含批零兼营)企业187家,为2004年批准数的6倍多。
  2.外商独资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2004年底取消对外资商业的股权限制后,外商企业独资经营的愿望比较高。一方面,外商独资企业增加较快。2005年共批准设立625家外商独资企业,占全部新批外资商业企业的61%。其中,新批外资零售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124家,占63%。另一方面,已经以合资方式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也在调整股权结构,向独家经营努力。继华润苏果超市和泰国正大集团所属的易初莲花开始全面实施独资计划后,德国麦德龙集团也宣布其在我国的合资公司——锦江麦德龙的持股比例已从60%上升为90%。
  3.外资商业企业经营形式发生变化。一是在零售业态上,由以开设大型店铺为主,向专业店、便利店、折扣店等多种业态形式发展。2005年,新批的外资专业店占新批准项目的57%。二是在地域上,外商投资由东部省会城市向中西部和地级城市扩张;三是外资商业从以零售行业投资为主,开始向批发领域大举进军。2005年共批准571家外资批发企业,占新批准企业总数的56%。其中,生产资料批发企业303家,占外资批发企业总数的53%。四是在经营策略上,更加注重适应我国国情,实施本土化经营,更加贴近居民的需求。
  4.外资并购案例明显增加。2005年,商务部共批准外资企业并购项目24个。其中,上海永乐电器公司一次性向外商转让61个店铺,营业面积28万平方米;英国TESCO公司在境外收购了国内“乐购”25个大型超市50%的股份,英国百安居公司从境外收购了德国欧倍德公司在国内开设的大型建材专业店。

  (八)突出重点专项整治,市场秩序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十五”期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坚持“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坚持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摆到首要位置,针对市场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重点专项整治工作的力度,市场经济秩序呈现出持续好转的势头。
  1.“三绿工程”进展顺利。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强化执法监管,完善监管体系,推动食品监管技术体系建设,有效监控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儿童食品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酒类和屠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共废止28份有碍公平竞争的地方性文件,出动执法人员43万人次,查处酒类违法经营单位3.7万个,取缔私屠滥宰窝点806个,查处假冒伪劣酒5.5万千升,没收病害肉40万公斤。
  2.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取得成效。2005年,工商部门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55698件;新闻出版、文化、公安等部门查缴各类违法音像制品、盗版品2.25亿件,查获非法光盘生产线33条,取缔非法经营单位23482家;专利部门查处冒充专利3176件,假冒他人专利304件。全国海关共查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364件。
  3.清理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的相关规定。2005年3月,商务主管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规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清理工作。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完成了清理工作,共审核文件340845份,清理出含有地区封锁内容的文件291份,占审核文件的0.85‰,涉及肉类、烟草、建筑、运输、医疗、劳动力就业等30多个行业(产品)。各地对这些规定进行了修改或废止,有力地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建设。
  4.打击商业欺诈行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5]21号)的精神,商务部、工商总局等11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打击商贸活动中商业欺诈行为的专项活动。

  二、“十五”期间流通产业的重大变革

  (一)流通产业对外开放从试点向全面开放转变
  “十五”期间,流通领域进入全面开放阶段。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根据入世承诺,到2004年12月11日,分销领域入世后的三年过渡期基本结束,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从局部试点走向全面开放。根据2004年4月商务部公布的《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除少数重要商品仍有部分限制之外,我国已经取消了对外商从事批发的地域限制,取消了对中外方投资者资本和业绩要求,允许外方控股,放宽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设立条件,将开放范围从批发零售扩大到佣金代理、无固定地点销售。外商投资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商业企业,不受地域、股权比例和投资金额的限制。根据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有关条款,允许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服务提供者设立外商独资商业企业,设立区域开放至地级城市,在广东省开放至县级城市。此外,外商投资商业的部分审批权限也已经下放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
  我国对外开放流通产业对促进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外开放,外商投资流通企业在我国快速发展,弥补我国商业发展资金的不足,丰富我国零售业态,完善零售业态结构,促进我国商业企业所有制的改革,提升我国零售企业的技术、营销水平,提高商品流通组织化程度,激发我国内资零售企业竞争意识,改善商业环境,带动我国商品出口。

