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2月11日起,我國零售業對外資全面開放,出現了什麼樣的新的變化和趨勢?外資進入中國後又有什麼樣的新的舉措?這些問題成為國內零售業最關注的問題。在日前舉行的“石家莊零售業(第三屆)高層圓桌峰會”上,專家們就我國商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後發展方向進行了分析,並指出,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每個零售業企業都要考慮在開放的條件下駕馭市場經濟,提升市場競爭力。
在中國商業零售領域外資正在加快發展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副司長、經濟學博士陳文玲女士提出,中國目前在改革開放中進程中,開放的程度越來越深,開放的力度越來越大,開放的領域越來越寬,外資已經全面進入中國的商業零售領域,而且正在加快發展。
三年來,儘管外商投資商業總的規模從絕對額來說還不算太大(按商業部的統計,我國改革開放到現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合同金額已經超過1萬億美元,實際到位的金額5600億美元,2004年10月底外商投資商業總共是8.4億美元,其絕對額佔的比重很小。另外,外商投資的商業企業總的營業面積目前是600萬平方米,在中國建立了108個分銷領域的公司,分店共總有3361個,佔中國市場份額目前是3%-4%),但是,最近以來,外商投資流通領域特別是零售在中國的市場上出現了七個方面最突出的變化:包括加快了規模的擴張、加快調查網點的區域佈局、加快單店的營業業績和經營水準、各種新的業態加快進入中國市場、加快在中國的並購和重組、加快的經營連鎖形式,以及外資在規模擴張的同時,加快建立配套的採購體系、資訊傳輸體系和新的供應鏈體系,使中國市場成為他們全球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在中國的資源配置等。
對此,陳文鈴表示,現在的市場已經是國際化競爭的市場,每個零售業企業都要考慮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如何確定自己的新的競爭戰略,制定新的適應這種形勢變化的基本競爭戰略。首先,要學會在開放的條件下駕馭市場經濟,提升市場競爭力。
其次,各地區要加快制定具有法律法規效力的城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這個規劃要和城市的總體發展規劃相協調,要和城市現實購買力和未來購買力發展的水準相適應,要和現在存量資源調整相結合,使規劃能成為引導商業網點合理佈局的有力的依據。
第三,放開不等於放棄管理,應對外資進入的辦法是加快建立合理的、符合國際規則的程式,要加快建立各類企業進入零售或者進入流通領域的準入的程式。
第四,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一定要避免盲目擴張、盲目投資、無序競爭。要堅持十個字的方針就是:“冷靜、理智、內斂、提升、創新”,要形成自己企業的具有特色的競爭力。
第五,提高戰略結盟的能力。抓緊建立各類共用體系,降低市場的交易成本和無序競爭的成本。例如資訊共用體系、社會化物流配送的體系、中小企業採購聯盟體系、服務體系、可承受的國內製造業和服務外包的共用體系等等。
另外,建議抓緊建立社區商業網路佈局;培育市場的中間體各類行業中間組織、仲介組織;企業自身要更加注重商業自有品牌的創立,更加注重商業信用,更加注重服務價值,創造更多的無形資產。
國外的零售企業不會給我們任何機會
北京燕莎友誼商城總經濟師和陽說,加入WTO,零售業向國外全面實施開放,現在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國際競爭國內化、競爭對手本土化,競爭戰場在自己的土地上展開了。
一個開放的市場,在加入國外商業資本的情況下,會變得越來越透明,這樣會通過價格競爭來逐步使競爭規則統一起來,統一到WTO的自由貿易競爭規則。同時,這個競爭規則需要我們中國的百貨業按國際化的牌理出牌,這是國際化的規矩。這並不是中國企業所擅長的。對於所有的百貨商場來說,都是一個需要學習的過程。我們要面對的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失敗者不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因為這個市場的競爭規則的逐步統一,並不是大家攜手一起奔小康的目標,而是優勝劣汰目標,中國的零售企業如果在這場競爭中失敗的話,就不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
“應對國外百貨企業的競爭,中國企業最缺少什麼?”和陽說,“對照購物環境、品牌組合、管理技術、行銷服務這四個要素來說,中國的百貨零售企業最缺乏也是四點——乾淨衛生的購物環境、文明禮貌的經營態度、精益求精的經營技術、誠信守法的經營理念,這並不是說我們不守法,只是中國在零售業立法方面,做得不是特別充分,同時中國在公平競爭方面的立法也不是特別充分,我們並不是沒有反不正當競爭法,但是這個法律操作起來很不合理。”
和陽認為,面對現實,國內百貨企業必須從四個方面努力:增加“體制再造”的必修課、進行科學管理、誠信守法、具備正確的本土企業文化。“努力的改變自己,睜大眼睛去看對方的規則,並且在肯定自己的前提下,虛心的總結別人的經驗就能做好。從這個意義講,任何的外國企業都不如中國具有本土優勢,雖然這個戰役是在中國打響的,但是我們畢竟還佔主場之利。”
與狼競爭的局面不可回避
石家莊商業聯合會會長姚振春認為,國際商業企業進入到中國的時間表提前排到二三級城市,這個競爭的局面誰也回避不了。不管是“與狼共舞”還是“狼入羊群”,總之要和狼打交道。中國有2400億美元的潛在市場。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們應該冷靜地分析,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加強自身的競爭意識,如何不斷提高自己企業的競爭能力方面。
姚振春說,在強大的壓力和競爭面前,建議企業做好四個方面的突破:首先是做好差異競爭,即利用自己的優勢,細分市場,總會有自己生存發展的餘地。通過自己的優勢來佔領一定的市場份額,保持自己企業生存發展的陣地。
其次,建立戰略聯盟。外資與本土企業有各自的競爭優勢。我們了解當地消費、文化,無論是文化理念還是消費的習慣,比任何外資企業了解得深刻。我們能夠分析當前的供應過程中、流通過程中各個環節,知道哪一些是自己的同盟軍,要抓住同盟軍建立聯盟。
再次,追求利潤。我們的百貨業每年銷售額增長10%,利潤就下降13%。很多企業就是在賠本賺吆喝,所以如何最大化的節約成本,提高利潤率,是企業當前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有一些搞負利潤的促銷打折這都是我們應該警惕的問題。
最後,做好對標行動,也叫標桿管理,這是當前國際上流行的管理模式,就是要讓我們的企業堅持新的競爭理念。規範自己的競爭行為,對標是標桿的“標”,就是把對手當做學習的標桿而不是敵對的勢力。也就是學習對方,學習對方的長處、超越對方來壯大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