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军博附近的赵女士近半年没有光顾超市发军博便利店了,“那里的货架基本上已经空了。一直在那里买的酸奶等日常食品近半年都没有货!”赵女士感叹到。
该店店主王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每天的顾客数量还不到去年的一半,这种经营状况最多也就撑到年底,关门歇业是免不了的了。
记者随后从超市发便利店的股东———大华邦投资有限公司了解到,由于超市发便利店每年亏损额达到上千万元,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物流配货,导致北京近半数的超市发便利直营店停业,不少加盟店也已取消加盟。
除超市发便利店之外的其它品牌便利店,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上海华联旗下的快客便利店在北京有132家店,从2003年起开始亏损,至今累积4000万元;世界便利店“老大”“7-11”2004年在北京开业,当年即亏损959万元,2005年又亏损1000多万元。从总体上看,除个别单店和极少数便利店连锁企业有较好盈利外,盈少亏多、不断关门的现象普遍存在,“北京的便利店迎来萎缩期”的说法在业内已蔓延开来。
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便利店这种商业业态在北京发展壮大呢?某人向《中国现代企业报》表示:“不具规模效应,特色经营的匮乏和北京消费环境是主要的原因。”
规模的缺失
据介绍,根据国际上的惯例,便利店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均国民年收入达到3000美元。目前,我国人口数超过500万的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等,二线城市深圳、苏州、无锡、杭州等,人均GDP均超过了3000美元。这就是说,上述城市不但具备了大规模发展便利店的经济条件,而且市场空间非常大。
但与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相比,北京的便利店从数量上少得可怜。据统计,目前上海连锁便利店大约有4500多家,平均3800人拥有一家,已经接近日本和美国的平均水平;广州也有近2000家便利店,而据北京市商委统计,北京目前仅有不到1000家便利店,按北京人口计算,平均两三万人才拥有一家。同时多数店面面积不是很大,以50多平方米左右为主,经营商品不到1000种。
“规模不到位就导致了企业的物流成本过大,因而企业为节约成本而采取缩减配送频率或等到店内需要补充的商品达到一定数量时才集中配送。商品的缺失,也就失掉了很多市场。”某人表示。记者也从超市发军博店店主王先生处了解到,按常理,每个店经营产品的40%是需要日配的,及时使商品得到更新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但由于经营不善,公司的自有物流已经把原来每周三次的配送改为每周一次,有时还不能保证,导致店内严重缺货。
特色经营匮乏
“在上海的便利店可以买交通卡、手机充值卡,有及时煮、饭团、便当,并代售报纸等。北京这方面的服务就差的太多了。”从上海出差回来的李先生对记者说。记者也从市场调查中发现,北京的多数便利店只能算是个小超市,服务内容雷同现象严重。
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专家、国内商业专家洪涛认为,便利店卖的不是商品,而是方便。让人更方便快捷地选择所需商品,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才是便利店的最大优势。据介绍,在上海就有门店属性之分,如商务门店有高档文教用品,并推出团购业务;大学城门店在品牌文化用品和时尚新产品上体现特色;医院门店,则有保质期要求更高的便当类产品。北京便利店的致命弱点,就在于缺乏这种特色。
此外,发展模式的单一和粗放也让北京便利店面临现在的困境。据了解,目前北京便利店多采用自愿加盟的形式(即交几万元人民币),这种低成本扩张,管理粗放,经营者水平不一,致使便利店的定位不清,如现在北京很多便利店试图为居民区里的所有人服务,但实际却是众口难调,加上服务也不能满足需求,结果谁也不买账。
消费环境差异
便利店这种业态在北京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水土不服的原因。这里面主要是北京的消费特点和环境,给便利店也制造了很多先天不利。
业内人士分析,首先,由于气候、生活习惯等客观因素,使得便利店在北京盈利成为问题。像南方的珠三角等地区,气候温暖适宜,夜生活相对丰富,夜间需要什么,尽可以到便利店购买,很方便。因而夜间销售是便利店独有的销售时段,销售额会占到整个营业额的40%,甚至更高。但北京有两个季节夜间气候偏冷,人们的夜生活相对不丰富,便利店自然少人光顾。“由于夜间经营效益低,为降低成本,一些便利连锁企业也将自己的一些店面营业时间调整至夜间零点,有的计划放弃通宵营业。”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程红表示。
其次,北京主干道过多,缺乏密集的路网和街巷,高昂的商业地产租金和大型业态的四处渗透,使得多数便利店只能开在社区,但便利店商品的价格往往比大型超市高出10%—15%,对于市民来说是不会接受的。
谁都会有机会
“北京的便利店网络覆盖及建设规模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数量来看,目前还远不到饱和状态,在规模和经营效益方面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说,北京便利店必将在今后几年迎来发展机遇的黄金时期。”某人向《中国现代企业报》说道。
而多数便利店连锁企业虽然目前仍亏本运营,其坚持的原因就是在等待这个“黄金时期”。看中长远市场发展前景,赢取长远的效益,以及实现企业在阶段性时间内的战略布局,成为多数企业仍旧坚守的主要原因。
大华邦投资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何赢表示,之所以在目前亏损的情况下,还愿意继续经营,为的是长远的商业利益。上海快客便利连锁店北京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在京便利店几乎都亏损,面对现状,快客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网点的丰富,形成规模优势,继而逐步实现盈利。而“7-11”、好邻居等多家便利店也表示,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转,逐步扭转逆势。
此外,某人还强调,目前便利店行业也开始出现细分现象,今后专业化、特色化将成为便利店的一个发展方向。而面对北京便利店几近空白的竞争市场,虽然是块“肥肉”,但如果经营不具有特色,尤其是经营不出北京特色,商机就会擦肩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