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海外上市,还是选择国内上市?选择美国那斯达克,还是选择英国伦敦交易所,还是……无论是交易所、投行、风险投资、咨询机构,还是经济学家,无论那一方之辞都让中国公司的掌门们感到更加困惑和选择的痛苦。
5月25日-26日,2007中国PE高峰会在北京举行,几乎全世界的知名投行、证券交易所、风险投资公司都来到了北京,他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中国公司中寻找“金矿”。资料显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公司2003年45家,2004年82家,2005年70家,2006年更是高达99家,融资额度总计达约440亿美元,比2005年的204.41亿美元激增120%。中国企业在从海外资本市场获取巨额资本满载而归的同时,也为海外各资本市场创造了神话,书写了辉煌,更让海外的证券交易所、投行、风险投资,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赚的钵满盆满,尝足了甜头。
不少中国企业认为,海外上市不仅可以更快地融得巨额资金,还可以获得“国际公司”头衔,他们觉得“海外上市简单得如同提款机上取钱”。殊不知,目前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并非坦途,一些老问题和新风险正一步步向尚未准备好的中国企业逼来。
选择地难度加大
不少已经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的相关人士都曾向记者反映过当初上市选择地并非自己的慎重之选。“我们当时只是希望尽快上市融到钱,是交易所在挑我们,而不是我们挑他们”;“有交易所来中国做宣传,说他们那里的融资环境多好多好,多适合我们,最后我们就去了”;“哎!我们根本没有发言权,去哪里上市都是风险投资说了算”。
2006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深圳迈瑞公司董事长徐航认为:“海外上市地选择的主要依据源自企业的市场发展需要。对于迈瑞来讲,我们重点是向海外发展,在一个国际市场上上市对我们公司来讲更有利。之所以选择在美国是因为我们的出口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像亚、非这些靠价格竞争的市场我们反而做得不太好,我们是以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来取胜的,越是在重视产品本身的地方我们的优势越突出。之所以选择纽交所是因为我们比较纳斯达克和纽交所,认为在纽交所集中了更多的优秀公司,在那里上市更能衬托我们的形象。通过上市,我们还达到了两个目的:第一是打开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品牌,让客户对我们有更好的信赖;第二是公司要长远发展,需要一个非常好的治理机制,这样在全世界法规要求最严的地方上市,我们认为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尽管包括萨班斯法对我们额外付出的成本不少,但总体上我们认为还是值得的。”
徐航也坦言,迈瑞在选择上市地的时候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A股、香港等多个市场的选择。然而,并不是所有中国公司都像迈瑞那样幸运,香港联交所、美国纳斯达克和纽交所、德国德交所和欧交所、英国伦交所、日本东交所、新加坡交易所等众多交易所的狂轰烂炸让本来就一知半解的中国公司发蒙。
内外因双重制约
嘉富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锦桥日前表示,国家6部委于去年9月8日实施的10号文件《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政策上的障碍,令民营企业的"红筹之路"变得崎岖。郑锦桥说:“首先,红筹需要国家商务部和中国证监会的双重批准,审批程序较为繁复;其次,境内机构以换股收购为目的在海外设置SPV(特殊目的公司),要在成立一年内完成海外上市,否则批准将被撤销;第三,就算是新规中允许的跨境换股,也要求境外公司的股权最近一年交易价格稳定。” 公司治理结构仍然是困扰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重要问题。郑锦桥说,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面临两个飞跃,一个是由封闭企业变成上市公司,另一个是从中国公司变成国际公司。从封闭企业变为公众公司,治理结构要符合上市公司的标准,要有董事会、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要有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从中国公司变成国际公司,要认识到中国商业实践和国际商业实践的差别、文化的障碍。中国有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环保类企业,就是因为大股东违反了美国“144”的内部规定,即关联交易,就被取消了上市资格,并且受到好几家律师事务所的集体诉讼。
A股的召唤
在国内,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证监会多次表示希望大型国企支持国内资本市场发展;日前,来自国资委的首次表态也历陈境内上市的种种好处。境内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人民币的升值,国家外汇储备的充足,以及境内股市结构改善对上市公司质和量的需求,境内人民分享企业成长利益的渴望,均使中国企业境内上市深受欢迎,境内股市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有着极大吸引力。在空前繁荣的全流通的A股市场,不但基础制度得到改善,而且流动性极其充裕,一个又一个气宇轩昂的大型蓝筹企业正在上演着一幕幕的“王者归来”。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刘纪鹏新闻,刘纪鹏说吧)表示:“最近中国资本市场异常火爆,这是海外交易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一位本土风险投资专家认为:“未来中国A股将成为风险投资重要的退出通道。”
回归A股的热潮是否预示海外上市的退潮或放慢了脚步?郑锦桥对此观点表示反对,他认为:“这是公司募集资本平台的扩充,回归A股市场对于中国公司形象、销售等都有益处。在国际上,一个企业同时拥有3至4个融资市场不足为奇,所以A股回归并不是海外上市企业从海外抽身退回,只是增加一个新的融资平台,A股回归更不意味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热潮在减退。”
向左走?向右走?
选择海外上市,还是选择国内上市?选择美国那斯达克,还是选择英国伦敦交易所,还是……
无论是交易所、投行、风险投资、咨询机构,还是经济学家,无论那一方之辞都让中国公司的掌门们感到更加困惑和选择的痛苦。
日前有经济学家认为,国内企业纷纷海外上市,资金大量内流的同时隐含着长期剩余利润外流的风险,这样不利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循环持续发展,而境外上市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壳公司,其资金运行暂时虽然避开了我国外汇制度的监管,但是所承担的远期结售汇制度的法律风险却在慢慢向这些企业靠近。另外,从境外融资来的外汇换回本币时,企业将承担巨大的汇兑风险。大量企业勇赶境外上市热潮带来诸多的法律、汇率、经营等风险产生的“蝴蝶效应”会使国内银行业也暴露在风险之中。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更应该看到海外上市能为中国企业带来些什么?”美国纽交所经济学家表示,“海外上市除了可以解决目前很多中国公司仍然存在的融资难问题,更可以帮助中国公司完成到国际公司的跨越,为技术升级、销售网络建设、国际话语权等问题的解决打开了通道;也可以推动其进行业务和资产重组,调整内部组织和管理结构,并引入国际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会计制度和激励制度等等。”不过他也强调,“现在已经不是交易所在选中国公司,而是中国公司在选交易所,选择一个好的交易所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