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业,曾经风光无限的朝阳产业,如今在人们眼里已经光环不再,面对外资的入侵与其他业态的竞争,百货业仿佛颓势难缓。百货业真的会就此继续衰落下去吗?
得天独厚的位置、一应俱全的商品、统一着装的员工、熙熙攘攘的顾客,构成了人们对百货商店的原始印象。作为零售业主要业态之一的百货业从建国之初开始,就植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持续了四十多年的辉煌,创造了一个行业“只赚不赔”的神话。
然而,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市场上行业竞争的加剧,新兴业态层出不穷,百货业的生存空间日趋狭窄,利润整体下滑,百货商场的繁华逐渐消散。如今随着中国内地零售市场对外资的全面开放,面对“内忧外患”的激烈竞争,中国百货业将何去何从?百货业真的没落了吗?
“大百货”的落寞
上世纪九十年代商业对外开放初期,百货成为零售业中外资最先进入的领域,百盛、太平洋、八佰伴、伊士丹等知名企业纷纷抢滩内地,中国百货业第一次实现了与国际接轨,风靡一时的“百货热”引领了整个时代的消费潮流,各地百货商场纷纷崛起。从全国范围看,1992年大型百货商场只有98家,而到2000年已达到1000家以上,仅北京地区就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从“四国争霸”到“百家争鸣”的演变。
在国内百货商场遍地开花的同时,国际零售业格局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沃尔玛、家乐福为代表的大型连锁大卖场开始了飞速发展,相对低廉的价格、仓储式的贩售模式、自由的购物环境等都对传统的百货业态发起了挑战。同时,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也在不断挤压着百货业的市场。精细化的市场环境下,消费结构也开始分流,百货业的经营空间、经营品类都在逐步缩减,1996年成为中国百货业的“滑坡年”。
自此之后,大而全的百货商店在零售业销售额中比例锐减,利润大幅下滑,逐渐丧失了自己一统天下的豪气。经历了1998年的“倒闭年”,各地百货商店有的悄然转型,有的无奈倒闭,财大气粗的外资企业也大都铩羽而归,最著名的事件就是日本八佰伴总部破产,上海八佰伴并入上海一百,百货成为零售业中外资进入最早、撤出最快的领域。整个行业元气大伤,甚至在2003年全国零售业50强企业中,销售负增长的10家企业中,百货公司就占了9家,“夕阳产业”的论调也成为百货业上空挥之不去的阴霾。
蛰伏后的复苏
就在业界对百货业态是否过时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百货业已然用事实作了最有力的回答。经过十多年的市场洗礼和行业调整,中国百货业不但没有随夕阳而逝,而且还逐渐恢复了其指点时尚江山的豪情。
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06年,协会214家会员百货店总营业额同比增长18.8%,而利润同比增加了19.8%。“这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理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转变,中产阶层的出现也刺激了时尚性、奢侈性商品的消费欲望,百货业抓住了这一机遇。”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范艳茹告诉《中国商贸》记者。
范秘书长进一步解释:“随着经济的增长,国民消费潜力得到逐步释放,人们对中高档商品的需求日益显现,百货店正是顺应了这一需求趋势,加快服务功能转换,引入迎合市场需求的中高档商品,这也构筑了百货店在市场上的经营优势。”
据了解,目前百货店主要以经营化妆品、首饰、服装等消费品为主,大都定位在中高档,而这一细分后的定位也注定使众多百货商场成为品牌、时尚的汇聚场所。同时,经过市场整合后的百货商场虽然经营种类有了大幅度的缩减,但沉淀下来的品牌影响和服务口碑,同样使顾客流连于各大商场,诸如目前有些家居类产品开始回归百货店,但回归后产品大都是行业内的品牌,档次比传统百货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并不同于大卖场。“百货店与超市、大卖场的定位有着很大的不同,相比之下百货业的进入门槛较高,可能会有同样的顾客群体,但顾客在不同业态店购买的目标产品肯定不同。”范秘书长认为。
行业发展的现实隐忧
如果要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划分时期的话,2004年12月11日注定会成为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点,按照入世承诺我国如约全面开放零售市场,取消对外资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国内外零售巨头在加快对购物中心、超市、专卖店等业态跑马圈地的同时,百货业的竞争也渐渐升温。曾在国内市场折戟沉沙的外资开始卷土重来,韩国乐天、日本伊士丹等已经开始了扩张脚步;国内各大百货企业也纷纷开始重组并购、规模扩张,三年来相对平静的百货业顿时进入了新一轮扩张期。
“在目前来看,百货店重组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不同的经营理念,例如上海百联,到现在磨合的还不是很好。将各大百货店联合进行扩张的时候,要考虑各自的文化、内涵和风格,否则单纯的1+1并不等于2。”范秘书长坦言。
同时,与国外百货店主要采用的自营模式不同,我国绝大多数百货店都是采取“引厂进店”的连营模式,一般百货店都有70%的商品为联营商品,这种赢利模式在商家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了经营风险。“但这种模式也有它不好的一面”范秘书长进一步解释:“采取联营模式,供货商和营业商形不成良好的信任关系,对引进的品牌不好掌握,所以就造成了‘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局面,不利于百货店形成自己的品牌。”
在去年商务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零售企业分等定级工作中,将百货业作为首选业态,并提倡百货业进行自身的品牌建设。“目前情况下,百货商店做自有品牌比较困难,不过做买断就相对容易的多,但现在我国百货店会核算、懂经营,还能按需求或按产品进行定价的买手太缺,因为没有核算的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许多商品价格太虚。”言语中范秘书长数次提到我国买手人才的匮乏。
前方路漫漫
第五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刚刚闭幕,今年的主题是“走在需求前面”,这正折射出目前我国百货业的发展趋势。
“百货业是个传统产业,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民族文化、一种内涵,目前在中国的外资百货大多集中在东南亚的现象也正说明了这一点”范秘书长说。据了解,百货业在经营管理上的复杂程度、技术难度上都相对较高,提高了进入门槛的同时,也为百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护,早在2003年第一次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时,一些欧美百货店就表示大约十年内不会考虑在中国开店。
随着人们对个性、时尚的需求越来越强,“享受购物”的观念逐步为大多数消费者认同,百货业也迎来了她新的发展机遇。“业态的发展和行业内部的竞争都是自然存在的,作为百货店关键就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服务、文化、环境、品牌建设上不断满足目标顾客的潜在购物需求,时刻走在需求的前面,只有这样,作为‘都市橱窗’的百货店才真正把握住了一个城市的消费脉搏。”范秘书长最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