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检测报告引发连串反思———
“广州超市蔬菜农药残留”风波扰攘三天,终于尘埃落定。市民先是忧虑,继而质疑,到头来颇有“虚惊一场”的意味。这场风波到底给人们带来什么?发布信息的民间机构、政府部门乃至公众应该反思什么?
政府信息公开还要“补课”
“在同一个信息发布平台,既有政府的声音,又有民间组织的声音,这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已司空见惯。”昨日,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主任彭聪表示,从本次事件中政府最应思考的是尽快完善信息的公开制度,增强透明意识,以防“信息混乱”。
目前,国内这样的信息公布机制尚未完善。记者就在多次的采访中,被拒绝告知检测的结果。一些政府官员甚至以“检测结果要先经审批”作托辞。农业专家认为,其实,近几年,政府在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检测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农产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有问题存在并不可怕,即使在发达国家,依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但是,政府应该保障市民更充分的知情权。
据介绍,在欧洲,对于民间组织的声音,消费者一般都能以平稳心态看待。因为欧盟已建立了一套食品安全监督制度,官方定期公布整个市场的抽检状况。而如法国知名的《消费者》杂志等,也经常刊登自己的检测数据。这些不同的声音消费者都能够客观地去看待。
广州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其实,广州从去年开始一直在筹划整合各个职能部门的资源,建立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检测状况及时公布的机制。但其中也面临一些法规不完善的问题。预计今年内这一计划将逐步实现。
民间数据发布尚待完善
这次传媒对绿色和平组织检测数据的报道,初时都侧重于“八成果蔬存在农药残留”,后来遭到质疑,纷纷转向“残留超标仅为14%,与官方数据差不多”,接着,有关“超标倍数不算太严重”、“公布数据是为了证明农药残留是可以控制的”之类的说法,才陆续露脸。这到底是传媒“误解”,抑或另有内情?
对此,有专家指出,作为负责任的发布机构,对如此敏感的检测数据,事前应该估算到发布后的巨大效应,如果只是纯客观地向传媒提供一堆数据,而不作适当引导,只是由传媒“各取所需”地解读,这是不完善的。如果发布机构“有意无意作了不恰当的引导”就更不应该。当然,传媒也不能断章取义。
还有专家提出,对这类社会热点问题,民间机构在形成检测结论、发布数据之前,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政府部门适当反馈和沟通,兼听官方意见。虽然这可能带来一些曲折,但比起“数据打架”引发公众恐慌,社会效果会好得多。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的王教授指出,所有的信息源并不能因为它的背景就决定它一定真实。不同的价值观使得不同的个体对同一种事件有不同的解读。因此,遵循同一种标准也许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彭聪也认为,对社会负责任的检测数据,应该在同一个执行规范下才能进行有效对比。
还有专家留意到,有关机构发布数据时,曾给传媒打电话询问“能否发稿”、“可以发多大篇幅”。专家指出,在西方,非政府组织为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都会积极开展一些项目,定期向社会提交“成绩单”,这种“诉诸传媒”的冲动无可厚非,但应该充分考虑传播的规律和效应,事实上,这也有利于维护民间机构的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