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任兴洲在广州对广东流通企业做“关于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现状与‘十一五’规划期面临的任务报告”时指出,当前流通产业竞争能力总体仍然不足,流通主体规模偏小,行业零散度过高,现代连锁经营占整个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例仍然很低。这些问题在广东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任兴洲呼吁各界高度关注目前流通产业存在的这些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的总体判断是,中国零售业的零散度高达90%;而欧美国家只有40%左右,日本为50%。新型流通方式发展虽快但规模很小。百货业仍是中国零售的主导业态,销售总量占零售业的53%。从连锁经营等现代组织形式所占比重看,截至2004年6月末,中国拥有限额以上连锁零售法人企业(集团)仅为1284家,占全部限额以上批发流通贸易、餐饮法人企业的比例不足4%。尽管目前连锁经营发展迅猛,但统计显示,目前,中国连锁企业实现的零售额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仅为7.8%,国内连锁业最发达的上海也只占10%。而这一比例在印度尼西亚为30%,泰国为40%,马来西亚为45%,美国达到60%,日本为40%,中国台湾省则达到61%。
任兴洲指出,国内零售企业的扩张能力较弱。无论从扩张所需的资金能力、管理能力、人才支持能力各方面,都不能与国外零售企业相比。内资零售企业负债率普遍较高,资金积累能力不足。从内部资金积累能力来看,零售企业利润总额的平均值为1.5亿元,相当于外国零售企业平均值的0.7%;利润率平均值为1.2%,较外国零售企业的3.7%低了2.5个百分点。中国流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多数属于经验型人才,其比例在85%以上,在运用价格促销、陈列促销、广告促销、服务促销、敏锐捕捉市场需求等营销技术能力方面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