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存量消费群
通常采取自营及加盟终端进行产品销售的企业,都会建一个庞大的会员库,但这些会员数据,要么仅限于发发生日祝贺短信,最多加个新品上市、大型促销提醒,绝大部分时间里,还是躺在电脑里睡大觉。
都说会员很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重复销售贡献?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发张会员金卡就可以实现重复销售了么?对于那些产品换代购买周期极长的行业,就算发钻石卡也没用。
通过对数据库进行RFM分析(购买近期程度、购买频率、累计金额等核心指标),对会员进行价值划分,针对不同等级的会员进行定制化的数据库营销,让他们成为企业的ATM机,牛油利润的创造者,让他们成为品牌的义务宣传者,甚至还要通过他们把周围的人都发展起来,让会员数量呈倍数级增长。
怎么做?核心还是一个“养”字,为她们提供食物、为她们提供场所、为她们提供话题。
1.丰富产品结构,创造购买理由。
为什么消费者从来都不会空着手从家乐福出来?
为什么消费者就算并不需要添置家具,可依然会定期光顾宜家?
这就是零售的本质——产品决定需求,需求决定客流。
会员消费者光顾零售商的频率,是由产品结构、刚性需求产品的平均购买周期、弹性需求产品的占比决定的。看看宜家,刨除餐饮和量贩仓储,其实它大部分面积陈列的都是家具,但没人会认为宜家是一个“卖家具的地方”,大家习惯的思维是去“逛宜家”,而不是“去宜家买东西”。
这得益于它品类繁多的家居家饰产品,家具是刚性需求产品,但家居家饰却是弹性需求产品,家里多它一件不多,少它一件也不少。尤其是许多产品单价还不高,消费者很容易产生冲动性购买。
有逛头、有买头,这就是丰富产品结构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提高消费者的单次购买量,提高会员消费者的品牌黏性,提高会员消费者的购买频率。“千货千人,万货万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衍生终端功能,提升驻场人气。
为什么卖场特别喜欢拿鸡蛋做促销?
为什么商场的顶楼都喜欢做餐饮?
为什么你去吃饭的时候,服务员先会把你领到靠门口、靠窗口的位置?
能解释这一切的只有两个字:人气!
为了聚人气,玩得最常见的就是“特价”,1块钱1斤鸡蛋,那都能挤出人命来。但这种人气涨得快退得也快,而且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并不是长久之计。
上海莱福士商场顶楼有两家餐厅,一家做港式一家做韩式,不管午餐晚餐天天排长队,生意火得不得了,都是周围的上班族。按照平均翻两桌算,每天至少为商场带来数百人的客流,酒足饭饱之余难免捎带回几件衣服;我侄女才三岁大,就知道去肯德基麦当劳了,因为那里有她爱玩的儿童乐园。
表面上看,这些终端都有点不务正业,鸡看家狗打鸣鸭子喂猪崽,但这种空间功能的横向衍生,不经意间为终端打开了另外一扇门——除了产品,终端有了更多的衍生内容,能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尤其是会员级忠实消费者,更高频率光顾终端的理由。
终端功能的衍生,目前看来具有普遍操作意义的有两种,一种是产品的衍生,另一种是服务的衍生。早两年必胜客推出的下午茶业务,就属于产品的衍生,一方面提高了终端的全时段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对下午茶感到满意的新消费者,又会加入到正餐的排队队伍中来,一举两得。
关于终端的服务衍生,笔者有过尝试,效果还不错。在上海的旗舰店,我们定期举办会员沙龙,内容涵盖家庭教育、家居美化、个人理财等等,每次邀请二、三十名会员参加沙龙互动。
每次沙龙不仅是对全体会员的一次数据库营销,也是对到场会员的一次品牌体验式营销,而且通过设置沙龙特惠品,还能带动现场的销售,坚持下去,你的会员就会逐渐产生条件反射——周末实在无聊?去逛逛吧,还能听个沙龙。
3.口碑营销,让会员创造客流。
关于口碑营销,有三个观点非常有意思:
□第一次购买你产品的消费者,是最乐意向朋友进行口碑传播的消费者;
□在选择新产品时,朋友的意见比自己的判断更能让消费者下决定;
□假设平均每个人有30个朋友,如果采取口口相传的话,只要通过5层关系,就可以把一个信息传遍全球;
也就是说,只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利用现有的会员资源,就可以实现倍数级的销售增长,这就是口碑营销的伟大之处。
拉斯维加斯有个赌场开业,它一不做广告二不搞促销,而是请了全城的出租车司机到他们赌场免费玩了一天。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奇迹发生了——许多刚下飞机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
原因其实很简单,初次光临拉斯维加斯的游客,通常都是向出租车司机打听值得入住的赌场,销售口碑就是这样在一个小小的车厢里实现奇迹的。
有时候口碑营销也不能单纯靠口,必要时还得借助些工具,让它传播得更快些,让接受方的触动也更大些。
之前利用春节做过一次口碑营销,除一系列常规促销外,我们还特地准备了一套自制的贺年明信片,消费者可以写上对亲朋好友的祝福,由我们专人负责把它寄出去。对于习惯偷懒、习惯短信拜年的消费者而言,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表达方式。
随信寄出时,我们附赠了一定赠券的贺年红包,这种附带有口碑效应和情感因素的关联推荐,效果好得大出意料。这也证明了前面的一个观点:选择新产品时,朋友的意见往往比自己的判断更重要。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