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终回顾 国内零售首次海外并购 外资独资店中国首度开花
最早出击——2005北京华联收购西友新加坡3店
2005年对于北京华联集团来说是难忘的一年。因为华联成为中国零售业第一个用并购手段,迈向海外市场的企业。
12月3日,中国第六大连锁零售商——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以1912万元,将嘉德置地(CapitaLand)旗下的西友(Seiyu)新加坡3个店收购。西友新加坡在碧山第八(Junction 8)、第一乐广场(Lot 1 Shoppers' Mall)及百乐和白沙浮商业城(Parco BugisJunction)3家百货店被华联尽收囊中。
北京华联跨国并购第一案,也引发了业界的“浮想联翩”。因为新加坡面积虽小,但高、中、低档百货业态俱全,华联能否健康发展疑雾重重。1993年前后,曾有上海华联、上海百货公司等多家企业到澳洲、新加坡、俄罗斯开店,但后来都因“水土不服”撤了回来。而2003年6月,位于莫斯科新阿尔巴特大街的天客隆莫斯科店也在开业1000天后倒闭。
面对这次并购的种种疑虑,北京华联集团副总裁陈耀东解释,这次动作不单是一个关注国内市场或国外市场的概念,真正理解这次收购的意义要有一个整体观。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徐哓方认为,相对国内的一些并购而言,投资只有1912万元的并购对于华联来说风险不大。因为这3家百货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西友新加坡成熟的管理模式能够给华联以提升。
专家观点
郭志军:独守国内不如到海外打拼
北京财贸干部学院教授郭志军认为,在近年,国内百货业的空间也随着各个企业的扩张日趋饱和。独守国内有限空间,倒不如打打海外市场的“如意算盘”。中国的餐饮业已经渗透到世界的许多角落,百货业态也不例外。当前的海外市场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来“血液”为之注入新的活力。
黄江明:缺乏海外市场风险的把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江明表示,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对海外市场的风险把握以及适应海外市场的能力,缺乏对海外市场尤其是海外竞争情况的了解、对当地消费习惯的领悟,以及资金实力不足、国际间人力资源存在缺陷等诸多因素让中国的企业在适应海外市场时上有些疲软。
2005年终回顾 外资独资店中国首度开花
最早进入——易初莲花、家乐福独资起舞2005
2005年是中国零售业开放元年,面对外商对合资企业持股比例限制的取消,零售巨头甩开了当初进驻中国市场不得不携手的中方合作伙伴,迈开独资步伐。
9月,易初莲花津京沪三地启动独资计划;10月家乐福收购中方合资伙伴昆百大35%股权,实现“单飞”。而早在今年5月,麦德龙合资公司持股由60%增至90%,取得绝对控制权。
2005年,外资零售商已从跑马圈地升级为资本渗透,在华竞争加剧杀伤力。而本土零售企业却在激烈竞争的挤压中加速两级分化。2005年,国内至少有近200家零售企业倒闭,其中大部分为中小零售企业。
来自中华商业信息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国内中小零售企业近亿家,占中国零售企业总数的99%以上。“有这么多的企业倒闭在意料之中,今年底明年初,还会有一批企业倒下,这是零售市场一个周期性的波动。”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表示,实力雄厚的零售企业将会在竞争中越来越强大,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企业被无情淘汰出局。“这种趋势将会愈加明显,零售业的两极分化格局正在凸显。”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曾发布预言:未来3至5年,中国60%的零售市场将由3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的市场将由全国性零售巨头控制,剩下不到10%的市场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商手中。
背景链接
中国对外资开放进程
1992年7月,国务院做出《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规定在北京、上海等地试办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的零售企业。
1995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北京或上海开办两家中外合资连锁商业企业,并规定必须由中方控股51%以上。
1999年6月,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把零售业中外合资合作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省会城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
2001年12月22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除了化肥和汽车零售业需要在5年之内取消全部限制之外,其他地域、控股等方面的限制将在3年之内取消。
2004年12月11日开始,中国零售服务业全面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