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蜂莲花最新发布的盈利警告称,“与2011年同期录得盈利相比,本集团预期截至201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将录得亏损。”此前不久,翠丰集团发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也显示,其旗下百安居公司中国地区销售额同比下滑6.8%,亏损达500万英镑;而北京首联超市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现在索性宣布,其100%股权拟挂牌转让,挂牌价格为1.21亿元。
“中国超市扩张进入阶段性饱和,盛宴结束。”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说,超市行业颇具刚性需求的特征,与其他零售业态相比,本应更能平衡经济波动。
但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2012年6月份,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6.92%,业绩飘红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童装、家电、珠宝等百货商品的销售强劲。
这些具有冲突互补性的信息背后,谁动了超市市场的奶酪?
卜蜂莲花的亏损警示
盈利警告已经贴出。卜蜂莲花预测,今年上半年,其业绩将可能出现亏损。但与2006年、2009年其因高速扩张曾导致门店亏损有所不同,卜蜂莲花将眼下危机归咎于“店铺同比销售减慢、开新店费用增加,以及中国最低工资定期上涨等因素。”
这实际是一个行业信号,“超市业态诞生的核心价值在于‘天天平价’,经营者不可能依靠提价销售来增加营收。当店铺租金、人工、水电等成本挤干利润收益,亏损自是必然。”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副主任廖伟阳告诉南都记者,中国商品的流通已经从过去的“进城采购”发展到“送货到家”,超市单店的辐射能力已在逐步削弱。
通常情况下,“单店面积在1万~1.5万平方米的中大型超市,以前大概需要周边拥有3万—5万的固定居民人口加以支持,而现在这一数字需增加到10万—15万人。”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进一步分析。
“店多客少”的后果显而易见。“2011年新开的24家门店基本都处亏损状态,老店业绩全线下滑。”人人乐(002336)公司在财报中如是坦承。而永辉超市(601933)最新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也显示,其新进区域的门店仍处在培育期,到今年二季度,仍未有效扭亏。
“百货门店的培育期一般是以‘两年’为基准,而超市的培育期仅需半年。”黄文杰告诉南都记者,超市开店一年仍未有效扭亏的,基本可以宣告“失败”。
理论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
在很多人看来,超市品牌接连“遇险”,不可忽略零售板块哀鸿遍野的大背景。“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电子商务蚕食传统零售空间、零售企业增持空间受压制等多方面影响,A股上市的零售企业最近表现都不太好,零售板块持续跑输大盘,估值已位于历史底部。”民生证券商业零售行业分析师田慧蓝如是分析。
按理说,超市行业颇具刚性需求的特征,与其他零售业态相比,应该更能熨平经济波动。
但是,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最新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6月份,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6.92%,创今年以来最高增速,比5月份零售额增速提升6 .62%.而这一飘红业绩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童装、家电、珠宝等百货商品的销售强劲,超市板块表现较差。
光大证券(601788)分析师甚至建言,“投资者短期规避超市板块。”
盛宴结束
大卖场的综合利润已下跌到5%-8%,并且一二线城市的大卖场布局已基本落定,几无地盘可扩。黄文杰断言,“中国超市扩张进入阶段性饱和,盛宴已经结束。”
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等中国10大超市的门店数总计为1410家;而百盛、王府井(600859)、天虹等中国10大百货的门店数总计仅为391家。粗略计算,中国超市网点布局的密集程度已是百货业的3倍多。
而据西方零售业的发展特征,当人均G D P达到8000美元后,购物中心等多元零售业态开始高速发展。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人均G D P已过1万美元,城市综合体早就遍地开花。
于是,一些新变化悄然出现。
“商业街作为城市综合体的标配业态,其经营的商品有50%是与超市卖场重叠。而商业街的商品销售依靠‘文化主题’的粉饰,更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廖伟阳说,以商业街为代表的商业社区迅猛发展,大大分薄了超市卖场等社区商业的市场份额。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1中国连锁百强报告也显示,2011年以来消费者变化愈发明显,城镇化步伐加快,“80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重要力量。中国许多城市正迎来品牌和文化价值认同的消费升级时代。
超市同质化仍在续演
市场的兴奋点已经改变。遗憾的是,目前绝大多数超市品牌的破局策略仍是“扩张提速,冲刺百店乃至千店计划”。
尽管,“超市是标准化程度极高的零售业态,奉行‘规模效应’的金科玉律无可厚非。但‘店多为王’的制胜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先进的服务管理体系,而不是简单的商品、网点叠加。”黄文杰说,百货、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大多将“柜台”分租出去,超市则是统一经营卖场所有品牌,相比之下,后者的管理难度更大。
事实上,“卜蜂莲花和沃尔玛两种目前并不匹配的风格在卜蜂莲花内部并行,是卜蜂莲花这个企业最大的问题之一。”昭邑零售商业咨询总经理刘晖说,一个是隶属东南亚体系,拥有独特企业文化的泰资企业,一个是纯正美式文化的美资企业,双方多多少少会在管理体系、管理条件和管理风格上不相匹配。“几年之内,卜蜂莲花必会将自己卖掉。靠自己是走不下去的。”
入华十余年来,已有包括沃尔玛原执行副总裁及首席运营官(C O O )的Jim H aw orth、沃尔玛原运营高层T erry P harr、P hilipM urphy、陈耀昌等在内的多名沃尔玛高层跳槽到卜蜂莲花任职。
倘若外资零售大企卜蜂莲花都“H old不住”,同样从软件到硬件都在模仿沃尔玛的中国本土超市,怎能以及如何“独善其身”?
业界观点
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副主任廖伟阳
中国零售是个有价值的市场,究竟能不能价值最大化,还是要看操作人的价值。接下来,中国超市市场走向何方?谁能坚持地走下去?怎样走下去?这些问题值得行业经营者思考。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
今年一季度零售业营业额增长放缓,个别企业甚至出现负增长,零售业正处于由外延规模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型的发展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