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11日,一年前,国内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至今整整一年。尽管外资零售巨头对国内零售业的冲击并未呈现出令人侧目的变化,但大变局的各种端倪已经开始呈现。在确定的趋势之中,不确定的因素更多的困扰着国内零售业未来的走势。外资的脚步放缓
对于已经在国内零售业占据相当地位与份额的外资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在全面开放后是否会以其巨大的势能强行改变国内零售业的版图?这成为国内零售业的第一个疑问。
在零售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零售巨头进入中国将更多的采用并购的方式进入,但是,至少目前在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这全球三大巨头身上,这种模式仍未得到验证。
稳步扩张成为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在零售业开放后第一年内的一致选择。在已开店的数量上,沃尔玛由去年年底的42家增长为目前的48家,而家乐福则由55家增长为63家,麦德龙国内的店铺数量仍未超过30家——自适性调整成为这三大巨头阶段性扩张后必需的整理工作。
今年3月份,沃尔玛中国区总裁张嘉声离职,韩国的孟永明空降而至;几乎与沃尔玛高管更换的同时,家乐福的施荣乐被提升为中国区总裁,显示出两个零售巨头对于其中国区既往业绩的不同认定。
尽管家乐福成为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扩张最为迅速与成功的企业之一,但是,其内部管理的相对混乱,使得其自适性调整在过去的一年里成为相当重要的任务之一,家乐福在中国的架构调整为中国区总部——4个大区——10个区域——门店的四级管理架构,更多的放权使之在国内成为最具适应能力的外资零售企业之一。
在沃尔玛扩张中国市场的行动背后,有深国投、大连万达甚至包括摩根斯坦利等。地产开发商、投资基金与外资零售巨头的加盟,使得沃尔玛在中国并不充分成熟的零售市场的自我扩张可以保持足够的便利与速度。另外,经营与运作理念的差异,使得他们并不急于并购。
宜家、欧尚、伊藤洋华堂等企业仍然按部就班的自我扩张,但是后进的外资零售企业则在全面开放之后选择了以并购的方式入场。今年的11月份,英国Ashmore投资管理公司以3亿元收购深圳民润农产品配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52.24%的股份。今年初,百安居则收购了借牌运营而倒闭的普尔斯玛特。今年11月份,百盛集团在香港公开招股时对外界表示,百盛计划将集资所得的约4.81亿港元用于2~3年收购国内10~14家百货公司,而其开新店的资金规模则只有一半:2.4亿。国内零售业并购风起
并购,成为追求规模的国内零售业在过去一年最大的看点。
在2004年政府捏合之下产生了国内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百联之后,今年9月,百联收购大商终于获得国资委批准,使得国内连锁零售企业排名第一与第二的企业得以合并。大连市国资委与百联集团、上海物资集团总公司共同设立大连大商国际有限公司。大商国际将成为公司的大股东,百联集团也借道控股大商国际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过去一年,除了不断开店之外,并购在家电连锁卖场表现得最为充分。
风头最劲的是国美,在华中的腹地武汉收购了中商集团的家电业务、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深圳易好家商业连锁有限公司100%股权。
一直在国美、苏宁身后跟随的永乐电器在今年7月份就完成了两桩并购。同在7月份,永乐收购了台湾灿坤集团在国内的数十家家电卖场。在更早前的4月份,江苏五星电器收购了青岛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雅泰电器。
并购开始成为国内零售企业规模成长的重要手段,但是,不确定的是,并购是否能成为国内零售业实现国内零售企业真正做大做强的口号?效益与环境
对于国内零售业而言,最期待的是改善效益与零售业的经营环境。
国内零售市场有着良好的成长预期,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零售行业预测报告,2005-2010年间,中国的零售业将保持8%到10%的速度增长,而政府也有意在未来5-8年内,培养出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级零售航母”。但是,当前企业的盈利能力与零售业生态是否足以支撑国内零售企业胜出仍然有着更多的不确定。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连锁零售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91%,连锁超市百强的净利润率为1.32%,而国外连锁超市平均利润率为2.22%。
过低的利润率对应的是运营成本过高和盈利能力低下。过高的运营成本归因于两个方面,外部是因为我国物流费用偏高,占GDP比重的16.7%,而发达国家仅为这个数字的一半,内部因素则缘于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偏高(国内这方面的成本平均达30%,而沃尔玛则为16%),以及商品周转速度慢、采购配送水平低造成的高库存和断货两个共存等问题,而这些正是外资零售巨头的优势所在。
除此之外,低下的盈利能力归因于大量同质化的零售企业普遍、经常的价格战,甚至很多超市依赖于供应商的进场费等各种费用形成盈利。
拖欠货款保持零售企业的资金流转、额外收费保持反常的价格战,零售业内这一普遍的做法已经严重危及了上游的生产企业正常的利润,导致了一系列的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不断的冲突。11月初,商务部发布了《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和《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了零售商收货后向供货商支付货款的期限,对零售商促销行为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并制定了相关举报制度。
不确定的是,如果零售业的种种不规范的环节得以修正,在粗放的经营模式之下,众多国内零售企业的利润会在哪里?资料2005年部分国内零售业收购案
年初,百安居收购了借牌运营而倒闭的普尔斯玛特
4月,江苏五星电器收购了青岛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雅泰电器
7月,永乐收购河南通利股权
7月,永乐收购台湾灿坤集团在国内的家电卖场
8月,国美收购深圳易好家商业连锁有限公司
9月,百联集团收购大商集团
11月,英国Ashmore投资公司收购深圳民润农产品配送连锁公司52.24% 的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