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已经成为让消费者买到新鲜、便宜蔬菜的一种重要方式,政府也在想尽办法进行推广。不过,记者近期走访京城多家超市调查发现,一些超市的菜品种类与菜市场相比仍较少。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这一在国外已经颇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复制到我国时已经出现“水土不服”。在商业专家看来,农超对接在移植的同时兼顾中国国情,才能使这种商业模式真正融入中国市场。
农超对接遇阻力
农超对接是政府颇为重视的项目之一。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确保生活必需品市场稳定,重点稳定和提高菜地保有量,全面提高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本地供应和反季节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农副产品流通领域的现代化,畅通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
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常晓村曾表示,农超对接开展以来在降低流通成本、保障市场供应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国农产品直采销售的比例为15%,“十二五”期间,这一数字有望能翻倍,达到30%左右。
不过,农超对接在被大力推广的同时,“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缺失”等问题让农超对接在国内开始被“束缚”了手脚。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多采取农户承包制,这种运作模式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但这也导致农户生产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这种被业内称为“小生产、大流通”的模式,由于缺乏统一组织,农民在自家地里劳动时往往会种植多种蔬菜,以降低风险。
这种现实让农超对接在具体实施进程中,势必要求超市方面增加相应的工作人员,才能在对接中采购到超市需要的品种,这无疑增加了超市的运营成本。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为了缓解农超对接中的“小生产”现状,目前已经有农村开始试点合作社统一规划种植和收集蔬菜。只是这一模式尚未大规模铺开。
农超对接受到的阻力不只局限在种植环节。目前超市运输车辆在向城内运送农产品过程中,由于大货车白天不能进入北京五环内行驶,不少运输蔬菜的车辆因为考虑成本问题,往往会超载运输。这在极大增加危险系数的同时,往往还会因此而招致高额罚款使运输成本增加。
超市方面难妥协
对于农民来说,采取农超对接模式,将蔬菜卖给超市,还需要适应账期结款,而非现金结算的方式。由于超市的资金周转时间较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农超对接的积极性。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对于农民来说,平时买卖多是现金结算。由于超市大多采用按账期结算,付款期并不固定。比如,一般超市的结账期为6个月,对于农民而言,资金周转时间过长。
一位超市高管也表示,农超对接的物流成本对超市而言显得过高,而物流是保证食品新鲜供应的重要环节,所以也希望超市在农超对接的物流方面能得到一些补贴。
为了稳定物价,国家在颁布的“国16条”中规定,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尽管自去年12月1日起,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但据多位零售业高管介绍,虽然一些通行费被免收,但是不同程度的罚款仍然让物流成本节节攀升。
国外经验有待本土化
事实上,农超对接商业模式源自欧洲。目前,欧洲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农超对接模式都比较完善。据了解,目前欧洲不少地区的果蔬都由合同超市进行销售。
同时,农产品生产方也都是成规模、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场。这些农场与超市签订了长期的协议,种植的农产品或养殖的牲畜,专供某几家超市销售,并不担心产品日后的销路。超市的运输车辆到生产基地,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程序,只需运输工人把农产品搬上货车就可以了。
与国内相比,欧洲农超对接的最大特点是“大生产、大流通”。农产品运到超市,超市在收购价的基础上增加20%,就成为最终零售价。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的价格也因此显得格外稳定。
一位零售业人士表示,目前农超对接政府部门应首先严控产品质量。现在有一定比例的小企业及农民个人,农产品品质不稳定,农产品第二批与第一批的质量会相差一个等级。建议对接有实力的生产基地,组织并成立更多合作社,给予一定的补贴,建立质量标准,保障农产品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