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10月合约日K线图 (2004年12月-2005年8月) 8月2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原油期货价格最高达到每桶67.89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位,稍晚交割的2006年1月原油期货价格已经达到69.59美元,创出22年以来的最高峰。可以判断,即使只是惯性上涨,70美元的关口阻力位置也会像利矛面前的薄纸一样,被轻易捅破。
高盛集团的资深石油分析师、常务董事阿骏·摩提(ArjunMurti)在一份报告中预测,石油价格将朝着每桶105美元的方向迈进。
然而,8月中旬,欧佩克主席萨巴赫在最近一期英国《经济学家》上表示:“两年来,产量增加已导致全球石油供大于求。”
更多的权威人士也认为在石油价格不断上涨过程中,石油的供给却并非是价格走势反映出来的极度紧缺。
是什么力量让原油沸腾? 华尔街极度紧张
萨巴赫认为,尽管6月份以来国际局势,特别是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但这些因素都只是国际投机力量利用的借口而已。据萨巴赫估计,石油期货市场今年已新增净投资220亿美元,其中80亿美元是6月底以来的新投资。
而在以万亿计算的原油交易市场内,绝对的主力并非石油相关公司,而是与现货石油没有任何瓜葛的投机基金。
世界上最著名的投机者之一,沃伦·巴菲特在其掌管的贝克夏·哈斯维公司1985年的年报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石油勘探者,正在向他的天堂走去,但圣·彼得对他说:“你有资格住进来,但为石油职员保留的大院已经满员了。”这位勘探者想了一会儿后,对着大院里的居住者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大院的门很快就打开了,里面的石油职员蜂拥而出。圣·彼得非常惊讶,于是请这位勘探者进入大院。勘探者迟疑了一下说:“不,我认为我应跟着那些人,这个谣言中可能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
一位华尔街私募基金的投资助理称,现在华尔街的经纪人似乎都变成了那些天堂的石油勘探者。他告诉记者,现在华尔街所有的人都盯着石油,而且神经极度紧张,基金公司的经理、助理们看着不断上涨的价格K线,只要发现一点点跟原油有关的风吹草动,一份份建议买进的投资报告就会马上出炉,经纪人也会马上在场内开始加价买进。“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原油可能不值这个价,但是既然有人喊要到105美元,那么就会买进,反正可以在更高的位置抛出去。”
该基金投资助理还表示,从5月中旬原油价格下跌没有跌穿每桶50美元的关口开始,几乎所有的基金经理都开始相信,“谣言中可能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
可以看到,10月原油期货从5月中旬开始,成交量不断放大,“一开始提交的投资建议中,获利平仓的价格差是一美元左右,现在每桶获利少于三美元已经不建议平仓了。”这位投资助理称,在华尔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是两家最大的能源交易商,两家在能源交易方面,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而且还有更多的私募基金,随时可以调到数十亿美金进入期货市场。
很多基金经理的想法是,不可能市场上的判断都错了吧?即使错了,这种上涨趋势也足以消灭那些敢于在此时大举卖空的能量,因此市场就在这种氛围之下越涨越高。
前述的投资助理说,支持这些基金经理投机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中国越来越多的石油进口需求上。2004年中国净进口原油1.2亿吨,而且华尔街相信中国将继续增加进口,以建立不少于六个月的石油储备。“因此,只要中国还在大量进口,国际原油价格就不太会产生向下的动力。” 1000亿元的保值机会
在中国因素成为国际投机力量借用的同时,中国国内也有相当部分的资金也参与了国际原油期货的投资操作。
上海某投资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通过国外的经纪人也参与了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货操作。该人士称,国内不乏私募基金形式的投资公司在海外参与原油期货交易,投资额度一般在数千万元左右,基本上以投机为主,近期多数持有看涨的多头头寸;同时,少量进行跨境套利的交易,套利双方分别是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货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货。
一位三大石油公司旗下的投资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三大公司多少都有参与一些期货投资,一般都是通过下属投资公司经海外的期货经纪人在国际期货市场上操作。但由于这些公司既有自身开采、生产的原油,也在国际市场上进口原油,因此买进、卖出期货合约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套期保值行为,而且这些投资公司负责的国际原油期货实际头寸可能不是很大,“至少我们呈报上去的操作建议,头寸一般都不会太大,也产生不了巨亏。”
另据一位中国石油协会的人士表示,三大巨头对套期保值并没有很强的意愿,由于石油勘探、开采和进口的垄断,高价原油进口后可以很容易地把成本提升转嫁给下游石油加工、提炼企业,以至转嫁到最终消费者头上,通过现货的开采、加工、销售环节的垄断完成保值,因而就不需要在期货市场进行保值。
8月24日,中石油在半年报中称:“因中国油品价格的涨幅无法弥补猛增的原油成本”,导致今年上半年炼油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每桶7.20美元大幅缩减至1.50美元。尽管如此,该公司还是创造了“上市以来同期最好盈利水平”,上半年共实现销售收入2525亿元人民币,净赚616.24亿元,同比增长36.1%。可以看出,尽管原油大涨,石化行业的整体利润却不降反升,这使它们没有足够的动力进行保值。
有期货业协会人士对此感到不解,副会长常清认为,我国石油行业三巨头垄断的格局导致整体在海外没有套期保值的动力,后果就是全国为此次原油大涨埋单。如果在50美元以下选择买入期货合约,将比现在70美元的进口价格降低成本40%,每吨进口成本将降低100美元以上,以1.2亿吨的年进口量计算,将节约成本120亿美元。
有人进行过计算,如果中国在2004年2月前在每桶30美元进行了买入套期保值,那么在一年半的原油暴涨中,中国至少可以节约1000亿人民币的原油进口成本。(计算方法:中国实际进口的多数不是纽约商品交易所标的的轻质原油,而是含硫高的重质原油,目前平均价格在每桶50美元左右,一年半之内的平均价格大概在40美元左右,比一年半以前上涨了10美元以上,按照进口1.5亿吨,10亿桶计算,总损失达到人民币100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