  (二)深化流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进程
  “十五”期间,流通管理体制有两次重大改革。一次是2000年底国家国内贸易局撤销,职能并入国家经贸委,实现“工贸结合”。二是2003年初根据十届全国人大的决定,国务院组建商务部,主管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商务部的成立打破了我国内外贸分割管理近五十年的局面,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流通产业地位的提升,是适应我国新时期内外贸加快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这次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具有历史性的重大意义。
  1.基本形成内外贸合一的流通管理架构。国际上,统一内外贸管理是主流模式。我国商务部的组建,在中央政府层面完成内外贸领域的统一管理。从各地机构设置情况看,成立商务厅(局)、内外贸合在一起的省区市有20余个,这是我国流通领域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变革。
  2.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新型流通管理体制。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的要求,政府职能发生深刻的变化,主要是流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行业规划、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信息的引导和应急调控,实施行业指导、监督、管理和服务。与此同时,规范化的市场中介组织在成长壮大,特别是一批行业协会服务、沟通、协调和自律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3.推进内外贸资源整合,提升我国流通产业的地位。一是制定统一的商贸政策、法规,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内外贸企业进行指导和管理;二是加强政府统筹管理职能,形成一个政策统一、竞争有序、高效快速的商品流通管理体制,促进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的形成;三是推动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整体优势的发挥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三)市场流通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与流通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我国流通领域的法制建设比较滞后,严重制约了流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十五”期间,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〇一〇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新组建的商务部在研究构建现代市场流通法律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流通领域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重点开展了现有法规清理、法律框架设计和法规制订等项工作,将我国流通领域的法制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1.全面清理市场流通法规文件。商务部成立伊始,成立了市场流通法律文件清理办公室,全面清理自1988年以来原商业部、物资部、国内贸易部(局)、国家经贸委发布的涉及市场流通的法律文件,最终确定需清理的法律文件1000余件,并重点清理1993年以来发布的法律文件495件,分两批废止不适应当前市场流通形势的法律文件共110件。通过清理工作,摸清了家底,明确了今后市场流通立法的工作重点。
  2.初步完成我国市场流通法律体系的框架设计。2005年商务部邀请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等有关部门、专家、学者,根据我国市场发展的现状以及对法制建设的要求,研究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市场流通法律体系的框架方案。该框架由市场流通基本法、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行为法律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制度、市场调控与管理法律制度等五部分构成,其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是市场流通基本法,重点规定流通主体、流通方式、流通秩序、流通促进等基本制度。框架的提出是我国市场流通领域法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变革。
  3.制订并公布了一批重点法律和规章。“十五”期间,商务部加大了市场流通法律法规制订工作的力度,研究起草和修订了一批重点法律法规和规章,大部分已经上报或公布。其中,法律有《反垄断法》;行政法规有《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直销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部门规章主要有《生活必需品管理办法》、《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拍卖管理办法》、《美容美发管理办法》、《成品油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典当管理办法》、《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外商投资租赁管理办法》、《散装水泥管理办法》、《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等。

  (四)国家高度重视并着力推动流通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流通产业正迅速从传统的末端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与此同时,我国需求约束型的市场态势也使流通地位在“十五”期间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高度重视流通产业的发展。江**同志2002年2月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是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只有现代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高度肯定了流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2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现场会,进一步推进流通领域的现代化进程。会上,时任国务委员的吴仪讲话指出,“没有流通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就难以提高。”2003年以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内贸管理,组建商务部、商务厅(局)等商务主管机构,未成立商务厅(局)的地方也在内设机构上增加内贸管理编制和处室,从管理体制上解决“重生产、轻流通”、“重撤并流通行政机构、轻解决流通流域问题”、“重外贸、轻内贸”的问题。2005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举办的全国流通工作会议,确立了流通产业作为先导产业的经济地位,标志着我国内贸流通产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8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首次明确制定的指导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流通工作。2002年全国推进流通现代化现场会结束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加快发展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扶持政策,上海、北京、天津更把流通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极大地促进了流通现代化的进程。2004年6月,商务部发布了《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和《流通产业改革发展纲要》,这是我国首次发布有关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和流通产业改革的全面性指导文件。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后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后,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从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高度,对国内贸易领域在提高流通企业竞争能力、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流通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确保国内市场稳定有序、方便人民群众生活、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等方面提出贯彻要求,为加快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当前流通产业发展中值得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我国流通产业在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既有涉及流通产业总体改革和发展的宏观层面的问题,也有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有流通企业层面上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
  在典型的二元结构背景下,我国城乡之间在流通产业发展和流通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城市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建立起比较健全的流通体系。而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培育还刚刚破题,更谈不上成熟和完善。
  1.农村流通基础薄弱,流通设施投资严重不足。日本、荷兰等世界上不少国家政府对农产品流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公益性的有形市场和流通设施。而我国承担70%以上农产品流通的批发市场,政府投入和配套投资很少,多数市场设施简陋,功能不全,辐射力低。目前全国仅有10%的肉类、20%的水产品和少量的牛奶、豆制品通过规范的冷链系统流通,远低于发达国家85%左右的比例。我国绝大多数农村消费品的零售多以小型农贸市场和小杂货店为主。许多工业消费品价格高出城市不少,流通成本高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生产资料的销售店铺不成规模,仓储设施不足而且简陋,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2.流通组织发育滞后,流通效率低。据对1万家农户的调查,42%的农户自销农产品,45%的农户卖给个体商贩,仅2.7%的农户通过订单进行销售。由于连接生产与市场之间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成本高、效率低。同时,由于流通力严重不足,一些农产品,特别是蔬菜、水果等产品因不能及时销售或冷藏而腐烂,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落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还影响着我国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实施。

