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化经营的道路上衔枚疾进近二十年后,起于湖南、兴于北京的资本湘军新华联系再下一城,这一次是进军奶业。
近日,三元股份(600429.SH)发布公告,将与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新华联控股)联合,以不高于7.2亿元资金对湖南太子奶集团(下称太子奶)进行破产重组。而这,仅仅是湖南株洲醴陵人傅军掌控下的新华联系多元化链条上新的一环。
54岁的傅军出身政界,后下海经商,创立新华联系,从国际贸易起家,逐步涉足房地产、化工、酒业、矿业、燃气、金融投资等多元化领域。
傅军现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是截至目前政治职务最高的湘商。而新华联系高层也曾云集出身政商界的精英,包括原国家能源部行政司司长梁裕厚,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参赞陈均、韶山市常务副市长毛泽平等均曾被傅军网罗,担任新华联系董事和副总裁等高层职务。
关系资本家傅军,并不讳言“官”对其生意的帮助,他以广泛的政商人脉为基础,玩转中国式“资源整合”,配以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及隐身其后的强大战略伙伴,成就了新华联系今日之多元化繁荣。
新华联系巧用手中的上市公司“壳资源”,以资产重组为饵,吸引机构投资者拉高股价,规避政策窗口期,高位套现,牟取暴利。
这条中国特色的“价值投资”之道被傅军运用娴熟。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初,新华联控股利用旗下酒业上市公司通葡股份(600365.SH)重组“虚晃一枪”,高位减持472万股通葡股份套现逾6000万元。
2011年7月,新华联系旗下新华联控股联手泛海投资、巨人投资、科瑞集团等资本巨擘,借壳S*ST圣方(000620.SH)实现旗下房地产业务上市,其能击败首钢控股等国有竞争对手,突破房地产调控政策限制借壳上市,泛海投资等战略伙伴的顶级政商关系功不可没。
“傅军本人并不擅长产业管理,但却是一个联通政商、整合资源的高手。”湖南一位与傅军打过多次交道的资本界人士评价道。
纵观新华联系的多元化路径,基本是因循“产业管理+资本运作”模式。这既不同于复星集团郭广昌主导之专业化的多元化,也有异于另一资本湘军“鸿仪系” 鄢彩宏的纯粹资本运作。
这一模式具体来讲,就是新华联系依托政商人脉拿到项目,并找到产业管理经验丰富的合作方,再通过资本运作,做大项目或者实现上市,新华联系甚至不介意让出第一大股东位置,由合作方接手。金六福酒、华联瓷业、东岳集团(0189.HK)无不是显在例证。
截至目前,新华联系旗下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已达6家,分别是新华联(000620.SH)、*ST通葡(600365.SH)、东岳集团、金六福投资(0472.HK)、皇城集团(7203,马来西亚上市公司)、科瑞资源(CRHL,英国上市公司)。累计至今,新华联系总资产超过200亿元。
初尝多元化
傅军早年出身政界,23岁即任桑梓醴陵乡党委书记,30岁当上湖南省工艺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成为当时湖南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之一,平步青云的当口,傅军却选择了弃政从商。
“政治的沉闷让我难以忍受,而中国要强盛还是要靠经济,所以我决定去经商。”若干年后,傅军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是袒露弃政从商原因。
1990年,傅军怀揣老婆给他的1000美元远赴马来西亚淘金。在这里,傅军与人生的第一个贵人——马来西亚华裔商人曾钦泉合资成立了一家公司(马来西亚新华联集团前身),由曾钦泉出资,利用傅军在国内的业务关系,代理销售中国内地的商品,包括罐头、乳猪、莲子等,同时将马来西亚的纸张、橡胶、木材之类的原材料运回国内销售。
