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国中小超市业态面临着大卖场挤压下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笔者从店址选择、超市联盟、特色经营、超市便利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我国中小型超市发展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 中小型超市 零售 大卖场 发展
入世以来,中外零售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以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为代表的外资零售业巨头和华联、百联、大商等大型国有商业企业在大城市中心商区的市场争夺。随着竞争的白热化,这部分市场逐渐被瓜分完毕,各大巨头开始把目光转向大城市郊区、中小城市,以及发达乡镇地区等二类市场。以笔者所在的洛阳为例,一年内就将有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三大巨头登陆,这样的情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相信在许多中小城市都可看到。目前在二类市场占据主导经营地位的是单体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地方性的中小连锁超市,这类零售实体大多规模较小、管理落后、资金匮乏,整体竞争力弱;随着大型零售企业大卖场的进入,其必将遭受严重威胁。另外,从长远看,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便利店这一国外成功零售业态也将逐步向我国的较低消费区域渗透。可以预见,中小型超市很快就将面临这一大一小两大业态的夹击局面。如何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选好店址
好的选址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中小零售企业来说,选址好坏关乎生存。毋庸讳言,商业中心区、繁华地段的客流量和购买力往往会带来更高的销售额,但是值得重视的是,这些区域也往往会成为零售巨头的必争之地,一旦大超市在旁边开业,中小超市的在购物环境、价格、服务、品质安全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劣势将立刻暴露无遗,等待企业的将是关门大吉。以沃尔玛为例,其在上海首家店开张不满一月,其”五公里死亡圈”效应已把其周边的便利店推向了销售寒冬,有些店营业额下降超过40%。因此,在选择店址时,要充分考虑未来与大卖场的竞争距离问题。
选择店址还要有前瞻性。由于各个城市的规划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要考虑到今后的城市发展趋势。例如,杭州市的不少中小零售企业都选址在沿街的临时性建筑物中,随着这几年市区街道的全面整治环境、拆除违章建筑工作的开展,一些中小零售商场只能关门或迁移,这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成本支出,影响了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从目前我国中小型零售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服务社区应成为中小型超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方面,社区人口相比商业中心区人口稀疏,大卖场难以开设,为中小超市提供了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中小型超市商品容量较小,经营者可以根据社区人口、消费水平划分不同消费等级,机动地设计店面规模,充分发挥灵活优势,降低运营成本。在这方面,广州的零售企业走在了前面。在外资大卖场摧枯拉朽的进逼之下,广州本土中小超市”宏城”、”岛内价”、”倍顺”等纷纷深入敌后,打造社区超市品牌,占领了社区消费市场,在百佳、珠江、好又多等巨头的围剿下,非但没有败下阵,反而越战越勇,开始了自身迅速扩军之路。 另外,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大量新型社区的出现也给中小超市留下了生存空间。广大中小零售企业应把握契机,发展壮大自己。
二、 超市联盟
中小型零售企业规模不经济的突出表现是:
1.融资能力差。由于目前零售行业的平均负债率达到70%以上,银行贷款门槛将几乎所有的中小超市拦在了门外。零售业虽有国家开发银行安排的政策性贷款,但这些资金支持只限于20家受扶持的大型流通企业”零售业国家队”。 当种种融资途径遇阻时,中小超市惟一能做的就是占用供货商的货款先搭起台面,而后拖欠供货商货款维持正常经营。一旦流动资金出现缺口,以及供应商倒逼货款,很容易导致资金链骤然断裂。近两年,随着商业环境竞争加剧,各地中小超市的倒闭事件接二连三,随之而来此起彼伏的供货商讨要货款的”零供之争”,就是这种做法导致的恶果。
2.经营成本高。由于采购规模小,中小超市难以在同厂商谈判中获得强势话语权,进货成本居高不下,价格难有竞争力。
要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实现规模整合。湖南步步高连锁超市公司、山东家家悦超市公司、宁波三江购物俱乐部公司、沈阳佳美隆跳蚤市场连锁公司、广西佳用商贸公司、深圳全家乐商业发展公司6家超市企业不久前达成联合协议,组建全国第一家跨省区的超市采购联盟,通过联盟统一采购、集中下订单、分开配送、各自结算的运作模式,优化了供应链。这种自由连锁性质的采购联盟,可弥补单个中小零售企业经营规模弱小的不足,通过联合增强议价能力,提高采购效益,极大地降低了进货成本。
三、特色经营
谈到经营上的特色,我们很容易想起7-11、罗森、Familymart等著名便利连锁店,他们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经验就是创新能力。根据便利连锁巨头7-11的指标,独创商品占50%以上才能达到30%的毛利,才能使商店具有独特个性。只经营常规品牌商品的便利店,销售额和毛利率肯定会下降。7-11便利店目前食品基本独创,日配品80%独创,加工食品20%独创。我们的中小零售企业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创新意识,在通过规模整合具备一定实力之后,可以与生产厂家加强合作,共同开发适合销售的特色商品,在这方面沃尔玛的经验值得借鉴,沃尔玛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和供货商的广泛合作,推出了大量沃尔玛自有品牌商品,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低成本迅速扩张。
四、超市便利化
便利店在突出购物效率优势的同时,其高昂的商品售价也制约着其在我国的发展。超市的便利化可以综合中小型超市和便利店的优点,使其成为适合中国现阶段消费需求的零售业态。具体做法是:在中小型超市店内开设专门的便利购物区,摆放商品种类可参考便利店,这种组合模式其利有三:一是满足了快捷购物的需要。二是提供比便利店更低廉的价格。三是提供比便利店更多的商品选择。另外,在经营上也可灵活机动,在主体店停止营业后,可根据需要,适当延长便利购物区的营业时间。
参考文献:
[1]陈阿兴:《我国零售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政策》中国商务出版社[M] 2004.7
[2]李晓龙:《便利店虚热》中国商贸[J] 20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