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一直不缺乏重组概念,不少地方都提出要尽快打造出国内零售航母。但值得注意的是,零售行业整合多由政府包办,上市公司仅仅是作为平台参与其中,缺乏真正的内在主动性。
当前,我国零售业集中度还比较低,整合度更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市场较为分散,需要通过资本并购的方式不断加强整合。而我国零售类上市公司大多规模较小,股权较为分散,但现金流充沛,适合并购。因此,近几年来零售业举牌收购、地区与集团整合频繁发生。
近期西单商场注入新燕莎控股,博得资本市场一片喝彩。但是,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重组完全由北京市国资委一手操办,上市公司对如何整合“西单商场”和“燕莎”两个品牌并不知情。9月1日,西单商场宣布拟定向增发收购首旅旗下新燕莎控股10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首旅集团成为西单商场的大股东,而新燕莎控股将注入西单商场。但是,作为资产注入的主体,西单商场至今未公布整合燕莎控股的细节。
由于是“包办婚姻”,就在资本市场热捧西单商场的同时,业内却提出了这样的思考:注入新燕莎后的西单商场能否实现1+1>2?
打造零售航母,资本的重组只是第一步,重组后如何整合才是关键。西单商场与新燕莎因为定位不同,整合起来还算相对容易。一旦集团旗下两个品牌牵扯同业竞争问题时,地方国资委又如何衡量利弊、推进重组呢?
一个现成的例子是,上海市国资委一心想将百联集团打造成商业航母,几经换帅却仍步履维艰。日前,上海市国资委拟主导百联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百联股份和友谊股份重组,然而,截至目前,这两家上市公司已经停牌了一个多月,具体方案却迟迟未出。
事实上,百联系重组难有进展的现象并非个例,武汉市国资委成立武商集团拟整合旗下武汉中百、鄂武商、武汉中商的计划,也一直被搁浅。
百联系的重组难以推进的关键原因是百联股份主要经营百货和购物中心,而友谊股份尽管主营业务超市所占比重最大,但是百货和购物中心也是其两大主营业务,两者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地方国资委出于平衡各方利益考虑,无法彻底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难以令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同时,国资委直接把控企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拥有的是行政级别而非实际经营权,企业难以真正壮大从而自发并购重组。
与国有零售企业相比,外资和民营零售企业则灵活许多,国美、苏宁等民营企业虽是后起之秀,但是其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国有企业。“如今国有商业企业的壮大真正需要的不是资本运作而是改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认为,打造零售航母,地方政府只应起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放手。重组后,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改制,那么累积到一定阶段,还会出现新的重组,政府将为此付出巨额代价。
政府包办并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