但是,由于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公司最初生意并不好,最初两三个月,基本没有做什么生意,后来在曾钦泉的帮助下,才渐见起色。此后,傅军进入人造板材市场,终于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2年,有了一些积蓄的傅军决定回国发展,进军当时前景广阔的房地产领域。但是他缺乏启动资金,此时,又是曾钦泉斥资1200万元帮助傅军启动房地产生意,而这,也即是新华联系多元化发展的肇始。
今日市场广为流传的是傅军转战长沙和北京地产江湖的辉煌故事,但实际上,傅军的地产业务起于广西北海,1992年,他在北海市成立北海正天置业有限公司,开发了北海正天花园和海滩国际大酒店,此后,房地产泡沫急剧膨胀,凭借着对商业风险的敏锐判断,傅军迅速撤出全部资金,从而得以避免此后的北海经济危机,全身而退。
1993年,傅军在湖南长沙成立湖南华联置业有限公司,此后,公司连续开发了九家湾公寓、兰景花园、新华联家园等十余个房地产项目,结果一路飘红,在彼时低迷冷清的房地产市场刮起一股旋风。
此后,借助申办奥运会的契机,傅军又将地产业务触角伸向北京,先后开发了新华联家园、新华联锦园、北京青华城等楼盘,开发总面积超百万平方米,新华联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北京地产江湖牢牢扎根。此后,房地产渐成新华联系主业。
房地产发展的同时,新华联系的多元化发展也同步而进。
1994年,傅军进军陶瓷行业,他以旗下马来西亚新华联为载体,收购瓷都醴陵嘉树乡陶瓷厂,并更名为湖南华联瓷业公司(下称华联瓷业)。此前,嘉树陶瓷因体制原因,只能依靠中间商出口,利润较薄。
傅军接手后,公司改变了出口模式,由其在马来西亚的贸易公司直接自营出口,第二年公司即销售翻番。傅军在这里第一次真正实践“产业管理+资本运作”的商业模式,找到了许君奇这个具有陶瓷行业产业管理经验的人。
时至今日,华联瓷业年销售已超8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日用瓷器出口企业之一。而华联瓷业做大之后,傅军却让出了大股东位置。
华联瓷业内部人士透露,傅军已经将部分股份转让给许君奇,退居股东次席,成为财务投资者,两人合计持股100%。而傅军对许君奇这个才俊很是看重,让其持有新华联控股2.25%的股份。
傅军结缘化工行业,则更多有偶然因素。1996年,傅军到山东桓台看望一位挂职的同学,对方向他说起当地有一家潜质不错的化工企业,建议他去看看,这就是现在的东岳化工集团(下称东岳集团)。
而当时东岳集团不过是一家乡镇企业,主要生产无水氟化氢和制冷剂,规模也不大。但这次也像嘉树陶瓷一样,傅军看上了当时的公司总经理张建宏,当兵出身的张建宏干练而有豪气,傅军认为他是干事业的人。于是,傅军将东岳集团纳入麾下。
新华联控股后,东岳集团业绩增长迅速,目前,公司的制冷剂和高分子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均超过30%,稳居国内和全球第一。
傅军的投资获得了丰厚回报。2009年12月,东岳集团在香港联交所发行5.2亿股股份,成功实现上市。傅军通过旗下新华联国际持有35.12%股份,间接控股东岳集团14%,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财报显示,2009年、2010年、2011年1-6月,东岳集团营收分别为人民币35.44亿元、59.64亿元、55.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7.34亿元、14.84亿元。
“我投资东岳集团,主要是看好张建宏这个人,产业的合作只是一方面,关键是人的合作。”傅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而东岳化工,也成为傅军“产业管理+资本运作”模式的又一成功案例。
分享“金六福”
傅军并不满足于几个领域的多元化,他还将业务触角伸向了酒业领域,而金六福酒,堪称傅军“产业管理+资本运作”商业模式在酒业领域的得意之作。
1998年,傅军在没有一个白酒生产车间的情况下,投资1000多万元,选定五粮液为合作对象,由五粮液贴牌生产(OEM)金六福酒,而新华联方面则负责渠道网络和品牌建设。
“五粮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它的发酵技术、生产质量等方面都非常精细,我们自己搞的话,十年、二十年也达不到这个水平。但是在营销方面,五粮液酒厂并没有优势,这就是金六福的机会。”傅军当时如是分析其中的商机。
