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二:定位于“创造需求点”,避开直面竞争
IBM咨询部门最新发布的2004中国零售渠道调查结果显示,沃尔玛、欧尚和易初莲花分别于2003年7月、11月和12月在北京开业,在北京,受沃尔玛开店影响最大的是超市发、物美、北京华联,影响指数分别为4.3、3.8、3.4;受易初莲花开店影响最大的是首航国力、天客隆、美廉美,影响指数分别为3.5、3.2、2.2;而受欧尚开店影响最大的是超市发、美廉美、家乐福,影响指数分别为3.9、2.8、1.6。
也就是说,受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开店影响较大的是中小型零售企业。可以想像,政策放开后,随着这些大型零售商的大举进入,国内的中小型零售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困境。其中,也自然包括那些外资中小型零售企业。它们不仅要面对国内外大型零售商的挤压,而且还面临水土不服等问题。前两年,荷兰的阿霍德超市进入中国,在上海经营顶顶鲜超市,但是很快夭折,成为外资零售商夭折的经典案例。而在台湾做得最好的电器卖场——灿坤3C卖场,也在最近关掉了10多家店面,目前正处于店面转型的艰难之中。
内资的中小零售企业则面临另一种压力。“从专业店的角度来说,国美、苏宁、永乐也都是专业店。接下来它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我听说全球最大的电器买场TheBestBuy也已经宣布进来。在建材方面,行业老大Homedepot也已经宣布要进来。”顾忆华说,那么,作为一个刚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中型外资专业零售企业,顾忆华将怎样去寻找自己的市场空间呢?顾忆华表示,她把切入新需求的业态作为自己的首要关注点。“目前内地还没有我这种软装修的家居专业店业态,所以我在最近不会遇到直接的竞争,我是绕开竞争。”顾忆华说。
据消息人士透露,同样属于专门店业态的永乐电器,为了摆脱“夹缝”的尴尬状态,之前一直想进入零售业“国家队”,只是最后无果而终,目前正在加紧上市步伐,以便壮大自己。另外,国美、苏宁今年争相上市,也正是为了在政策开禁之前先壮大自己。这已经成为国内中小型零售商普遍的思考逻辑。
逻辑三:业态错位,务实扩张
“上海现在有很多便利店都在忙着开店,以大幅度扩张为原则。其实它们原来的那个店已经不好了,但是可能在300米之外又可以发现它新开的一家店。目前国内正在面临这样的危险:超速开店,目的是为了今后把自己卖出去。因为它们听说7-11(知名的外资便利店)很快要进入上海了。”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在政策开禁前夜,这是国内中小零售企业的又一种生存状态。
而在顾忆华看来,“积极开店,是为了抵挡外资的扩张。而盲目开店,则意味着加速死亡。”因此,她将特力屋的扩张原则定位在:不是以开店数量为目标,而是以赚钱为目的,开每个店就要每个店都赚钱。
顾忆华对此的基本判断是:就市场定位来说,从沃尔玛等大卖场到一般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便利店,每个业态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不是说沃尔玛的大卖场进来之后就席卷了一切。比如说,政策的开禁对便利店的冲击就不会很大。因此,关键是各个业态是否能错位竞争,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
另外,业态联盟是必须要走的策略。因为,各个业态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竞争,而应该充分利用它们之间的业态互补性。
“我们的很多干部为什么要举家搬迁?因为我们不是在做一个短期的目标。”顾忆华意味深长地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