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我国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充分挖掘内需的巨大潜力。“两会”代表委员们在讨论时普遍认为,当前需要警惕通胀预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房价上涨对其它消费的挤出效应。
“控制物价,要注重合理传导老百姓的消费预期,保障粮棉油等基本产品的供给,同时还要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建议,因为价格会有较强的传导作用,粮棉油这些基本产品的价格上涨,最终会传导到各种加工品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不扩大基础产品的产量,控制它们的价格,加工产品的价格最终会全部传到消费者头上。”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月份发布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四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回落,比三季度下滑4点,降至100点。
“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回落主要源于消费者即期消费意愿的明显下降,”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消费者通胀预期的上升,尤其是对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担忧,是导致消费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
物价上涨不但影响百姓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的提升。那么如何降低物价上涨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制约,减弱通胀对于国内消费的影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发改委主任张平3月6日答记者问时也表示,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采取了临时性的补贴措施。对于一些低保、生活困难的群众,增加了临时补贴,或者是提高了补助的标准,取得了成效。
“两会”期间,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必须推进价格补贴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确保困难群体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受到显著影响。在此方面,政府已经开始行动。3月2日,发改委宣布,各地要在今年年底前建立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在物价短期波动达到一定幅度时发放价格补贴,物价持续上涨后提高相关保障标准。“除了国家对农民进行补贴来控制物价,地方政府还可以拿出资金,对流动环节的商贩进行适当补贴,进一步缓解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把实惠让给城市居民,”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长毛小平表示。
全国政协常委、同济大学副校长郑惠强则表示,“我们的大中型城市应当按照满足7至10天消费量的标准,来加大大米、食用油、肉、禽、蛋、蔬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加快研究绿叶菜存储技术,指导批发和零售企业适当增加商业库存。”
有不少代表委员指出,要提振百姓消费信心,必须“让收入跑赢CPI”,也就是要增加居民的工资收入。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未来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我国有30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省份的调整幅度都在1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25%以上。
除去提高工资收入,有代表委员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也是通胀压力下促进消费的重要措施。“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因为考虑到物价上涨和收入增长因素,我建议每两年滚动调整一次,保证低收入阶层基本上没有个税税负,”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廖进球对记者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武汉分院岩土力学所原所长白世伟也认为,这有助于从源头上提高百姓收入。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居民消费大幅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7.9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万亿元,增长98.3%,年均增长18.1%。
而政府从去年底采取的一系列控制物价的措施效果明显显现。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由于近期蔬菜上市品种丰富,货源充足,2月14日至20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2.4%。随着气温回暖,大棚蔬菜生长速度加快,市场供应量增加,预计后期蔬菜价格将继续回落。
为进一步提振消费者信心,稳定物价,近日商务部、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农超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部署2011年农超对接工作,这将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和物流成本,有利于稳定市场价格和保障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