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本百货公司三越伊势丹控股来说,在刚刚过去的愚人节宣布关店消息,这并不是开玩笑。4月1日,沈阳伊势丹在微博上发出公告,称接到伊势丹东京总部发出的通知,决定在2013年5月31日闭店,6月1日起停止沈阳伊势丹百货店的经营。
伊势丹2007年9月与2008年12月,分别关闭济南店与上海华亭店。
沈阳伊势丹百货行政部人士对本报记者称,“连续五年亏损,经营不下去了。”该人士称,自2008年开业以来,沈阳伊势丹每年亏损额平均在2000万至3000万之间。
2006年,世界500强之一的伊势丹集团公布《伊势丹集团新十年发展规划》,预计在未来10年,约有1000亿日元用于战略投资、装修店铺与海外扩张。预计在海外新开设20家门店,其中中国为其主要投资对象:以上海为基础向南方扩张;以天津为基础向北方扩张。
闭店不止伊势丹沈阳店一家。无锡大洋百货在经营10年之后也宣布将在5月1日闭店。这是无锡继2011年新世界百货、2012年英武百货之后关闭的第三家门店。最近几年,重庆百货、西单商场等纷纷重组。百货店闭门谢客或意味着该业态亟待升级。
业绩之殇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6月1日正式停止营业,我们是3月底接到通知,按照提前两个月通知消费者时间算,正好碰上(愚人节)。”
沈阳伊势丹店自2008年3月开业以来,一直未能摆脱负债经营的状态。3万平米的经营面积在开业之初备受关注,但在挣扎五年之后却以关店方式退出沈阳市场。
其选址位于沈阳繁华核心商圈太原街步行街,无论客流及消费群体都满足伊势丹的预判。而对于沈阳伊势丹的窘境,RET睿意德董事兼副总经理梁炜骅则表示:“正常。”
梁炜骅表示,从周边环境的硬件与自身经营的软件来看,伊势丹终将走向闭店。“作为沈阳的核心商圈,太原街的改造工程一直在断断续续,门店前面常年环境很差,一部分影响了门店的购物环境。”而沈阳伊势丹人士也提到上述原因。
导致沈阳伊势丹连续亏损最终撤离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太原街上,百货店鳞次栉比。一月份有消息称,日本三越伊势丹就表明当地百货店竞争激烈而导致业绩不佳,不得不退出。“现在除了中兴商业城,其他的百货日子都不好过。”梁炜骅表示,“竞争太过激烈,中兴的竞争手段对周边百货的影响非常大。只要与中兴签约的品牌不能与方圆一公里内的百货签约合作,目前万达靠着餐饮还能拉走一部分客流,而附近诸如华联及新玛特业绩都不是太好,华联现在已经快成折扣店了。”
对于主营日本品牌的伊势丹来说,其招商压力本已很大,其门店中大部分的品牌又不能为大部分消费者熟知与认可,其亏损在预料之内。另一方面,其保守的营销思路也是其败走原因之一。
沈阳伊势丹的商品很少如竞争对手那般做折扣销售,而是强调在店面管理与会员服务方面入手。“最终价格等因素远比硬件店面环境重要。”梁炜骅表示。“虽然中国的百货业态经营从根本上学习日本的比较多,但日本那套营销方式在中国已经不适用了,不改变只能闭店。”
而2008年底关闭的华亭伊势丹也有着类似原因。此前,华亭店负责人在闭店之前曾对本报记者表示:“日方有他们自己的理念,但这在中国就不一定适用了。”
同样,业绩也是此前两家门店关闭的主要原因。济南店是因为业绩未能在短期内达到日本总部期望而只维持2年;华亭闭店的直接原因是华亭店与物业方的续约合同问题,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则是客流量持续减少,知名品牌不断撤离及连续5年销售额的下滑。即使是1993年就抢占先机进入中国,但随着上海淮海路上其他百货及购物中心的兴起,华亭店销售额最终从1996财年的顶峰36亿日元下滑到2007财年的23亿日元,连续亏损经营最终败走。
整体下滑
曾经,伊势丹在中国信心满满,这从其2006年发布的计划便可窥一二。然而南北方扩张均受挫。
以上海为基础,却不得不在2008年关闭了华亭店而只保留上海梅陇镇伊势丹店,这也是目前上海唯一一家门店。
以天津为基础扩张,如今沈阳门店又准备关闭。
而其2008年以来的两次新开店也均是新开一家便关闭一家的状态。2008年3月,新开沈阳店,关闭上海华亭店;2012年底,新开天津滨海新区店,2013年关闭沈阳店。
这样算来,在其豪言壮志7年之后,门店总量依然徘徊在4家,最多时也未超过5家。
伊势丹百货1886年在日本东京创建,1972年开始其全球扩张之路,2011年4月同三越百货合并为三越伊势丹集团,在全球有超过30家店铺。而自从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其门店数量却一直未能突破5家,此种速度与其他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相比,着实缓慢。
“扩张缓慢是其弊病,而且一旦这次伊势丹沈阳店退出沈城,未来其很难再进入沈城,这样好的位置以后在一二线城市都很难寻觅了。”梁炜骅表示。
无锡大洋百货在经营10年之后也宣布将在5月1日闭店。近年,重庆百货、西单商场等纷纷重组。杭州解百与合肥百货重组也都曾有重组意向。百货店闭门谢客或意味着该业态亟待升级。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媒体主任王洪涛则表示:“百货业这几年确实增速放缓。究其原因,消费疲软,电商冲击及商家发放购物卡新规定(201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购买万元以上购物卡必须实名)等都让百货的业绩受到影响。今年春节过后,我们进行调研,百货商场春节期间消费额同比增速放缓,这对于80%都靠持购物卡消费的老牌百货来说真是打击。”
而这也只是百货店频频关闭的外部原因。在其看来,中国的百货业态已经面临升级,“要从联营走向自营。目前也已经有个别百货在一些品类上实验自营。不过对于没有职业买手的中国百货来说,人才问题还是未来升级的瓶颈。”
日本永旺梦乐城(中国)商业有限公司湖北开发总经理边双全则认为,“未来一定是业态两极分化,要么是大型综合商场shoppingmall,要么就是细分到市场最底部的便利店等业态。百货上不去下不来的业态最终要走向消亡。” 2012年日本永旺株式会社也宣称在武汉投建3家大型购物中心,预计2015年开业。
2012年三越伊势丹已经表示,其将在中国拓展购物中心业务。以其自身运营的百货店为核心,涉足购物中心的招商、运营管理等业务。其在2014年底将开除的成都店便会是其第一家购物中心门店,预计面积为6.3万平方米。如果该业态在中国试水成功,还将在东南亚开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