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年初就传出上海华联罗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罗森)的股权结构会再变的消息,近半年后终于得到了证实。日前,日本罗森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本罗森)确定增持上海罗森股权比例至85%,其余15%股权仍由百联集团所有。
尽管这一结果离日本罗森独资的愿望还有一定距离,但从最初的控股到期间的主动减持变为参股,再到如今的控股,也足见其在中国市场发展战略的转变和野心。尤其是伴随着喜士多、全家、7-11、迪亚天天等外资便利店在上海市场的集体卡位,包括之前在华专营大卖场业态的特易购,也跻身上海便利店之争的行列,更是让上海本土便利店备感压力。
据一位长期关注上海便利店发展的业内人士介绍,上海本土便利店最具代表性的品牌莫过于与上海罗森同属百联集团的快客,以及农工商集团旗下的好德和可的。但快客囿于太小的门店面积,竞争力一般;好德和可的,发展尚可,但农工商的心思已经转向了商业地产。如何守住这一亩三分地,值得期待。
诚然,向来以规模至上的上海本土便利店当初利用良好的政府关系在门店数量占据着不小的优势,但从今年开始的未来2-3年间,上海现有的大批便利店的物业租约将陆续到期,以往在选址上处于劣势的外资便利店或许就会携强大的资金实力从而“咸鱼翻身”。
再加上上海本土便利店服务意识的普遍缺乏和盈利能力的整体低下,难怪上述人士预计,上海便利店在未来2-3年内就会大“变天”。
上海向来是中国商业的桥头堡,上海更是中国内地便利店发展最为成熟的地方,如果上海都“变天”了,其他地方自然不言而喻。
罗森控股权变动玄机
据了解,自1996年上海罗森成立以来,15年间其股权变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2004年,日本罗森即主动提出,将上海罗森的多数股权转让给当时的华联集团,将其持股比例由70%下降为49%,由百联集团控股并接手经营管理。之后一年,上海罗森即扭亏为盈,并且保持至今。
但7年之后,上海罗森控股权为何再次出现颠倒性的变化?中国商报记者几次试图联系联华集团,都以“太敏感”、“不方便”等为由婉拒了。但从媒体零星的报道中,总感觉似乎是百联集团主动剥离的举动——主要出于股本收益和辅业经营成本考虑。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据上海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无论是从之前百联集团关于将合资公司华联罗森注入上市公司的表态还是上海罗森目前发展的状况来看,百联集团主动放弃的可能性都不大。
据介绍,2010年上海罗森年销售收入接近7亿元,比2009年增长15%。目前上海罗森拥有320家门店,门店日销售收入近6000元,也算是上海单店日销售收入最高的便利店公司之一。
一位百联集团内部人士也证实,“在百联内部的多次中层会议上也并未提及过要剥离罗森便利,集团对罗森便利的发展评价是:在经营方式上较为领先,但规模需要扩大,影响力需要增强。”
那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一语中的,还是和上次控股权变更一样,这次也是由日本罗森主动提出的。只不过上次是减持,这次是增持,甚至谋求独资。裴亮说,“通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不仅促使中国,尤其是上海的便利店市场成熟起来了,同时也让日本罗森逐渐了解、熟悉了中国市场。现在到了发力的时候了。”
据了解,日本罗森此番原本是希望独资持有上海罗森,但百联却不愿意轻易放手。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谈判,才确定了日本罗森持有约85%股权的方案。未来三年,随着百联集团内部“合并同类项”的进程,上海罗森迟早会被日本罗森独资持有。
当然,促使日本罗森作出这一决定的,就是以联华为主导的上海罗森一开始就与日本罗森的经营理念背道而驰,不是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和商品获得利益,而是以收取商品入场费为主要收入,日方对于加盟店和各门店商品质量的监管又显乏力。
上述百联内部人员表示,更为重要的是,尽管起步比罗森晚,但百联旗下的另一全资持有的便利店品牌快客,门店数量已经超过2000家,在上海也有近千家门店的规模,发展速度远超罗森,让日方觉得百联对待两个品牌有厚此薄彼的嫌疑。
而且,经过前几轮的重组,百联旗下各事业部的法人化转制已是必然之路,联华超市将成为百联集团旗下超商企业惟一平台,而罗森的外资背景导致它很难被纳入到这个平台里。
