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被人置疑为徒有虚名的上海百联,终于开始强力整合旗下资源,对于这家国内流通领域最大的旗舰企业来说,这一招是一步高棋吗?
8月11日,第一百货、华联商厦、华联超市、友谊股份、物贸中心等上海百联下属的5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告:其共同的上属-百联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股权行政划拨方式,从形式上的上级摇身一变而成为5家公司的实际掌权人。
据传,具备了更多实权的百联集团不久会有更大的举动,将从分散控股型的组织架构向八大事业部的集权管理制度转变。其中,超市商业、百货、生产资料、专业专卖、购物中心、房产置业、物流、综合业务八个事业部为一线队伍,人力资源中心、企业清理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审计中心四个中心为二线。而原有的一百、华联等四大集团的职能将被八大事业部和四大职能中心所取代,其资产将按照不同类型分别注入不同事业部。
针对此前业界对百联粗放式的整合所带来的业态重复以及组织架构松散的种种置疑,大权在握的上海百联集团终于向自己"开刀"进行重新整合和"组装"了。
去年,由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国资委牵头组建的上海百联,几乎囊括了上海市商业领域最好的几家企业和资产,这也使之在成立伊始,就成为国内流通领域最大的航空母舰,风光一时。然而,各种置疑也接踵而至。
同业态的不同下属公司之间的竞争、人事的重组和整合,都让人们对这个纷繁复杂、盘根错节的企业群能否整合成"中国的沃尔玛"心存疑虑。对上海百联的这次"快速拼凑,火速重组",有不少竞争对手甚至表现出了"窃喜"的态度,他们认为,百联的重组起码要两三年的时间,而这个空档正好是自己的发展机会。
面对置疑,百联也采取了种种措施,比如让下属的具备相同业态的公司之间进行合并。与此同时,新成立的百联拿出通吃的架势,在全国上下到处攻城掠地,以显示自己的实力和强化投资者的信心,但都收效甚微。
当人们还在寻思百联如何消化自己庞大、杂乱的组织体系时,百联却干脆通过行政手段拥有了下属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但对百联来说,这种做法既务实也很有效。
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利好消息,消息传来的当天,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了好几个百分点,股民们对这几家公司的股票也是跃跃欲试。
此次股权变更,是一步高棋。比如,百联在资本市场上就为自己赢得了先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曾这样说,"零售企业现在是否赚钱并不重要,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华尔街的证券商和股民的脸色才是最重要的,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此前,百联董事长张新生也曾向媒体表示,百联所谋求的无非是收益最大化,先把国资这块蛋糕做大,等实现国资的收益最大化时再退出。而在业务重组上,拥有更大权力的百联能够更加从容和游刃有余。
尽管如此,现在就断言百联这个航母威力无比还为时过早,仍然有一串隐藏在其内部尚未爆发或显现出来的问题,比如业务重组是否能够到位、企业整合带来的人事安排变动、不同企业的文化能否融合等,都还没有浮出水面。这些问题是百联不得不去面对的,而其中的任何一个缺陷都足以使其遭受重创甚至死亡。
上海百联集团总裁王宗南在担任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联华死掉的话,一是死在企业失控,连锁做大了,组织架构就有可能生癌;二是死在企业取得成绩后,领导出现的官僚主义;三是死在成功后的自满。当时的联华正处于颠峰期,而目前百联的状况却远比当年的联华更为复杂。
对下属企业的相同业态进行横向重组只是上海百联谋图更大发展时必走的一步,要真正成为中国商业乃至全球商业的巨无霸,还要面对重组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这或许正像金庸小说里要练就"辟邪剑法"、"葵花宝典"等绝世功夫一样,首先要对自己有一股狠劲,但仅仅如此却也仍然是希望与风险并存。 百联的路还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