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一二线城市,传统百货均已显现出脆弱而又尴尬的疲惫不堪之势,频繁密集的促销活动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被抓住不放,却总是摆脱不掉赔本赚吆喝的阴影。当昔日光鲜的百货大楼风光不再,不仅仅是尘封了都市人一段时尚的记忆,也正在叙述着一场“商业革命”——革命者是电商,被革命的则是传统百货。
传统百货式微,直接看问题重重。譬如高房价、高人工成本。以北京一家传统百货商场为例,尽管毛利率在17%左右,但每年电费要1000多万元,银行刷卡手续费将近500万元,加之人工成本和房租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净利润空间逐年被压缩。这种情景下,即使通过降低银行刷卡手续费等予以政策支持,恐怕也很难让传统百货走出困境。怪只怪传统百货在垄断支配市场之时,“寡头独大”,一度丧失了创新的能力。
说深嵌市场的传统百货“寡头独大”,恐怕为人所不解。但是,说到具体的经营层面,一些传统百货依赖“联营倒扣”的传统经营模式,对供应商实施了“垄断绑架”就不难理解——品牌供应商只能选择一家百货商场进场,而且促销活动中必须让利,
传统百货平台对品牌供应商的垄断和绑架,在电商面世之前可以说能够让自己衣食无忧。在传统业态形式下,传统百货不会看到危机的到来,因为其已经构筑起了貌似坚固的城堡,并且可以站在城堡上对市场呼风唤雨。但在电商平台应运而生之后,原本被传统百货拒之城堡外的“散户”和被绑架进城堡内的品牌供应商,开始借助电商平台重获平等的市场机会和市场自由,对传统百货形成了致命一击。
一定意义上,传统百货就是一个垄断被解构的标本。这个标本的要义之一是,垄断不是越大越“牢固”越好,当科技进步和新兴技术催生出一种全新的业态形式,并去冲击垄断行业的时候,后者或许就会没有还手之力。相反,鼓励市场竞争,让群雄逐鹿,垄断者就不会丧失创新的动力和本能,从而保持市场“谋食”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