凡此种种,都加速了日本罗森增持甚至独资的步伐。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日方已替换中方总经理,并大量引入日方管理层。今后在货品架构、采购等方面也会有大的动作,且扩张速度拟从原本的年开50多家上升到年开200多家。
外资集体卡位沪市
或许,中国的、上海的便利店市场真的成熟了。也到了该发力的时候了。
在罗森进入中国8年后,即2004年,日本第三大便利店运营商全家便利也宣告进入上海市场,经过6年拓展目前已经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外资便利公司。2010年6月,罗森株式会社则已经以独立身份开辟了上海之外的第二市场,成立了重庆罗森便利有限公司。罗森株式会社的高管此后还向媒体透露,希望能藉此在重庆开设便利店30家,明年达到100家。
更有消息指出,就在日本罗森增持上海罗森股权后,日方即将在大连设立独资公司来发展当地罗森便利店。
另据记者了解,上海另一外资便利店巨头全家,现阶段已开始布局上海、苏州与广州,预计今年大陆总门店数将突破1000家大关,营业收入将倍增至20亿元。全家中国大陆总经理薛东都也表示,全家在大陆的门店2008年已做到店铺端赚钱,去年第三季则跨过总部费用的损益平衡点,单季获利突破1000万元。
7-11是日本最大的便利公司,2009年,台湾统一集团获得了7-11在上海地区的经营权,截至目前,已经在上海开设54家门店。尽管进入上海太晚,但是在台湾便利市场游刃有余的统一集团信心满满,统一集团总裁林苍生去年就曾放言,今年在沪开到100家,2012年前实现赢利。
而最近刚刚宣布在西班牙马德里完成上市的迪亚天天,对于中国市场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13年,迪亚集团的门店数将从目前的6000多家增至8000家以上,且主要增长目标会放在像中国这样国家的新兴市场中。
而在迪亚集团招股书中,对于中国业务有这样的描述:仅北京和上海市场的潜力就足以在2013年使迪亚天天在华市场的零售网络翻倍。据公开资料显示,迪亚天天上海地区有180家直营店和80家加盟店,北京地区有80家直营店和80家加盟店。
即便是之前一直在中国市场运营大卖场业态的特易购,似乎也发现了上海便利店这一宝库,已于2008年尝试着在上海开出自己的便利店。尽管现在还处于试验阶段,仍未形成规模,但也足以表现出其对上海便利店的看好。
这就更不用说一直在上海默默无闻地耕耘便利店业态的喜士多了。其凭借着兄弟公司庞大的采购资源和物流配送体系,目前已经在上海取得了迅速发展。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0年的便利店榜单中,喜士多已经以600家门店的规模仅次于农工商(包括好德和可的)和快客,位居第三席。
规模为上的本土巨头
外资在上海积极布局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而反观上海本土的便利店,则多少有些让人担心。
不可否认,在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前几年,由于中国市场的不成熟,外资便利店的不了解,导致很多外资便利店在上海“折戟”——不少仍处于培育阶段,有的甚至仍在亏损。这也给占据规模优势的上海本土便利店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存在的问题却也暴露无遗。
据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介绍,目前好德与可的合并后门店数已达2300余家,成为上海地区最大的便利公司,联华快客门店数达到2000余家,而营业额只有15亿。上海本土便利店的盈利水平尚在1%左右,目前仍然是“亏多盈少”。
以上海大型便利公司与台湾统一集团旗下的7-11比较,经营业绩提高的潜力很大。如单店日均商品销售,7-11约为1.5万元人民币,上海平均不到4000元,有的甚至不到3000元;商品毛利率前者为30%,后者为16%至22%不等,如果包括后台收入,综合收益率为25%至29%,比前者的综合收益率也要低7至9个百分点;净利润率前者在5%以上,后者在1%以下,做十几个亿的公司,净利润在1000至3000万元不等。
周勇指出,目前本土便利店缺乏对员工的服务意识培养和店铺统一化管理制度。举例来说,7-11会在下雨时向顾客免费提供餐巾纸,而一些本土便利店却不接受顾客在店内躲雨。7-11和全家等企业在培训员工如何对待消费者方面则投入巨大。从说“感谢光临我们商店”,到不要把商品扔给顾客,他们必须要教会员工基本的礼貌。
而相反,上海本土的零售商依然保留着源自此前数十年短缺和配给时代的商业文化,那时候,店主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拥有重要的影响。当时,消费者服务只是旁枝末节,甚至根本就谈不上。
