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中国的购物中心存在“爆炸式发展”的风险,另一方面,中国的百货企业在面临四面楚歌的尴尬处境中变身“类购物中心”。在与“纯正”的新生代购物中心的竞争中,中国的百货公司要么无奈地跟着转化角色,要么因为无法在建立自有品牌和发展买手制方面施展身手,在同质化竞争中与市场渐行渐远。
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第一零售网创始人、资深零售专家丁利国指出,中国的百货业存在先天不足。一直采取联营方式,未能真正创立经营自己的品牌,在掌控不了大的知名品牌的情况下,大多只能固守一个地方,难以跨区域发展。比如,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多年对外扩张,也主要在二三线城市,华东几乎未染指。最受市场欢迎的大品牌纷纷与百货店分道扬镳,自己开旗舰店,因为地产商极力拉拢国际大牌为自己装饰门面,给予免租等优厚待遇,让其坐享极大的商业红利。
他说,百货业开始寻求自身出路,变得越来越“胖”,尝试多元化经营。如在原址基础进行二期三期的扩建,然后出租,以百货店为核心,摇身一变成地产商,在接近购物中心模式或曰类购物中心化。即使是开新店,也因为在新的商业用地直接开百货店存巨大风险(因商业培育期较长),于是也变成商业地产开发商,通过吸纳卖场等业态赚取租金消化投资成本。
此外,百货企业为了抵御卖场、网购的冲击,以及专业店、快时尚的市场瓜分,将其经营种类收缩到主要三类:服装时尚、化妆品和珠宝首饰,面越来越窄,最后沦为二三线品牌的聚集地。
在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看来,百货店与购物中心相比,所以处于不利竞争地位是由其固有角色地位造成的。
他对记者表示,中国百货业由于采用联营方式,所做的是商业的物业管理,而非商场的经营管理。角色的异化逐渐导致其背离应有的主业,实际模糊了百货店与购物中心的界限,百货店渐渐采取与购物中心几乎相同相近的经营模式。百货企业在硬件环境等的比拼中,过去发展缓慢和顺利时掩盖的问题今天变得突出,自然开始败下阵来。购物中心由于各业态在组合上的优势,空间上的愉悦感受,购物与餐饮休闲娱乐一体,功能更加强大,而这些正是百货的劣势,反映在一些城市,百货开始处于被动地位。另外,通过“联营”,百货将经营风险转嫁给经营商或代理商,而这也正是百货同质化竞争的诱因和直接的导火索。
毫无疑问,中国的百货业面临艰难的蜕变。
郭增利指出,实际上,百货业应该更有优势,因为百货业毕竟发展历史悠久,对品牌商的集结能力和号召力更强。百货业真正的出路应该在建设自有品牌和发展买手制。但国内目前仅连卡佛和吉林一家采用买手制。
买手制为何难以推广?丁利国分析,中国百货行业缺乏对相关行业(服装、珠宝、化妆品)的深度料及,企业自身没有强大资金实力。另外,在如何运作品牌,买断后的经营能力,应对库存风险等方面也都存疑。百货业也需要一支过硬的商业队伍,而现有人才结构不足以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