  (二)关注流通领域的并购与重组
  2005年,我国流通领域,特别是零售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兼并收购事件频繁发生,有外资零售企业之间的购并,有内资零售企业之间的购并,有外资零售企业并购内资企业,有内资零售企业并购外资企业,还有内资流通企业迈出海外的并购。
  企业并购的大趋势给政府流通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和流通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一些涉及企业并购的相关问题也亟需引起高度关注。一是对并购理论、并购策略、并购秩序等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规范引导并购重组行为的法规体系不完善;二是部分企业并购过程中,职工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特别是有的地方政府采取“拉郎配”式的并购重组,负面影响很多;三是大型超市正在成为城市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主要场所的情况下,一些地区外资大型超市比重过高,甚至超过90%,这些地区外资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外资对内资企业的并购重组,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三)关注零售行业的“零供”矛盾
  目前,在我国零售行业,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困扰流通产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引起了零售业界、政府主管部门及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从表现形式看,“零供”矛盾突出反映了目前商品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的状况。部分零售商利用所掌握的零售终端资源优势,或要求供应商无偿铺货,或向供应商收取大量不合理费用;或随意拖延账期,恶意拖欠供应商货款;或以联合促销为名向供应商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2005年,继普尔斯马特倒闭事件后,又有百余家连锁超市相继倒闭。这些问题在零售领域不是短期现象,具有普遍性,并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日趋激烈。“零供”矛盾的加剧,不仅造成了一些零售商和供应商的破产倒闭,而且直接影响了零售领域的竞争秩序,导致行业信用危机的出现,损害了双方合作的信用基础。

  (四)关注零售企业的促销行为
  在零售领域,随着同质化竞争的加剧,零售企业纷纷推出多种促销方式,以增加销售额,提高利润水平,其中一些违反市场竞争规则、扰乱市场秩序,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上的密切关注。
  1.不正当促销方式危害消费者利益。部分零售企业在促销活动中设置种种陷阱,使广大消费者难以识别和防范;有的零售企业抛撒代金券,引起顾客争抢;有的促销行为缺乏透明度,搞虚假“有奖”销售;有的促销存在明显的价格欺诈行为,使消费者上当受骗。
  2.不正当促销还对供应商的利益造成损害。供应商或者被迫接受零售企业提出的苛刻促销条件,或者被无理清出商场超市。一些零售企业还以促销为由,向供应商摊派不合理费用。
  3.不正当促销损害了零售业的形象。不正当促销助长了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有的促销活动存在严重的不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也与倡导的诚信经商的理念相悖。针对一系列的不正当、不规范促销行为,各级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强了市场监管力度。但从实践来看,促销行为的监管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缺乏相应的具体处罚措施。

