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3月28日在总部布鲁塞尔确定将对包括康佳、厦华、长虹等7家中国彩电出口商恢复征收44.6%的反倾销关税,即日起执行。据介绍,起因是由于康佳不愿接受欧盟的现场认证调查。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于治璞昨天在北京向记者证实此事,并表示对中国彩电出口的前景不乐观。 一损俱损
据透露,欧盟重新对华彩电挥动反倾销大棒的直接原因,是“康佳公司拒绝接受现场认证调查,违反了2002年7家中国彩电出口商与欧盟签署免征反倾销关税协议时的承诺”。而根据当时与中国彩电厂商达成的共同协议,任何一家公司违反承诺将被视为所有签字者违反规定,因此欧盟对其它6家企业同样征收重税。
于治璞称,欧盟曾经通过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进行协调,但是“(康佳)坚持自己的行为不愿让步”,而这最终导致欧盟再次对中国整个彩电行业抡起反倾销大棒。“从商会的角度,我们已经尽力了,没有办法。” 征税令传统彩电出口无望
于治璞向记者表示,当初正是彩电同行集体应对欧盟反倾销才找到了对欧盟彩电出口的突破口,而长虹、创维、厦华等企业也一直同意欧盟对其进行现场调查,“但某些企业一直不是很积极,所以导致现在欧盟对整体同行的制裁”。
于治璞同时表示,当前尚未收到欧盟的正式反倾销文件,不好评论事件给国内彩电厂商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但“前景不容乐观”。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彩电原本就徘徊在微利和亏损边缘,重征基本意味着欧盟市场彻底对中国传统彩电出口关上了大门。
厦华、长虹、TCL、创维等相关彩电企业的新闻发言人昨天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均表示对此事件不知情,但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上述人士同时表示,当前对欧盟出口以平板电视为首,影响不是很大。
记者昨日致电康佳集团包括负责海外市场的总裁杨国和等多位高层,但在获悉本报采访请求后,迟迟没有回应。 欧盟无视现实坚持限价
也有知情人士昨日向记者透露,国内企业不再愿意接受欧盟同行的限价条件,原因在于当前彩电价格下滑剧烈,欧元又相对升值很多,而欧盟2002年设立的彩电最低限价一直没有改变,“此价格已经无法令中国企业接受”。
该人士透露,以14英寸彩电为例,欧盟开出的最低限价是出口至欧盟不低于81欧元(现在约合800元人民币)。而事实上,随着近几年欧元不断升值,电子产品制造成本不断下滑,14英寸彩电在国内销售甚至不足500元,“高出81欧元的售价怎么可能在欧盟有市场”。
据透露,目前欧盟对我国出口到其境内的显像管彩电有40万台的配额限制,而平板电视不受此配额限制。因此包括康佳、创维、海信等国内主要厂家近年来均不断减少甚至停止CRT彩电对欧盟的出口,而把重心转移至平板电视的市场开拓。
不过该人士透露,欧盟近年来对平板电视同样设置了限制性的门槛,比如税负也在10%以上,因此中国彩电出口前景并不乐观。 回应
康佳否认拖累同行
称去年已集体决定不接受限价 至昨晚本报截稿时,康佳方面独家向本报记者表达了对此事件的三点看法:
其一,康佳认为欧盟的彩电限价不尽合理,完全没有考虑到近几年来欧元不断涨价的现实,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制造成本不断下降导致的降价空间,如此限价无异于剥夺中国企业出口机会。康佳认为继续此承诺没有意义。
其二,康佳并不认可所谓“康佳拖累同行遭受欧盟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说法。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七家同行就已经集体决定不再接受欧盟的限价,只是欧盟至今不愿降低限价,多方协商未果欧盟拖至今日才出台这样的决定。
其三,康佳将继续强化海外市场拓展,通过设立海外制造研发基地等方式,继续进军欧盟市场。 背景
对欧彩电出口 风波不断 资料显示,欧盟自1988年就开始对中国彩电进行反倾销限制,并于1991年起对中国小屏幕彩电征收15.3%的反倾销税。为阻止中国彩电进一步深入,1995年欧盟对中国实施长达40个月的超长期反倾销调查。1998年12月2日起,欧盟对国内彩电业征收44.6%的高额反倾销税。至此,中国彩电出口欧洲市场之路基本上被封杀。
直到2002年,中国彩电进军欧盟才有了转机。是年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等相关行业协会及企业与欧盟的相关部门、生产厂商进行了艰苦的谈判,并最终使欧盟接受中国彩电厂商价格及数量承诺,厦华、海尔、海信、康佳、长虹、创维、TCL七家彩电企业的产品获准进入欧盟市场,分享40万台传统彩电的配额限制,而平板电视不受此配额限制。
于治璞昨日向本报记者介绍称,当时欧盟开出的条件是,七家彩电制造商共同承诺,以不低于最低价格在欧洲市场销售电视机,并且接受欧盟每年的例行现场价格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