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步入“战国时代”
过去18个月,至少有150家零售企业倒闭,各地并购潮风起云涌
昨天,深圳铜锣湾方面传来消息,其与上海大华(集团)有限公司已于近日正式签约,联手打造上海铜锣湾广场。7月1日,其设立在广州的“铜锣湾学院”亦将成立。至此,深圳铜锣湾广场以令人目眩的速度,进入全国所有的直辖市。
有人欢喜有人愁。广州市家谊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破产一案已于近日被法院正式受理,现在,许多供应商们正忧心忡忡等待着法院的判决。如果家谊超市真的破产,涉及供应商们2亿多元的拖欠贷款可能得不到全部清偿。许多人的命运可能由此改变。
这些,仅仅是当下中国零售业冰火两重天的其中一幕。
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提速,中国零售业的开放正在向纵深发展。据称,世界500强中的跨国零售巨头已有70%进入中国,在全国27个大城市中,营业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的大卖场,外资比重超过23%。全国市场呈现出外资与内资、外资与外资、内资与内资大面积混战状态。混战的结果是大鱼小鱼们的普遍“缺氧”,缺氧严重就窒息死亡。有消息称,过去的18个月内,中国倒闭了至少150家零售企业。零售企业倒闭之声不绝于耳的同时,各地并购潮起。
一线市场相继洗牌
在中国零售市场开放的后过渡期这半年以来,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首的一线城市“水”越来越混。之前扩张效应的滞后反应叠加进一步的扩张抢点运动,使得一线市场先后进入洗牌阶段。
深圳民润董事长李小和表示,广州、深圳市场容量已近饱和,目前深圳市场5000平方米的大卖场已近百家。广州本土大连锁企业家谊岛内价前两年的急速扩张导致其面临退出市场的境地,被业内喻为洗牌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并引发行内连锁反应,据悉,港湾、胜佳和兴安等多家本土民营中小连锁企业受到影响。尽管如此,外资仍在见缝插针地不懈推进。在华外资大卖场数量最多的家乐福,6月8日把她的第61家全国门店开在了广州,其第59家店也是在广州,开店时间相隔仅3个月不到;深圳民润18日继而宣布将在珠海、深圳同时开出2家分店。至此,民润店铺总数将达到127家,网点遍布珠江三角洲20多个地级市。潘桂华认为,更为血腥的淘汰就在2至3年间。
上海近日传来刀光剑影的消息,108家大卖场激战正酣。依据上海市商业“十五”规划,到2005年末,大卖场总量将限制在60家左右,但实际数量几乎超出计划一倍。当地已经有家乐福、乐购、华联吉买盛、世纪联华等14个品牌,沃尔玛、百佳、华润万家等又在今年成为新生力量,7-11、百佳也在试探上海。过度竞争导致僧多粥少,上海商业信息中心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卖场整体销售“五一”黄金周首次出现下降,其零售额同比下降3.1%;6家位于内环线以内的大卖场降幅更猛,同比下降7.7%。业内普遍认为,这些都是预警信号,上海市零售业的洗牌即将开始。
京城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各方高手为抢占华北地区经济制高点,均疯狂角逐北京展开“扎堆”,纷纷发表扩张计划。统计显示,一季度北京市共建成营业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零售店铺7家,而去年一季度,全市新开店数量只有3家。“五一”当天又传来有4家电器卖场同时开张。
全面陷入“战国时代”
市场全面开放半年来,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景象已经蔓延至二、三线城市,大江南北二、三线城市无一例外地卷入了各大中外零售品牌斗智斗勇的厮杀漩涡之中,到处一片短兵相接之势。沃尔玛今年甚至已在昆山动工,进入中国的县级市开设旗舰店。“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符合我们年初的预期,零售业正呈现内资抢速度,外资加速度的局面,且本土零售企业与外资企业混战磨合,均加速向二、三线城市扩张。国内百货业也开始进行异地扩张,以期达到连锁化、规模化,提高竞争力。”一国信证券研究员如此分析。
据统计,长春市目前登记注册的超市已达1300家;南京去年以来平均1.8天开出一家连锁店;杭州市连锁企业门店数已达1222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21家,门店达到100个以上的连锁企业增至4家;麦德龙、家乐福、好又多、乐购和新一佳大型超市先后进入宁波“攻城掠地”,连同本土的“家世界”、“三江”、“百家缘”等连锁超市对宁波进行了“地毯式”轰炸;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在外资的搅动下,本地商业也无可回头地掀起了一轮接一轮几近狂热的“圈地运动”,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本土企业开办的超市有300多家,中百、武商、汉商、中商四大集团作为当地超市中的龙头企业,一边巩固现有地盘,一边向周边市、县、省内其他城市及社区挺进。“洋超市进城,土超市下乡”已成为武汉超市连锁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激烈的竞争逼得“羊”都生出了“狼性”。20世纪90年代深圳本土万佳、人人乐叫板沃尔玛的生动一幕现正在各地上演。沈阳市的大东副食品超市,与世界500强之一的“超市大鳄”沃尔玛沈阳店,曲线距离仅有800米;与国内顶级商业连锁企业新玛特、大商等,相距仅500米。已纳入华润集团旗下,土生土长的南京苏果超市跟家乐福呈胶着状态,面对外资企业咄咄逼人的态势,苏果超市宣布向其发动“蜂窝战术”、“卡位战术”,即多店包围、分流、蚕食,这被当地誉为“蚂蚁雄兵搬大象”。
并购挟持着倒闭潮
与上海一样,据哈尔滨市商务局监测,“五一”期间部分超市、连锁企业节日期间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出现下降,特别是前两年销售增长较快的沃尔玛中山店、家乐福永平店、波斯特连锁公司、一百超市等,“五一”期间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2.01%、20.45%、47.12%、46.43%。其主要原因是在居民购买力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激烈的竞争令其零售市场份额被平均化。倒闭在所难免,撑不住的先倒。倒闭已呈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5月上旬,曾经是东莞民营龙头企业的章业万货突告结业,为珠三角一连串的超市倒闭再添一丁。珠三角因为开放得早,心理承受力要来得强些,但长春人则说从来没有估计到零售业竞争如此惨烈,当地已有两家超市相继停业,人们认为这些超市死于“缺氧”。有人粗略地统计说,过去的18个月内,中国倒闭了至少150家零售企业。“在一个容积有限的鱼缸里,放入一对鱼是欣赏,但如果放入一堆鱼则是谋杀!”专门从事商业研究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李晓群这样形容目前的商业布局状况。
竞争的另一种表象是资本之手到处舞动。进入2005年,零售行业兼并收购事件同样多发,并购正成为零售行业战略投资的主要手段。6月14日,成都的成商集团发布公告,大股东迪康集团将其持有的65.75%成商集团股权以3.8亿元转让给深圳茂业商厦。茂业商厦收购成商集团仅是零售行业日益激烈的合纵连横其中一朵小浪花。今年以来,先后有联华超市收购广西拥有77家门店的最大连锁超市广西佳用,王府井百货接管徐州华联商厦,百联集团与上海爱建集团合作开发哈尔滨最大商业项目等。德国麦德龙与锦江国际完成股权转让,麦德龙对合资公司的持股由60%上升到90%等。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如今的中国零售市场正面临白热化竞争的大变动。中国经济的复杂性也超过许多外资零售大鳄想象,其在进军中国的过程中一般较难得到最佳的零售地点,为满足扩张计划,将通过购并中国境内的零售连锁企业,以争夺最佳的零售地点。因此可以预期,在未来5年之内,中国零售业将掀起并购狂潮,并有望出现“超级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