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私营经济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三分天下有其一”。它解决了70%以上的新增城镇就业、70%以上的城镇再就业和80%以上的进城务工农民就业。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户却逐渐开始淡出我们的视野,究竟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离开?听听个体户的说法吧。
破茧成蝶不容易
乡镇作为个体工商户的发源地,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对发展农村经济,改善老百姓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是以家庭为主的小作坊,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浪潮中越来越感觉到竞争带来的残酷。 “开始我是第一家,效益还不错,可是没多久,附近就有五六家蜂拥开张了。”1991年就在河北农村老家创办金属丝网加工厂的成先生说,“本来就是小本经营,一下出来这么多竞争者,加上工商管理费、国税、地税什么的,哪还有利润可言。只有更新设备,也许厂子还有活路,不过找银行贷款得有抵押,可是这厂子也不值几个钱儿呀。” 1993年,成先生因为“拉不到关系”,又始终不能拿出可以抵押的东西,最终厂子倒闭了。如今,成先生已经是一家加工电子产品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公司初具规模,产品畅销全国,在圈子里算是小有名气。他说:“之后,我把自己的厂子给卖了,只身去深圳打工。后来我赚了点钱,1996年和几个不错的朋友一起注册了现在这家公司,目前情况还不错。”谈到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成先生颇有感触:“个体经营压力太大,不仅自身科技含量低,没有风险抵抗力、竞争力,就连融资也很困难,而且税费繁杂,想发展,难啊。”
繁华背后的无奈
北京的前门,聚集着成千上万的个体工商户。一位在前门卖了10年服装的个体工商户宋女士感叹说:“以前一天能卖到七八千元,现在竞争太残酷,有时一天卖不出几件衣服。20平方米的小店,一个月房租就四千多,再加上工商管理费、治安费、营业税和员工的工资等,一月下来赚不到六七千元就算亏本,生意实在不好做。” 宋女士店门口挂着一块“清仓大处理,亏本大血卖”的纸牌子。宋女士告诉记者:“前门要城市改建,这条街是整治的重点,不知道以后做什么,只好先亏本处理,不然就血本无归了。”因为一些地方政府的城市建设和商业发展规划,许多经营小店小铺的个体工商户或拆迁、或停业,先后退出了个体经济舞台。今年6月,北京市工商局发布第十四号文件规定,即日起暂停为登记地址是民用住宅的企业办理营业执照,禁止“民宅商用”。据报道,文件实施首日,就有超过70%的申请者被挡在创业门外。
面临着信誉挑战
“我的店快要关门了,八万多货款要不回来,来了订单没钱进货,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这生意还怎么做!”中关村卖电脑配件的张先生对记者哭诉。 今年五月,张先生一个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广东客户,双方达成一个十几万元的配货合同。“我见那人很爽快,又是朋友介绍的,不仅价格放的很低,还特别照顾他只要先付30%就可以提货,一个月内还清货款。可现在一拖就是四个月,弄得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张先生给记者看了对方写下的欠条和收据。记者问张先生为什么不起诉对方,张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这种事情,一般是没人理会的,何况还是跨省的,费用也折腾不起啊。”张先生告诉记者,在中关村,这样的事情屡有发生,因为个体工商户没有企业信誉度和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出现类似事情,就只能等着关门倒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