这一次,傅军的产业运作伙伴是自己的妻弟——吴向东,吴曾经是“川酒王”的经销商,在白酒的市场营销、品牌运作方面经验颇丰。
此后,金六福在产业经营方面,创造出中国白酒行业的奇迹:2003年,金六福销量近6万吨,销售收入20亿元,牢牢确立“中国第一卖酒商”地位;到2008年公司成立10周年时,金六福营业额超过60亿元,销售收入仅低于贵州茅台的82亿元和五粮液的79亿元,稳坐白酒行业的第三把交椅。
金六福在品牌运作的同时,也开始自己酿酒。从2001年底至2009年,金六福先后耗费巨资,收购云南香格里拉酒业、邵阳市酒厂(后更名为湘窖酒业)、黑龙江省玉泉酒业、陕西省太白酒业等一系列白酒生产企业,从“卖酒商”华丽转身,打通白酒产供销产业链。
大规模、高密度收购整合需要大量资金,而这仅仅依靠金六福内部积累是难以实现的,钱从何来?这主要得益于傅军的资本运作。
2003年12月,傅军控制下的马来西亚新华联集团(下称马来西亚新华联)耗资1.23亿港元购买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实力中国(0472.HK)74.99%股权,并更名为新华联(0472.HK),第一大股东为新华联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新华联国际)。
此后数年内,傅军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逐步将金六福资产注入新华联,为金六福后期的密集收购搭建融资平台。
2005年2月,新华联以6500万港元现金收购金六福旗下云南香格里拉酒业70%股权;2006年8月,新华联将实力中国旗下原有的保健及电子业务100%股权悉数出售,从此集中经营酒业业务。
2007年5月,吴向东和李娟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金六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金六福有限)。
当年8月8日,已经停牌50多天的新华联复牌并发布公告称,向金六福有限出售6.5亿股份,占公司已经发行股本的56.56%,代价为1.755亿港元。
耗时三年的渐进式资本运作后,金六福有限正式入主新华联。新华联国际持有新华联的股份占比由74.99%降至16.05%,而金六福有限持股比例为56.56%,成为第一大股东,而华泽集团持有金六福有限80%股权,因此,华泽集团大股东吴向东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2008年1月10日,新华联更名为金六福投资(0472.HK),至此,金六福终于通过借壳登陆香港资本市场。而金六福投资也成为吴向东整合收购中国酒业资产的资本平台。
联交所资料显示,金六福投资2010年、2011年1-6月分别营收3.37亿港元、1.12亿港元,分别实现净利润3831万港元、1070万港元。上市公司营收数据之所以与大股东数十亿元的营业额差距如此之大,是因为大股东还有很多酒业资产没有注入。
而一手打造金六福的傅军,则从上市公司金六福投资实际控制人位置上退出,让贤于妻弟吴向东,目前,傅军仅通过新华联国际持有金六福投资12.94%股权,为第二大股东。
这依然是傅军主导的“产业管理+资本运作”的多元化投资典型路径,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上市后择机退出大股东位置。当然,在H股一进一出,傅军也已经赚得盘满钵满。
值得感叹的是,傅军在运作金六福上市过程中的资本长袖善舞。金六福借壳上市过程中,内地和香港的证券法规几经变动,而傅军却在政策空隙中左右逢源。
事实上,在新华联国际买壳后不久,香港联交所即出台证券新规,规定凡属涉及控股权易手的资产重组,如定向增发等,均需参照IPO上市审批规则执行,在此严格条件下,傅军并没有一次性掏空原实力中国的资产或一次性注入金六福资产,而是采取了“零敲碎打”的方式,分步剥离和注入资产,从而减少了政策审批环节,省去了重组的很多麻烦。
此外,通过设立金六福有限等离岸公司,使得新华联国际与金六福有限的股权转让变成了两个境外公司之间的股权转让,从而规避了“境内自然人以其在境外控制的公司名义并购与其有关联关系的境内公司,须经商务部审批”的政策限制。
搁浅通葡股份
如果说运作金六福上市是傅军初尝资本“美酒”的话,那么,其控股通葡股份七年的运作路径,则是“资本酿酒”的又一案例,只不过,相比金六福,傅军这次的成绩乏善可陈。
