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开幕的第97届广交会,展位增至28010个,再创历史新高。而增加的展位主要用于扩大中国品牌商品企业的参展,品牌展位数比上届增加62%。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平台,广交会展位结构的变化,不难看出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风向。研发核心技术和创立自有品牌,也已成为出口商品生产企业应对设限、扩大市场的“撒手锏”。对此,广东的家电巨头以及纺织服装企业提出,“目前虽然不能丢掉‘中国制造’,但未来三到五年内要走中国创造之路,不建立自主品牌就会走进死胡同”。
近年来,中国出色的制造能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也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甚至有人乐观地估计,中国将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中心”。作为制造大省,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更是有望成为“世界工厂”的龙头。之所以说有望,是因为现在广东制造或中国制造的出口商品中,品牌商品、特别是自主研发的品牌商品,比例还很小;在风靡全球的表象背后,“中国制造”的基础显然还不够坚实,而这个基础的主体就是创造,就是自有品牌和自主的技术。
“中国制造”必须要有创造作为支撑和底气。纵观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最早的“世界工厂”英国,还是上世纪后期的“制造中心”日本,在其兴盛的制造业背后,总是能看到创造的影子。而如果没有自主的技术和自有的品牌,或许产品能凭借低价格畅销一时,但过于依赖国外的品牌和技术,完全失去了“内源”的动力,就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专利官司不断,随时袭来的出口限制……市场的环境也逼着出口产品生产企业改弦更张。“自己有品牌就可以笑对设限”,“手握核心技术心中不慌”,已成为不少企业经营者的共识。有鉴于此,广东一些较大的企业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造”,一些中小企业,也正在设想通过创造区域品牌来提升地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一味帮别人贴牌,企业就没有前途;一味帮别人贴牌,也成不了“世界工厂”,叫不响“中国制造”的字号。面对摩擦多发、设限消息频传的对外贸易新形势,“中国制造”不能没有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