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中国公司零售及消费品业务合伙人、中国零售市场研究报告执笔人李港卫访谈
记者:去年12月11日,中国政府取消了禁止外国零售商开办独资商店的规定,这之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新状况?
李港卫:我觉得国内的零售业格局会面目一新。面对海外的竞争者,本地的企业必须要自强。商务部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选择了国内最大的、最有潜力20家零售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包括贷款,帮助他们提升技术,甚至允许他们核销一些坏账。以此来保证他们站得住脚,来面对海外竞争。
对于海外零售商来说,他们要面对中国内地已经发展了很久的企业,比如国美、百联等等,国内的消费者对这些企业很有信心。他们不像本地企业那么了解中国国情和消费者心理,而且国外的货品价格一般比国内高,国内消费者能不能承担这种高价货品也是个问题。所以一些企业进中国之初都交了不少学费。
记者:你的报告是基于全球市场的分析,我想知道美国和欧洲的零售业业态和中国市场有哪些区别呢?
李港卫:美国无论是东岸还是西岸都比较相似,以大卖场为主。欧洲有很多小国家、说不同的语言,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大卖场稍微多一些,而南边的西班牙、意大利则便利店多一些。所以欧洲和中国有点像,不是一个单一的市场。
记者:除了业态的不同,你在报告里还提到希望外国的零售商了解中国的金融政策?
李港卫:对,这些他们需要知道。比如在中国要求外商投资企业保留三个独立的硬通货账户:基本账户、资本账户和贷款账户。还比如银行的授信额度一般限制在公司总的投资额和注册资本之间,并要求公司总部提供担保。这些资金管理规定使得企业的现金管理趋于复杂,而海外没有这些限制。我们需要教育那些海外零售商,你来到中国就需要熟悉这里的游戏规则。
记者:这些金融政策对外资企业有哪些影响?
李港卫:目前还没有放开的金融管制还是蛮严的,比如说家乐福需要在中国新开100个店,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向银行贷款要受到上述政策的限制,而且在这个体制下,海外的母公司无法给予子公司扩张的充足资金支持。换言之,在这个市场里,外商的贷款受到了总股本的限额。所以这个体制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向外发展,对于外资零售商而言都是绑手绑脚的一个政策。
记者:你有无注意到国家开发银行向国内零售商提供500亿政策性贷款?
李港卫:我从不同的渠道看到这个消息。政府摆明说要扶持20个流通企业,在政策和财务上给予优惠。我估计这笔钱用在这些企业身上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规定,钱肯定不是白拿出去的。
对于零售企业来说,靠银行融资扩大规模是最快的方式。但由于股本金和贷款额之间有一定比例,所以现在的趋势是几乎所有的大零售商都到海外去上市融资,用这种办法扩大股本金、获得更多的资金扩大企业规模。
记者:还有个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海外零售商开始往内地二三线城市扩张了。
李港卫:是的,这主要是店面难找的问题。北京和上海一些大城市已经被内地企业占领了,国外零售商进去的话不提高租金很难找到地方,于是操作成本大大增加。所以近年国外大的零售企业开始向内地二三线城市进军,像沃尔玛、家乐福、莲花等等,都开始往里边走、往周边走。那边的店面没有这么贵、人口也很稠密。如果他们暂时找不到店面,他们可以通过收购当地的连锁企业的方式,来达到建立店面的目的。我估计在不远的未来零售业将发生收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