2004年底,傅军旗下新华联控股斥资1.54亿元,以3.79元/股的价格从吉林东宝集团手中购得4070.4万股通葡股份(600365.SH),以29.07%的持股比例,成为这家以经营红酒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此前,通葡股份在东宝集团的管治之下,经营严重恶化,2001-2004年期间,销售收入从1.2亿下降至不足4000万,应收账款则高达2亿-3亿之间。
由于当时新华联系旗下拥有众多广为人知的品牌——金六福、香格里拉·藏秘等,在酒业领域经验丰富,因此市场一直期待着其能再造一个“金六福”。而收购当初,傅军也曾公开表示要引领通葡股份重回行业三甲。
新华联控股入主之后,更换了通葡股份管理团队,公司销售基本实现了现款销售。2007年财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经过数次核销,已降至4600万。
不过此后数年,新华联控股并没有兑现入主之初“加大资金投入,做大做强公司红酒主业”的承诺,在公司业务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很少,使得通葡股份在销售方面并没有实现大幅增长,2004 年-2008年年均增幅在20%以下。
2006年至2008年,通葡股份净利润分别为143万元、-2.64亿元、215万元,经营业绩堪忧。而公司的流动资金也捉襟见肘。2006年底,公司账面上显示的货币资金约有2400万元,到了2007年底减至900余万元,2008年中报显示,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仅为140万元。
“葡萄酒是需要高投入的行业,营销渠道都需要投钱,否则很难做好。”接近通葡股份的人士表示,“其实新华联此前也有心去做,但是很多内部事情‘搞不定’,影响了进一步动作。”
在此情况下,通葡股份开始重组。2009年3月2日至3月4日,公司股价连续三天涨停,公司发布公告称,大股东新华联控股和二股东通化东宝(600867.SH)正在与湖南浏阳河酒业有限公司(下称浏阳河)商讨转让所持本公司股权事项。浏阳河借壳通葡股份之事就此浮出水面。
不过4月10日,公司却发布公告称,已经终止与浏阳河的重组。4个月之后,重组绯闻对象变成了云南红酒业。
2009年8月12日,公司公告称,拟向通恒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通恒国际)以8.66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4618.94万股,收购其预估值约4亿元的“云南红”系列酒业资产。如果重组完成,通恒国际将控股通葡股份24.81%,成为公司新东家。
不过,历时一年多后,通葡股份重组方案在2010年12月22日被证监会否决,自当日起之后的4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暴跌19.92%,将押宝重组的上投摩根等一众机构套牢。
“在国产的葡萄酒中,基本以张裕、王朝和长城三家寡头垄断,而且,国内葡萄酒市场也面临着进口葡萄酒的巨大冲击。”安信证券分析师李铁当时分析认为,通葡股份被高估了。
而重组期间的2009年和2010年,通葡股份分别巨亏3789万元和2287万元,2011年2月,公司股票被上交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更名为*ST通葡。
尽管两次重组都是“虚晃一枪”,但傅军控制下的新华联控股却从其中获利颇丰。
在披露重组预案后的2010年6月,新华联控股分别抛售472万股通葡股份,套现逾6000万元,新华联控股仍然持有1282.5万股通葡股份。此后,新华联控股又陆续减持部分股权,截至2011年6月底,新华联控股持有*ST通葡1009万股(7.21%),仍为第一大股东。
事实上,早在2007年4月,新华联控股持有的700万股通葡股份限售股刚刚解禁,公司即将其悉数抛出,套现8000万元。
金六福的辉煌为何不能在*ST通葡重演?因为新华联系“产业管理+资本运作”的模式在*ST通葡缺失了产业管理的关键一环,而傅军并非酒业专家,他引进浏阳河和云南红重组,就是准备借助这两家公司的酒业运作经验,补上*ST通葡产业管理短板。
“可惜天不遂愿,重组没搞成,所以傅军只能退而求其次,借重组炒一把股票套点现,否则为何既不投资金又不断减持呢?”中信建投湖南总部研究总监刘亚辉直言。
