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摊、夫妻店、早点摊,这些居民熟悉的商业设施在很多社区几乎都有设置,却依旧难以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近两年,为完善社区商业建设,在相关部门的鼓励下,很多连锁企业将触角伸向社区,却被现实的困难束缚了发展手脚。
一面是尚待完善的社区商业建设,一面是连锁企业难以突破的瓶颈。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真正的“便利”进入社区尚需时日。
社区商业诸多不便
在上周五召开的食品安全与社区商业研讨会上,记者从市商务局现代流通处获悉,目前北京的社区商业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截至2006年底,北京已改造社区菜市场75个,新建连锁便民菜店330多个、社区连锁超市便利店2000多家。但是面对强大的需求,社区商业依旧存在不足。
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副司长王晓川对此表示,相对于城市中心商业的发展,社区商业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很多社区还不能提供足够便利的商业服务,商品价格也不够便宜,在食品安全方面也不能完全保障;一些老社区存在商业设施规模小、现代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王晓川表示,商务部鼓励大型连锁企业进入社区充当骨干,同时社区商业也可以给连锁超市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了解,近两年京城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联华快客在京拥有约140家门店,好邻居开出130家,日本7-11约有50家门店。而很多大型连锁企业如物美、京客隆也都设有社区店即便利店业态,物美在京约有300家网点,而京客隆约有130家。但是,这些便利店企业对于社区商业“根据地”的开垦持不同观点。
便利店难抵社区“夫妻店”
昨日,北京港佳好邻居便利店公司总经理毕震表示,目前好邻居推广一种由消费者自主选择店址的方式开店。消费者觉得哪里需要商业网点,可以向公司提出,论证合适后公司将在该地开店,并给消费者奖金奖励。这也是完善社区商业网点的措施。但是好邻居多进入一些新兴社区,因为在一些老社区很难竞争过里面的“夫妻店”。
毕震的顾虑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目前很多社区经常可见“窗口开店”或者“大篷车式”商店。这些门店作为商业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需求,但人力成本、租金成本较连锁企业低很多。“正规的连锁便利店没有竞争优势。”毕震表示。
此外,企业开店自然以赚取利润为先。相对于一些较小或稍老的社区,有发展潜力的大社区和商业地产运作成熟的新兴社区自然成为青睐对象。物美集团董事长吴坚忠表示,如果有相对人口多、消费能力强的大社区,物美便利店自然先进入这样的地方。
加载便利服务门槛多
在拥有便利店的社区,不够便利又成为消费者的抱怨,对此问题,多家便利连锁企业的负责人均承认。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加载更多的便民综合服务,提高销售额也是便利店企业所希望的,但是现行的政策环境给企业设下了很多门槛。
一位便利店老总向记者表示,在北京便利店内加载一些食品加工服务,需要在拥有便利店的营业执照的同时,还拥有餐饮行业执照,很多企业达不到要求,所以消费者很难在店内见到类似的服务项目。毕震表示,在店内加载了公交卡充值服务后,在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店内的销售额也有所增长。但是,目前很多日常生活的缴费项目相关部门还没有开放。公司也尝试效仿麦当劳在店内安装一些终端缴费机,但这也要得到相关部门允许才能达成合作。
除此之外,便利的网点规模也成为其提供服务的门槛之一。据了解,目前一些便利店希望与供货商合作,能够在店内销售一些即食食品,如三明治、汉堡等,但是苦于网点较少,销售规模小,供货商不愿合作。“当我们的网点在北京达到400家的时候,这样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一家便利店公司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