  (五)关注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
  2005年,随着调料含有苏丹红、速溶茶氟化物超标、奶粉碘含量超标等一系列食品质量问题被曝光,食品消费安全日益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流通环节作为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必经环节和最后通道,是消费安全隐患最易暴露的环节,也是消除消费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食品内在卫生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但市场上流通的食品有害物超标现象依然大量存在。食品卫生平均不合格率和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仍达7-8%。据对7万多家食品市场的检查数据,不合格散装食品、病害肉和假冒伪劣食品的流通仍比较严重。
  近年来,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步伐加快,但仍显不足,可操作性有待加强。食品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保鲜、贮藏等要求较高,应有相应的法律规定;而现在食品安全管理主要还是靠行政管理,亟需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目前与流通有关的食品质量标准仅有100余个,相比于生产加工环节的近3000个,差距很大。
  目前,流通领域食品检测设施和机构尚不健全,相关部门的检测工作缺乏有机协调,检测力量缺乏整合,检测资源不能共享,快速检测的技术手段落后。例如,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备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设备检测所用时间较长,效率有待提高。流通领域检测发现有害食品,没收、销毁的难度也很大。另外,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食品安全方面的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企业信用数据的征集工作仍处在小范围尝试阶段。

  四、2006年流通产业发展趋势与“十一五”期间前景展望

  (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机遇期。一方面,我国经济已进入以市场为主导、以消费结构升级和企业自主投资为基础的新增长阶段,“十一五”乃至更长时间内,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加速发展,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十一五”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再上新台阶。
  从经济增长三大驱动因素来看,随着宏观调控成效的进一步显现,投资行为将更为理性,增长速度趋于稳定。2006年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主要着力点是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稳定消费预期等方面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进一步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支出规模的扩大。2006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由于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增多等因素影响,增长速度有所回落。
  综合分析,2006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的势头,GDP将增长9%左右,为流通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7.5万亿元,增长13%左右;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将超过15.5万亿元,增长12%左右。

  (二)“十一五”国内贸易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导向
  在“十一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国家首次针对国内贸易领域的发展制定专项规划,并建立专门工作机构,组织权威研究机构和专家参加调研。目前草案已经完成,正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十一五”国内贸易发展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促进国内贸易呈现全新的发展格局。一是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更好地服务生产和生活;二是全面推进创新战略,着力提高现代流通技术、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继续推进流通方式、经营管理方法、交易方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运行速度和效率,发挥各行业、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土地、资金、人才及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内贸易领域行业结构、业态结构以及布局结构的优化。

  (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将进一步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步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总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对农村市场与流通体系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6年围绕新农村建设,农村市场与流通体系的建设将得到多方面的快速推进。
  1.“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继续向更广大的农村地区推进。将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以连锁超市、便利店为主要流通业态,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促进农村地区流通设施的升级,保障农民放心消费和使用工业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
  2.畅通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将提速。一方面,积极引导和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发展“订单农业”,发挥流通对农业生产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一些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全国性或区域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设施改造,重点加强冷链系统、物流配送、市场信息、检测检验、废弃物及污水处理、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形成示范和带动作用。
  3.新型农村流通组织加快发育。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积极发展从事农产品流通活动的各种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着力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对农民进行市场流通知识培训,培养农产品流通带头人,也将成为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新型农村流通组织的加快发育,将进一步改善农产品流通秩序,为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开拓新通道。

  (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商业继续成为流通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2006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化进程仍将稳步推进,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有利于城市商业的发展。2006年,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4%左右。城市商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主要发展特点:
  1.社区商业建设实现重点突破。围绕方便消费和安全消费,大中型城市积极发展多样化的社区商业,形成贴近城市居民生活,具有综合性、便利性服务功能的密集型零售终端网络。
  2.新型业态和现代化流通方式将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一方面,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无固定地点销售等新型业态,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在日用消费品批发、生产资料流通等领域,新型经营服务方式的创新和探索也将提速,总代理、总经销、采购中心、仓储式批发、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和新型服务功能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此外,电子商务也会在城市商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五)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继续加速,区域合作全面展开
  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促进中部崛起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推进和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已逐步进入快行轨道,为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虽然东部地区流通产业的总量规模和发展水平仍将保持领先,但中西部流通产业的发展将呈现逐步加速之势。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企业规模和市场半径的扩大,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流通企业之间加强区域合作具有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因此,以跨区域商品流通为纽带、以流通企业为主体,加速地区流通产业之间的合作,将是2006年及“十一五”期间流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
  1.东中西部之间优势互补与相互协作。东部地区依托市场优势,中西部地区依托资源和农产品优势,展开区域之间的合作,推进工业消费品、农产品、重要能源及生产资料跨区域流通网络体系的发展。
  2.区域流通产业发展一体化进程加速。特别是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域,商品市场与流通产业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将日益明显。
  3.与周边地区的跨境(如CEPA)、跨国(如中国-东盟、中国-东北亚)合作将继续推进。

