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二
被边缘化:基层粮食局“不行了”
刘志信降格了。前不久,他担任副局长的沧州市某产粮大县粮食局已经被降为二级局,合并到县商务局属下,这意味着,他这个副局长的行政级别也将下调一级,而他所在的县粮食局在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随着我国整个粮食体制和粮食市场的发展而越发的显得无足轻重,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目前,县粮食局的牌子还没摘,它还坐落在县城中心一栋陈旧的办公楼里,门前排满了做生意的小摊贩和出租货车,刘志信的办公室也还是几年前的布置,虽然很整洁但是设备都显得很陈旧。似乎也诉说着这个基层粮食系统的主管机构在这些年里由盛转衰的历史。县粮食局现在只有8个人,而粮食系统鼎盛时期,县粮食局系统就有1000多人,其中的落差让刘志信想来觉得非常凄凉。
粮食局不行了
刘志信并不孤独。事实上,沧州地区以致整个河北省的县级粮食局都在进行撤并,“有的县市撤并之后,甚至只在商务局下面保留了两个科室,”沧州市粮食系统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说,“但是粮食局的工作还是比较专业的,商务局的领导不一定懂,这可能为以后的工作造成一些麻烦。”
记者了解到,这样集中的撤并是此轮地方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在基层的具体表现。3月30日,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刚刚发布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中央编办要求今年上半年务必全面完成全国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目前,河北省绝大多数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县级政府机构改革进展情况不平衡,有的尚未启动,因此要求加快推进。
“各地要把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作为上半年首要任务来抓,要集中人员力量,明确强化责任,统筹安排时间,务必于4月底前,全面完成市级政府机构改革‘三定’和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备案、审批和印发工作;5月底前,完成县直部门‘三定’规定的拟定印发工作,确保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革的各项任务。”
由此,全省的基层机构合并改革迅速加快,沧州市委办公室、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统一印发了各县的机构改革方案。以南皮县为例,要求县政府直属事业机构必须精简40%,即由原来的5个精简到3个。原来的5个事业机构为统计局、广电局、扶贫办、粮食局、林业局。按照沧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保留了统计局、广电局、扶贫办3个直属事业机构,将粮食局并入商务局,在商务局挂粮食局牌子。
日前记者在黄骅市粮食局采访时,大楼里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显得空空荡荡,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正忙着合并到商务局的相关事宜,连银行账号也已经被停了,办公地点也要搬到商务局那边。”“粮食局现在不行了。”
其实,如果把视野放的更大一些就会发现,全国很多省市的基层粮食局系统也均如河北省一样处在一个不断萎缩和边缘化的进程之中,不过程度各有深浅、境遇各有差别。“照这个态势来看,地市一级的粮食局在5年之后也有可能就被撤并。”一位系统内人士说。
冰冻三尺
平心而论,刘志信也知道,这样的结果似乎是注定的,因为基层粮食局的日渐式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自从2004年,《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宣布,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之后,粮食局系统就和自己的辉煌时代说再见了。
在此之前,中国的粮食流通体制经历了30多年的统购统销历史以及一次次向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方向的变革,而正是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改革最终奠定了如今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基本格局。而其主要的思路则是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国有粮食企业机制。而对刘志信所在的基层粮食局来说,这一轮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其下属国有粮库和粮站的改制。
类似的改革早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刘志信所在的粮食局逐步将原来粮食局系统下属的面粉厂、油脂厂等粮食加工企业进行了改制,引进私人资本经营,粮食局则从下属企业的经营中解脱出来,转向宏观的粮食流通管理。
而2004年改制之前,刘志信所在的县仍有15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也就是国有粮库,通过这次改革只保留了一个国有企业,其他都改制为民营性质,“国家退出之后,私营企业上去了,已经占据市场很大一部分,现在我们县成规模的私人流通企业有三四十家。”
结果就是,和粮食统购统销时代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经过改制之后的基层粮食局面临着职责的尴尬。《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粮食局的职责有着较为明确的表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业指导。”而对县级粮食局则忽略掉了,只字未提。
另一方面,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也遵循了一条逐渐从地方上收中央的路线,2000年正式挂牌成立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注册资本166.8亿元,专职从事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对分布在全国的直属库、人、财、物实行垂直管理。按照其网站的资料,到现在已经陆续划转上收了338个直属库。
和地方粮库不同,他们上收的直属库都剥离了之前的人员和债务负担。而对于这些直属库,地方政府自然是没有监管职责的,很多原来的地方粮库就此变换了身份,脱离了原来的粮食局系统,沧州的吴桥县就将有三个原来的县属国有粮库被中储粮上收为直属库,“目前中储粮和县粮食局就正在为这一问题谈判,除了资产,人家什么都不想要,对县里也没有什么补偿。”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对基层粮食局来说则无疑削减了其管辖范围,自然是不乐意的,“况且这几个粮库都是粮食局治下最好的企业,怎么舍得呢?”
刘志信所在的县如今则只剩了一家国有粮库在粮食局的麾下,其他改制企业的命运大多最终变卖了国有资产、遣散人员了事。
因此,县级粮食局如今握在手中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审批针对粮食购销企业发放的粮食收购许可证,但实际的管理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没有粮食经营许可证也在经营,由于我们没有足够的监督查处力量,所以很难杜绝。”他说,至于这些年活跃在农户和粮库以及粮食加工企业之间,担负着重要的粮食流通前端环节的粮食经纪人们,则大多是自发形成的群体,也就基本无需监管。
“现在除了县粮食局还掌握着我们的人事权,其实业务上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一位县级国有粮库的主任告诉记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