当地的商店倾向于供应低质量的产品,提供的选择也很少,而它们的这个缺陷则成了外资所有和管理的公司可以利用的优势。据了解,不少内资便利店创新意识差,超市自产商品较少,更新换代落后,总是走在别人后面,别人卖什么就跟着卖什么,从来不考虑消费者需求,由于错误的模仿导致资金浪费,门店毛利率减少。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际便利巨头7-11便利店食品基本属于独创,在约3000个商品构成中,日配品80%为独创,加工食品20%为独创,而这些自有商品又是高毛利商品,有些独家销售商品更是可以提升人气,可以提高其营业额和毛利,同时门市自有商品较少,会导致活动单一,常常由供应商决定的,难以吸引顾客,导致顾客流失。
另外,生鲜销售也是便利店亟待解决的问题。周勇认为:“鲜食是便利店的薄弱环节,一般便利店只卖些茶叶蛋、馒头、冷冻盒饭,确实需要些差异化竞争,这是一个好趋势。”
也正因为此,裴亮才认为快客便利店竞争力一般。裴亮说,从整体来看,快客的门店面积都太小,远远满足不了生鲜销售和鲜食制作的需求。这在先天上就输了同行一大截。
而上海本土便利店另一巨头农工商,尽管相比较而言,其旗下的好德和可的发展尚可,但由于农工商目前的业务中心似乎已经开始向商业地产转移了,便利店业务发展势必会大打折扣。
一向以经营标准超市和便利店为主的农工商超市集团在2008年斥20亿的巨资打造40多万平方米的118广场,正式进军商业地产。该集团高层当时也表示,假如上海118广场项目运作成功,农工商方面会考虑今后特别定位大型购物中心业态品牌,同时将该模式复制到长三角其他地区扩张发展。
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早在2007年年底,农工商接手光明集团旗下的可的便利店,并一举成为上海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便利公司,门店总数达2314家。而时隔4年,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农工商便利店总数才2356家。平均每年新增门店不到11家。
日前,日本罗森株式会社确定增持上海罗森股权比例至85%,其余15%股权仍由百联集团所有。伴随着喜士多、全家、7-11、迪亚天天等外资便利店在上海市场的集体卡位,让上海本土便利店备感压力,一场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已经不可避免。
本土便利店日渐式微
服务意识差,创新能力弱,盈利水平低,再加上还“想法”不少,上海本土便利店真的被落下了。
尽管过去15年在上海的发展历程并不顺利,但日本罗森此时选择增持甚至盘算独资很可能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时机。其一,目前占据日本便利市场的前三大品牌7-11、全家、罗森已经齐聚上海,同时准备大举开店,其中全家已经宣告实现赢利,外资集团军在沪作战的局面将极大地增加其成功可能性。
其二,上海便利店大批量开店的风潮集中在2001年至2003年之间,当时的物业签约期一般为10年左右,以此计算,从今年开始,上海大批便利店的物业租约将陆续到期,外资便利公司此前在选址上所面临的困难将获得极大程度的缓解,而内资便利门店此前所占据的“地利”优势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
有分析认为,伴随着全家、7-11和罗森这三大外资便利公司的强势扩张,上海便利店行业又将掀起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一场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已经不可避免。
不过,上海商学院流通经济学院院长周勇表示,三大外资便利公司确实在商品结构、选址布局以及人力资源上,对内资便利公司带来了很大挑战,但五大内资便利公司目前在上海占据了2000多家网点的“地盘优势”,这么大的市场份额,外资便利不可能轻易夺走。
他认为,外资便利在上海的发展将促进上海便利店行业的内部调整,快客等有一定规模的内资便利公司通过品类扩张、区域扩展以及发展电子商务等手段,依然可与外资便利公司一比高低。
尽管如此,在中国商报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很多业内人士对于上海本土便利店的发展前景都不太乐观。“变天”是迟早的事,如果任由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如果真到那时候,上海的大卖场和便利店就都“沦陷”了。而这一“大”一“小”刚好又是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未来。本土商企需要考虑,当地政府也更应该未雨绸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