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流通改革司副司长王晓川曾对百货业存在的不足指出三个问题:百货店服务还有缺陷;资金大量进入,恶性竞争导致错位越来越难;人才培训体系不健全。
本文要说的中国百货店内部难题,则是结合今年零售行业特点分析得出的。
产业协作关系改变
第一,供需产业链变化。上游制造商或品牌商开始直接开店或收购百货店。2007年下半年,“宝姿”收购北京最早的高档百货——赛特购物中心;ITAT集团整合国内服装生产厂家过剩产能和商业地产过剩资源,形成生产商、ITAT集团、地产商联盟共同体;李宁接手原上海伊都锦商厦,打造以李宁品牌为主打的“运动城”;报喜鸟集团开始“网络直销”布局,完成了从定制职业装业务到“服装电子商务”的转型。比较而言,百货店与品牌商的博弈有愈加被动的趋势。
第二,上游生产商遇到困境。由于成本增加,山东、浙江、广东、福建等地衣着类加工企业大面积停业,势必影响供应链质量。深圳加工贸易企业协会会长陈永汉表示,很多企业都认为目前是近2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广东提出“要杀出一条血路”解决目前的困境。百货店销售的大部分衣着类商品,主要产自这几个地区,因此,产业困境给流通末端的百货店的传导效应是供应关系紧张、价格进一步上涨。
战略不清晰
战略规划不落实带来的问题,很多企业都存在。第一,追踪市场变化能力差;第二,成本意识差。中国的百货店目前还在为了精细化服务不断加大成本投入。在品牌升级改造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 成本另一个表现是标准化管理连续性差,很多企业一只眼看上边、赶风头造噱头,一只眼关注业务的传统工作思想没有根本转变。
营销升级缺乏“源动力”
首先,技术分析和市场调研功能短缺。尽管大家都在关注百货店ERP数据库营销,但是目前仍然缺乏简便成熟产品,无法支持营销升级需求,营销还是围绕买送、买减、折扣的价格轴心转圈子。
其次,顾客群体离散性加大。在捕捉市场需求点方面,百货店基本沿用传统思路决策,缺乏对有消费能力的青年群体的跟踪调查,导致客源离散。上海百货商业行业协会调查显示,上海市中心区域百货店的顾客忠诚度最低仅为34.93%,远低于社区百货的95%。北京市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赖阳认为,北京城市中心区的大型百货店正在面临客源下降的危险。
虽然,百货店会员数量多在10几万或者20几万,但是,消费者手中往往拥有多家商店的会员卡,哪里方便去哪里,忠诚度明显不足。在北京CBD半径5公里内的地面上,拥有赛特、国贸、新光天地、银泰中心、世贸天街、万达广场等十几家店,目标顾客基本是同一群人,没有特色的营销手段,想拴住顾客是非常难的。
本质上,百货店营销落后不仅是技术原因,还有和品牌上的合作方式的原因,在市场过热的环境下暂且看不出落后于需求、不如品牌商把握市场能力强的缺陷,随着市场竞争饱和以及品牌商进一步壮大,单纯的服务技能基本耍尽的时候,百货店的整体营销败相便会显露无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