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超市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超市领域的研究也开始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发达城市、沿海城市以及二级城市,中、外超市开拓市场的顺序、开设门店的数量、开店速度都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中、外资超市的这些不同特征各自又遵循的是怎样的规律、采取什么不同的策略呢?本文通过对内资和外资超市在我国不同的布局模式进行研究,对比二者的不同,总结各自的规律,旨在对内资超市提供借鉴。 本文通过对家乐福、世纪华联等多个中、外资超市进行实地调研的方式获得数据,本文在分析此数据的基础上完成。 一、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聚集经济理论 聚集经济的思想最早由德国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A·Weber)提出,他强调企业在空间上的规模化,将聚集经济看作是规模经济效益。马歇尔(Alfred Marshall)认为,聚集经济的本质是由经济主体的集中而带来的一种外部性经济(马歇尔,1991)。 聚集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过聚集能够节约大量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和经营成本等,从而产生规模经济,因此,许多学者在研究聚集经济的同时,均提到聚集经济与运输等成本的关系。聚集经济是由企业集中所带来的可以被所有集中企业共享但无法单独占有的利益,并只有在企业集中的地区才可以体现。超市企业内部的聚集体现在门店的聚集分布,聚集经济可以降低产品配送成本,同时空间上的接近性可以使各门店共享经营经验、供给信息、需求信息等。 (二)中心地方论 中心地方论也叫中心地理论,是关于分散分布的多个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上组合在一起,被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多中心等级序列网络中的理论。克里斯塔勒提出,向周围的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地方称作中心地。首先,确定中心地经济活动的市场半径;其次,把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组合在一起,形成多中心网络;最后,把这些多种经济活动共同纳入到一套多中心网络的等级序列中。克里斯塔勒提出一套中心地方论的行政管理原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常常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并设立相应的行政中心。因此,一些不同的中心地就以不同级别的行政中心为依托而形成。 当前,我国商业领域进入一个新的对外开放时期,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引起我国学者对零售业理论和网点布局的研究热潮,目前,相关研究开始涉及零售业的经营组织及模式选择、零售门店的选址等方面,但多数集中在对零售门店选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上,却鲜有把聚集经济、中心地方论与零售业的战略区位布局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二、内、外资超市布局模式实证分析 (一)内资超市的区位布局 从我国内资超市发展的战略布局来看,其门店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以世纪联华超市为例,1991年第一家联华超市在上海开业,之后开始迅速发展,主要为大卖场、普通超市和便利店三种业态,截止到2005年初,联华超市的门店总数达到3290家,其中,东部地区为3128家,占总门店数的95%,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门店数分别为64家和98家,仅占总数量的2%和3%。 联华超市在东部地区的3128家门店中,有2843家门店集中在上海、江苏和浙江三个地区,占到东部地区总数的91%,东部其他地区仅占9%。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联华超市的发展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又主要在上海、江苏和浙江聚集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布比较少。由此可以得知,世纪联华的发展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不同省份为半径,由近及远、层层外延的格局。 (二)外资超市的区位布局 按人口数量、经济发达程度以及消费水平等指标,可以把我国的城市分为直辖市、省会城市、二级城市等不同级别。在这些不同级别城市的基础上形成了多个不同级别的商业中心。以家乐福为例,从全国来看,家乐福的分布有多个中心地,均是按照不同级别的城市从上而下逐步建立。进入中国以后,家乐福首先占据经济最发达的直辖市及发达沿海城市,然后进入次级发达的省会城市和一般沿海开放城市,再接着进入较不发达的二级城市,目前,家乐福已经基本搭建成立了一系列不同等级的中心地:以直辖市上海、北京和发达沿海城市-深圳分别成为一级中心地,上海周边的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等地成为二级中心地。目前已经以二级中心地为核心,开始扩展三级中心地,如已进入二级城市南通。家乐福的这种布局模式正是遵循了中心地方论的多级中心地原理进行布局。 三、内、外资超市战略区位布局比较结果 面对同样的我国零售市场,内、外资超市区位布局却表现为不同的模式,这是由内、外资超市布局结构发展的不同战略决定的: (一)外资超市的布局战略 “战略性布局”的特征。外资超市是“战略性布局,网络合理”,把全国市场作为整体“棋局”进行规划布点,先有计划地重点布局,再在各点上向外延伸,最后形成“覆盖全国”的超市网络,占领全中国的市场。因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青岛等城市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潜力,以及巨大的示范效应。因此,跨国零售企业进入我国时,几乎均在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开始起步,调研分析结果是:外资企业在我国开设第一家分店的地点均为北京(4个)、上海(11个)、广州(3个)、深圳(3个)及青岛(1个)经济与文化中心城市。其进入中心城市的战略性意图尤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述的“中心地方论”。 “网络合理”的特征。战略布局在中心城市以后,依然选择了优先进入区域性中心城市,使之成为全国布局的重要结点。这种非临近区域中心城市的布局则表明外资超市企业在中国市场跨区域扩张时所采取的重点战略与本土企业的重大差异,由于搭建全国市场网络的重要结点和框架,未来则有可能实施大规模的店铺网络扩张,从而围绕这些战略节点形成覆盖全国市场的店铺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店铺网络的加密也必然是围绕这些区域性中心城市进行,从而同样表现出店铺网络局部密集的特征。 (二)内资超市的布局战略 内资超市是“节点扩张,局部密集”,本土企业店铺对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覆盖率远远高于外资企业,但数据表明大多数企业都是在特定的区域市场内经营,从而使本土企业的店铺布局呈现出特征。 1、“节点扩张”的特征。本土企业首先充分利用集中配送的优势来降低成本,在取得成功以后,本土零售企业在进行跨区域扩张时往往进入了与之临近的城市,主要是利用“聚集经济”实现低成本的扩张目标。 2、“局部密集”的特征。本土企业的市场覆盖率是跨国零售企业覆盖率的2倍多。但这种差异并不代表本土零售企业已经完成了全国市场的店铺布局,本土零售企业的跨区域扩张仍处于起步阶段,已经实现全国市场覆盖的企业还寥寥无几,为数众多的企业店铺只是覆盖了其总部周边的两个或少数几个省级行政区的邻近城市,从而呈现出局部密集的特征。这种店铺布局的特点从整体上看是一个覆盖了较大市场范围的网络,但这个网络却存在着诸多断裂点,这些断裂点主要表现为不同企业店铺网络之间的交叉性与重叠性很弱。 (三)战略比较 本土超市的布局战略可以概括为“由近及远推进”战略,特别是总部位于长三角地区的超市企业则较大比例地进入了长三角及其周边地区。除了较大比例地进入临近城市之外,本土企业还进入了一些与总部城市距离较远,却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比如沈阳、重庆和成都等。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临近市场的比例远远低于本土零售企业,其战略是优先进入那些全国或区域性的中心城市,从而使其扩张战略表现为“战略布局,再逐渐联结成网”的特征。在投资的股权、区域限制取消之后,可以预见跨国零售企业的跨区域扩张将会加速,它们会围绕已经进入的战略结点城市密集布局店铺,从而形成覆盖全国市场的店铺网络。 通过对内、外资超市的不同布局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内外资超市在布局中是利用各自的优势选取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反映了不同的布局理论。我国内资超市的发展势必要走全国连锁的布局模式,因此了解外资超市的布局模式对内资超市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