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乐案”锻造出新国美这个中国家电连锁“巨无霸”,但却没有颠覆市场格局,家电连锁格局将继续保持几个“大个儿”企业拖着哈雷彗星似的众多零散“小兵”。业内人士认为,国美吞永乐是“大鱼吃大鱼”的开始,预示着家电连锁业进入整合期,家电零售企业将长期处于动荡阶段,稳定的市场格局远未成形。
“巨无霸”是相对而言
近日,刚刚收购永乐的国美称要收购苏宁,但却遭到苏宁的强烈回应——“苏宁誓做百年品牌,永远不可能被国美收购”。继百思买收购五星、永乐用一年时间收购大中、国美收购永乐一系列并购案后,行业“二把手”苏宁也不可避免地卷入这场并购大潮的舆论风波。
从表面上看,家电零售业界出现了罕见的“大地震”,那就是原本在各自位次上“相安无事”的“巨头”开始重新组合“排队”了,甚至有人惊呼家电连锁业出现“寡头”竞争阶段。事实上,即使巨头们相互组合形成新的“巨无霸”,也远未达到撼动整个市场的地步。
就规模而言,“巨无霸”新国美市场份额仅占15%左右,而即使加上苏宁、大中等巨头,也仅占2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家电零售额5850亿元,国美、苏宁和永乐整体市场份额占17%。而国美吞并永乐后,年销售额在800亿元左右,这与全国6000亿元规模的市场显然相差甚远,因此,“巨无霸”仅是相对而言。
事实上,国内连锁业行业集中的程度还处于低级水平,大量中小品牌占据着一半以上的市场,当巨头以建店或吞并的形势将这些零散的市场份额收入囊中时,才是重新划定市场格局的基础,而在此之前显然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欧美市场用了几十年完成这个过程,而中国家电连锁业态快速发展仅有几年的历史。
话语权仅在一级市场
连锁巨头在市场分布上的失衡使其尚未成为全局市场的主导力量。“巨无霸”在一级市场店面“过剩”,而在广阔的二三四级市场却有很大空白。“美乐案”仅改变了一级市场的竞争格局,但还未触及二三四级市场。
国美与永乐虽然合力拥有800家店面,但基本集中在一级市场。国美占据北方一级市场的主要地位,而永乐一直在上海等长江三角洲发达城市拥有优势资源与市场份额。二者的互融虽然互补了各自的弱势市场,但是话语权权限于一级市场。况且在某些重点城市,区域零售品牌长年占据着主要市场份额并拥有深厚的品牌根基,而这些品牌在未被收编前仍在整个市场重要的“割据”力量,例如山东三联商社等。
而对于同样在一级市场具有显著优势的苏宁而言,新国美的冲击显然不小,这一点从苏宁将总部由南京迁往上海就可以看出。由此,巨头们在一级市场的竞争会更激烈,从而形成价格及品牌的垄断之势。
但是,二三四级市场是更为广阔的市场,由于一级市场的开发已至“无孔不入”的地步,二三四级市场将是中国家电连锁业未来的重要增长点。换句话说,这里是从制造企业到连锁企业整个家电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落脚点。如今,二三四级市场不单有家电厂商的自建渠道,还有垄断着区域市场的传统零售业态。这些都是连锁巨头将要深耕的领域,企业将在网络、资本、管理、服务等方面遇到难度更大的挑战。
格局存在较多变数
事实上,除了苏宁在一级市场上与国美贴身较量,被百思买收购的五星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具有显著优势外,盘踞北京市场多年的大中电器最终“花落谁家”还不好说。
况且,五星电器在三四级市场的开发走在了国美、苏宁的前面,成为五星独特的优势。此外,五星背后的百思买在几年就在国内积极地与家电厂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国美相比,占据全球重要市场的百思买显然更吸引中国厂商,随着中国家电制造渗透到全球家电市场,百思买与中国厂商的关系将更为紧密。而中国连锁巨头与厂商之间的关系却一直笼罩在“剥削”与“被剥削”的舆论阴影中。百思买作为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资本实力都将给本土巨头巨大压力。由此,家电连锁业巨头间竞争格局存在较多变数,而众多分散的区域市场领袖能否被“收编”则考验着巨头们对收购资本的支付能力。
长期以来,开店、并购是连锁巨头的战略共识,但如今,随着产业发展进入变革的临界点,巨头们又将战略重点放在提供增值服务、深入三四级市场等。黄光裕表示,国美将扩充产品种类与型号,并从价格战中腾出精力做增值服务。而对于国内三四级市场与海外市场,黄光裕则表示“需要一个过程”。
苏宁则在信息系统和物流基地建设方面投入数亿元巨资。近期,国家开发银行也向苏宁提供了首期8亿元的战略性投资,苏宁表示将用于自建、购置连锁店和物流基地的建设。
而被喻为“鲶鱼”的百思买除了并购,也正在为开店铺路,那就是建立与供应商紧密合作的根基,从而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