借壳S*ST圣方
相较于在其它业务板块的收缩,傅军领导下的新华联系,最近两年在房地产业务板块则是大步前行。究其原因,房地产是傅军兴业发家并亲自操刀的主业,但却一直不温不火,相比规模较大的化工和矿业板块,江湖地位急待提升。
资料显示,新华联系旗下运作房地产业务的主要平台是2005年6月成立的北京新华联置业,2008年9月更名为新华联置地。此外,北京香格里拉房地产开发公司也经营新华联系的部分房地产业务。
财报显示,2008年、2009年、2010年1-11月,新华联置地营收分别为7.87亿元、23.32亿元、12.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3.6亿元、4.2亿元。
自1992年涉足房地产领域至今,新华联系先后在广西北海、湖南长沙、北京等地开展业务,目前已经开发的楼盘有北海正天花园、长沙新华联家园、北京新华联家园、北京青年城等十余个楼盘,开发面积在250万平方米以上。
“房地产是新华联的主导产业,公司将借力城镇化,实现房地产业务上市做大做强。”傅军曾向媒体坦言,新华联系错过了2000年后房地产的高速发展时机,公司将加大房地产业务拓展力度。
傅军看中的壳资源是S*ST圣方,S*ST圣方1996年于深交所上市,大股东为黑龙江牡丹江石化集团(下称牡石化),1999年11月,牡石化将所持7271.3万股(28%)国有股转让给西安圣方科技公司(下称西安圣方),后者成为S*ST圣方大股东。
后因西安圣方掏空上市公司被证监会处罚,其持有的28%国有股被追缴,2006年4月3日,连年亏损的S*ST圣方被暂停上市。
当年6月,被追缴的国有股权公开拍卖,首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首钢控股)以745.15万元竞得8725.56万股(28%,因分红扩股),成为控股股东。
不过首钢控股也只是过客。2009年8月,新华联控股以1147.46万元收购首钢控股所持的S*ST圣方28%股权,傅军得偿所愿,入主S*ST圣方。
“最后”的资本湘军财富路径还原
不过,傅军接下的是一个烂摊子。S*ST圣方作为A股第一家进入破产程序的上市公司,在2006年重整时,曾因赤裸裸的假破产、逃废债务而触犯众怒。
而西安圣方董事长刘晓卫与其同学、湖南人柳军飞联手,一步步掏空S*ST圣方,而柳军飞旗下的中科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科软件”)也因为S*ST圣方提供连带担保而受累,欠下巨额债务,后柳军飞将中科软件的包袱甩给湖南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下称“湖南经建投”),自己只身离去。
光阴流转,数年之后,恰恰又是傅军这个湖南人,为另一个湖南人柳军飞玩转S*ST圣方留下的烂摊子涅槃重生。
入主S*ST圣方后,傅军开始谋划将旗下新华联置地注入上市公司,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10年3月,新华联控股重组S*ST圣方的方案获得证监会“有条件审核通过”,但此后由于国家对房地产进行调控,新华联置地借壳不得不延期。经历一年多漫长的等待,2011年4月,S*ST圣方恢复上市的闸门才重新开启。
傅军为增加重组成功几率,在2009年7月引进泛海投资、巨人投资、科瑞集团等4名战略投资者,向新华联置地增资4.12亿元,其中巨人投资和泛海投资分别以8000万元现金各认购1232.53万元增资,各占新华联置地总股本的3.39%。
按照2009年11月的资产重组协议,S*ST圣方向新华联控股、巨人投资、泛海投资等6个对象定向增发12.86亿股,其中向新华联控股增发10.27亿股,加上此前从首钢控股手中获得的8725.56万股,扣除股改时向流通股东支付的3259.19万股,截至2011年6月30日,新华联控股共持有S*ST圣方10.54亿股,占比65.98%,为S*ST圣方控股股东。
2011年7月8日,停牌5年多的S*ST圣方恢复上市,更名为新华联,当日股价暴涨799.15%。9月8日,新华联收报6.47元,傅军所持股份市值高达28.99亿元,而史玉柱的巨人投资和卢志强的泛海投资的持股市值也高达2.82亿元。
“战略投资者的介入还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这些战略投资背后站着卢志强、史玉柱、郑跃文等几位大佬,他们政商人脉广阔,提高了新华联置地借壳S*ST圣方的胜算。”中信建投湖南总部研究总监刘亚辉如是评析战略投资者的“火线入股”。