  (六)技术进步与创新步伐加快,为流通产业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技术支撑
  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提升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实现结构优化、运行效率提高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因此,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流通产业,积极探索和发展新型流通方式,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流通领域的技术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将成为2006年乃至整个“十一五”期间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也是流通企业加快发展的必经之路。
  1.流通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除继续适度发展现代化的大型商业设施之外,流通设施与设备的现代化将更多地集中在提高交易和物流效率方面,如依托运输枢纽、中心城市和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等商品集散地,大型物流基地或物流园区的建设仍将是发展的热点;对营业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采购、搬运、仓储、配送等流通环节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促进托盘、集装箱、箱式货车等集成化物流装备的使用等,也将成为关注的领域。
  2.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快速提高。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流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商品交易方式、提升经营手段、完善管理、增强服务功能等方面也会越来越活跃,POS系统和信用卡结算系统加快普及使用,流通领域各种信息平台及商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也将加快步伐,并进一步促进流通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
  3.经营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和现代化。广泛吸收和应用各种国际先进的新型经营管理技术和方法,例如单品管理、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等,不断提高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4.品牌振兴与培育成为流通创新的重要内容。加快流通领域的品牌建设,不仅是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引领流通业发展与创新的关键所在,而且是促进国内制造业自主品牌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改善国内市场秩序、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七)流通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日趋完善,市场秩序进一步优化
  1.流通领域的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加快。一方面,流通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仍将稳步推进,特别是基础性全局性的法律法规将加快出台。另一方面,流通领域制度建设的基础工作也将提速,如流通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完善、行业和地方的信用体系建设等,从而进一步促进流通产业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2.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2006年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将进入关键实施阶段,各试点省市将在管理体制、政府职能转变、流通企业改革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实质性探索,并有望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配套政策措施开始实施,流通企业将有新的发展。一方面,稳步推进流通领域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培育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地推进流通领域的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另一方面,更加重视中小流通企业改革创新,并在融资、技术、信息、培训等方面加强指导和服务。
  3.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提升。各级政府在加快转变职能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首先是增强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加大投入,加快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和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为市场运行提供信息指导;其次是增强政府对市场运行的调控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完善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保障市场平稳运行;其三是加强对流通产业发展的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品牌振兴、人才培养、中西部加快发展等方面继续给予必要的支持。
  4.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将进入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在多年来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整治效果逐步显现的基础上,工作的重点将是集中解决涉及面广的深层次问题,并努力建立长效机制。2006年乃至今后相当时期,围绕食品安全、知识产权、商业欺诈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改善执法制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社会监督,并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从根本上为流通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改善提供制度保障。

 

击更多商务部的文章 文章录入:wxj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商场是否应为 顾客被抢负责?
  • 2011年消费者投诉呈现七大热点
  • 探营星晨急便上海总部:千万欠款待追讨
  • 中国距贸易强国还有多远
  • 网络时代,实体书店“活路”何在?
  • 多地快递公司爆内鬼 20%以上遗失为监守自盗
  • 真功夫内斗再升级 蔡达标被指侵占公司3600万
  • 达芬奇家居造假门又陷迷局 央视官方尚无回应
  • 2011年零售业重大高层人事变动
  • 2012年中国零售业发展20大预测
  • 味千拉面承认虚假宣传被罚20万元
  • 百事“卖身”康师傅内幕:内部行贿大案
  • 普通文章大型连锁超市促销策略研究
    普通文章第五代便利店体系呼之欲出
    普通文章中日超市通道费盈利模式发展差异研究
    普通文章餐饮服务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探讨
    普通文章世界著名酒店集团管理模式探析
    普通文章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普通文章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普通文章浅析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
    推荐文章“黄金十年”结束 家电大卖场战略转型
    推荐文章身负扩内需重任 流通业发展迎来黄金契机
    推荐文章[图文]传星晨急便拖欠2000万倒闭 加盟模
    推荐文章西安供货商自述:超市坐地敛财变商霸
    推荐文章李宁深陷高层出走与高库存梦魇
    推荐文章快递业乱象调查:员工联手勾结 手机电脑
    推荐文章三大佬间的游戏:国美商城、当当密谋结
    推荐文章真功夫内斗再升级 蔡达标被指侵占公司3

    超市购物,要多留个

    全国百货单店销售排

    百货上市公司今年怎

    传星晨急便拖欠2000

    物流行业霸王条款被

    旅游业迎大发展 并购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