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自己的沃尔玛 |
副标题: |
作者:罗庆华 来源:《市场报》 (2002年04月12日第一版) 人气: 时间:2005-7-11 20:26:40 进入论坛 |
|
|
权威的财经类杂志《财富》网站4月1日公布了最新的美国500强名单。既不经营赚钱快的汽车、石油,更不生产获利丰的飞机、大炮,而是经营廉价零售商品的沃尔玛,愣是以2198.1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将其它垄断行业拉下马,登上了美国乃至世界企业的第一把交椅,创造了零售业的历史神话。这一奇迹对中国的零售业来讲,颇有启示,促使业界重新审视这一领域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并千方百计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零售业航母。
传统业态底气不足 近几年来,商业零售业各种业态发展势头咄咄逼人,我国零售业的新格局正在形成,过去一直处于国内零售业主导地位的传统百货业面临严峻挑战,被称为现代商业第二次革命的连锁经营显示出勃勃生机。一直稳居中国零售百货业龙头地位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股份公司,2000年将“第一”的座椅让给了上海联华超市公司,而上海联华则以92%的增长率毫不留情地把增长率为-3.8%的“上海一百”远远地甩在后面。中国零售业50强中销售增长呈负数的10家企业中有9家为百货店,北京王府井百货股份公司、北京城乡贸易中心股份公司、广州百货大楼、广州友谊商店股份公司、中兴-沈阳商业大厦、北京蓝岛大厦、北京燕莎友谊商城和天津滨江商厦有限公司等,这些曾在零售行业声名显赫的大型零售店的增长率均为负数。从全球零售业50强及中国零售业50强的最新排名中也可以看出,单一业态的发展已逊色于连锁超市。彻底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整合现有资源,采取多业态发展策略,向连锁、超市、专业店转型,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零售业面临的新选择。
境外集团攻势迅猛 国内零售业领域的缺口被外资打开,迄今已有10年的历史。自1992年国内正式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上海八佰伴成立以来,外资商业企业在我国已发展到356家,世界前50家大型零售商已有70%在中国“抢滩登陆”,知名的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零售业巨头,已经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并且全都拟定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他们扩张的速度和数量明显加快,如沃尔玛宣布今年将在我国开8家店,相当于它前几年进入我国开店的总和;家乐福宣布年内将在我国再开10家店;麦德龙也被批准在上海开办8家企业,而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百盛集团,计划今后5年内在中国新开100家店。 根据现行WTO协议框架,我国将在3—5年内逐步放开对外资商业投资地域、数量的限制,取消对商品分销包括商品批发、直销等的限制,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期,国际零售业巨头圈地布点、瓜分市场的举措将会越来越猛烈,国内零售业将在全国范围内与境外零售业巨头展开激烈的拼杀。
国内企业厉兵秣马 面对世界众多零售业巨头在我国“跑马圈地”迅速扩张,国内的零售业也在厉兵秣马,力求构建国内零售业航母与之抗衡。 在北京,2001年10月,西单商场与上海华联超市联手打造出了西单上海华联(北京)有限公司,使得作为中国百货零售超级连锁的网络更加完善,覆盖面更广;11月7日,北京西单、物美、燕莎望京、京客隆等13家企业共同发起组建的首都连锁商业集团举行签约仪式,一支总资本近10亿元、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的京城商业新舰队起锚试水;12月18日,北京超市发与天客隆完全通过市场化规则重组成立了京城最大的连锁企业———北京超市发天客隆连锁股份公司,显示出连锁企业做大做强的雄心。广东零售业沉积已久的能量,也在2001年热力喷发,华润大手笔购入万佳百货,之后又斥资1000万元收购中山百货超市,40多亿元的零售规模将直逼全国三甲。在全国商业龙头的上海,其商业重组也是紧锣密鼓。去年,中国零售业百强之一的联华超市与海南航空公司、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签约开展零售项目,这一突破性之举标志着上海联华超市从以上海和江浙等区域为重点,转向全国性大规模扩张,目标是5年内将网点规模扩大到6000家,力争通过跨区域的资产重组,强强联合,打造出一个挑战沃尔玛的零售业旗舰。
连锁扩张谨防盲目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连锁百强总计实现销售额1620亿元,同比增长48%。在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更加显著。 专家指出,连锁经营取得长足发展,主要源于超市业态的先进性,它的集中物流配送渠道,控制零售终端,进而控制厂家的优势,使之能够掌握销售主动权,实现规模效应,大大降低成本,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尽管我国连锁经营发展迅速,但企业规模小、规范化水平低的现实却不容回避。在全国商业企业排名第一的联华集团,去年实现销售额约17.5亿美元,而国际零售巨子沃尔玛集团则高达2198美元,相差百余倍。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姚力鸣认为,与国外零售巨商相比,中国零售企业尚不具备与之抗衡的实力。加入世贸组织后,境外商业巨头的涌入,所带来的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营销策略等,对消费者及国内商家无疑有着积极的一面,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表现在:一方面将严重威胁我国零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这种威胁还将延伸到生产领域。由于境外集团财大气粗,其商品是全球采购,成本可以降至最低,中国本土产品极有可能受到挤压,长此下去,经济命脉就可能被外国人掌握,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姚力鸣认为,政府应该在不违反世贸规则的前提下,制定有效的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从城市功能、环保、交通等角度提出店铺立地规制,有效地控制他们的扩张速度。实际上,欧洲、日本等国都对网点的扩张严加限制,家乐福就是在本土法国受到限制后而转到亚洲一些国家“跑马圈地”,我们更有理由限制它们的扩张速度。这样做的目的是给我们自己的零售业留出调整重组的时间和空间。至于国内连锁业的合并重组,姚力鸣认为,也要持谨慎态度,不可盲目扩张或扩张速度过快,因为一旦中间的某一个链条断裂,就会出现关门的危险,前不久,城市之光的倒闭就是最好的例证。当然,我们也没必要妄自菲薄,要看到自己的地域优势,中国市场空间之大,为国内企业参与竞争提供了各种选择,只要规范管理,诚信经营,有效整合最佳资源,打造中国的沃尔玛就不是梦想。
|
击更多【罗庆华】的文章 |
文章录入:britny 责任编辑:kesum |
上一篇文章: 入世过渡期满 中国分销业如何应对
下一篇文章: 上海商业网点布局有章可循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文章 |
>>热门标签 |
|
|
>>相关文章 |
>>查看更多 |
流通业创新发展效率为先
零售革命,展望2025年的中国在线零售
国际服务贸易高峰会举行
流通业各方人士聚焦产业改革与发展
如何扩大居民消费
“人文岭南·学术圆桌”论坛举行
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28日召开
“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会议通知
广东:要像抓工业园区一样抓“流通革命”
流通业是经济平衡增长的优质杠杆
大新华物流“闪退”天天快递 申通原董事长或
韩国零售巨头调整在华战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