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0年的超速发展,零售商们完成了创业起步时的原始积累,进入行业兼并整合期。2006年是中国零售业风云激荡的一年。
5月,百思买1.8亿美元获得五星56%股权;6月,印尼力宝集团控股铜锣湾百货;9月,家得宝表示要收购家世界家居;10月,沃尔玛收购好又多。年底,英国最大零售商Tesco宣布,将持有的乐购的股份,由原来的50%,增持到90%。
这些举措无疑给这一轮收购热潮添了一把火。这也意味着中国零售业的管理及运作水平将更加趋向国际化和规范化,而中国也真正成为全球零售商关注的焦点。
上海汉彬洲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王喆认为,当前是外资零售企业在国内实施并购的最佳时机。收购有以下四大优势:
首先能够迅速获得店铺网络资源。国内的零售商经过10年的“跑马圈地”,已基本完成一级城市的店铺网络规划布局,优质商圈资源所剩无几,零售商很难在这类市场中找到合适的地点进行自身布局,收购无疑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
其次,能够在短期内迅速获得市场份额及顾客群。收购可以将连同企业原有的市场地位、市场份额一并拥有,更具长期战略意义的是收购者接受了一批固定的消费者,同时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为将来持续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作准备。
第三,能够迅速适应当地市场,解决本土化问题。初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巨头们无一例外地会碰到本土化的问题,采取收购已经成熟运作的本土零售商无疑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差异,缩短不同文化的磨合期。
最后,通过收购能够获得一批人才。中国零售业正处于超速规模扩张阶段,人才紧缺。按照目前国内的标准,一家1万平方米的大卖场需要员工约500人。全球雇用服务行业领导者万宝盛华预测报告显示,2006年第四季度批发零售行业的雇用指数对比上个季度上升13%,对比2005年同期上升9%,零售商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可见一斑。收购将为企业带来一批有行业从业经验的员工,一举解决招聘与培训的问题。
当然,对这些国际巨头而言,中国也是最具希望的市场。欧美市场增长平稳,而没有一家巨头公司愿意止步不前。沃尔玛最新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10月31日,国际部前9个月收入,占总收入的22%,而2005年同期这一比例为19%。另外该报告还显示沃尔玛前9个月销售收入对比去年同期增幅为12%,而国际部的增幅远远高于整体水平达到30.4%。
人口众多、收入持续增长的中国,无疑是沃尔玛、Tesco国际业务拓展蓝图上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市场。
令人担心的是,就在国际巨头们大张旗鼓实施并购的2006年,本土企业的举动显得较为拘谨。国美和永乐合并后,在规模扩张方面动作很多,但短期来看,如何提高单店盈利能力还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一项严峻挑战。华联和联华的合并正在密切进行,如何真正实现规模效应,这对百联集团而言也是个较为艰巨的任务。
说外资将掌握中国流通命脉的预测为时尚早、也过于悲观,不过未来中国零售业的整合还将继续,那些尚未将关注点放在重视消费者价值、重视自身经营效率和利润的零售企业最终将成为被收购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