整合太子奶
除了房地产业务,新华联系还插足矿业、燃气、金融等行业,多元化战略向纵深发展。
在傅军的产业棋局中,矿业被认定为“大有可为”。2006年6月,新华联系正式进入矿产领域,5年来,通过投资、控股、并购、合资等形式,新华联系已在新疆、陕西、江西、湖南等地和刚果(金)、赞比亚、秘鲁等地成立分(子)公司10余家。
“资源永远是稀缺的,谁控制资源谁就拥有未来。”傅军如是解释自己对矿业的情有独钟。与国企在海外买矿不同的是,新华联系“抄底”海外矿产不显山、不露水。如今,已经在刚果(金)拿下一个年冶炼1万吨的铜矿和一个年冶炼1000吨的钴矿;此外,在赞比亚拿到两个铜矿和3个铀矿。
早在2003年,新华联系还涉足燃气行业,傅军通过旗下马来西亚新华联与威海中原燃气合资设立山东中原燃气有限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不过很快双方分道扬镳。
此后,傅军又设立北京新华联燃气公司,同时向多个城市拓展。不过,最近新华联系似乎在逐步退出城市燃气行业,“我们进入太晚,而且一线城市铁板一块,很难挺进。”傅军如是向媒体解释退出城市燃气业的原因。
新华联系对金融业也兴趣颇浓。目前,新华联控股分别参股了长沙银行、天津滨海农商行、宁夏银行等。最近,新华联控股已着手组建星辰人寿保险公司,并已上报保监会等待审批。
2011年,新华联系跨界多元化再出惊人之举。8月27日,三元股份(600429.SH)公告称,将与新华联控股联合,以不超过7.2亿元重整太子奶。
太子奶成立于1996年,2002年开始,太子奶进入高速扩张期,先后投资三十多亿元,在湖南株洲、北京密云、湖北黄冈、江苏昆山、四川成都兴建了五大乳酸菌奶生产基地。
此后,高速扩张使得公司债台高筑,财务状况迅速恶化,加之与高盛等三大投行的对赌,2008年,太子奶资金链断裂,此后株洲市政府也曾成立高科奶业托管太子奶,但终究回天乏术,太子奶陷入破产重整绝境。
2011年8月17日,是太子奶集团实施重整的最后限期,如若管理人在此前仍无法拿出有效的重整方案,太子奶将直接破产清算。
恰在此时,三元股份与新华联控股宣布参与太子奶破产重整。最新的消息是,“新华联—三元”联合体将共同出资7.15亿元重整太子奶。此次重整的对象,是太子奶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公司的重整资产,包括太子奶的795亩土地,以及相应地块上23.72万平方米的厂房和部分生产车间。
“联手重整应该是相互借重。”刘亚辉分析,株洲是傅军老家,新华联系在株洲人脉资源深厚,对于拿下太子奶项目,后期与政府及债权人沟通都有优势;而三元股份奶业运作经验比较丰富。
2011年7月,株洲市政府派出处置太子奶危机的高科奶业董事长文迪波被双规,太子奶事件的复杂性可见一斑,此时,也许只有出身株洲,在当地政商人脉广阔的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傅军,才能真正收拾残局。
而三元股份与新华联控股此番联手,更像是各取所需:三元股份之前在乳酸菌业务方面一直比较薄弱,而太子奶的乳酸菌生产技术在全国靠前,这对三元股份的产品线是有益补充;而新华联系则看中太子奶高达795亩土地资源。
不过,三元股份近年经营业绩并不好。财报显示,2009年、2010年、2011年1-6月,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5146万元、2838万元,每股收益分别低至-0.19元、0.058元、0.032元,是A股业绩最差的乳业上市公司。
此外,2009年初,三元股份通过定向增发收购三鹿乳业后,至今“消化不良”,整合未见成效,此次其能否成功整合太子奶仍存悬念。
尽管傅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极力否认觊觎太子奶的土地资产,但巧合的是,上市公司新华联8月19日公布的半年报称,下半年公司将在二、三、四线城市加大土地储备力度。这不能不令市场对新华联控股重整太子奶后,处置土地资产的方式浮想联翩。
只是,太子奶遗留问题错综复杂,重整布满荆棘,沿袭“产业管理+资本运作”路径的新华联系,此番能否在重整太子奶上全身而退,仍充满未知之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