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试点以来,全国“农超对接”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国实行“农超对接”的超市连锁零售企业已超过800家,70个大中城市生鲜农产品经超市销售比重近18%,直接受益农民超过100万人。通过“农超对接”,流通成本、零售价格平均降低10%-20%,部分农产品实现了24小时内从农田到超市的对接流程。
下午五点半,像往常一样,从单位下班的小李拎起包走出门,径直向距离单位一公里的永辉超市走去。到了超市,挑选、称重、付款,小李轻车熟路,不到半个小时就把要买的菜买好了。
而在7年前,小李刚刚毕业从外地只身来到福州时,福州的生活便利程度与现在还不可同日而语。
“当时,图便宜,我们买菜一般都是去菜市场。有时候下班晚,菜市场不是已经关门了,就是只剩下些被人挑剩下的菜。如果要买海鲜、肉类,在小市场买又不放心,只好周末到超市一次性采购好一周所需。”回忆起当初的生活,小李显得有些无奈。
做生鲜起家的福建本土超市——永辉超市的崛起,给小李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与一般的超市和菜市场不同,永辉超市开展的‘农超对接’项目使生鲜蔬果的品质更高、更新鲜,而价格却不高,有时甚至比一些批发市场还低。”小李感慨到。
农超对接助企业做大做强
小李的经历只是“农超对接”惠民的一个缩影。而小李提到的永辉超市,则借着“农超对接”的东风,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本土小超市,逐渐成长为年销售额逾200亿元(生鲜营收占45.9%)、在全国16个省市拥有233家门店的连锁超市龙头企业。
永辉超市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农超对接”的探索和实践,对企业自身的做大做强做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十多年来,凭借独特的生鲜经营模式,永辉成为了福州“农改超”的推动者,并且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连锁百强的20强之一,获得了商务部“全国流通重点企业”等称号。
上述负责人透露,未来几年,永辉将继续稳健拓展全国市场,积极推动“农超对接”,力争至2014年,全国门店超过350家,实现年销售额达500亿元,跻身中国连锁企业前列。“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这是永辉超市自2008年以来“农超对接”的主推模式,积极鼓励农户联合成立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村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与专业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事先明确约定种植规模、种植品种、采购价格、质量安全、上市周期等事项,解决种植农户的后顾之忧,使之敢于扩大农产品种植,以长期满足超市单品批量化的采购需求。
多方受益农超对接模式
基于这种模式,联合成立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们也成为“农超对接”的受益者。
每天清晨是福州雪美蔬菜基地最忙碌的时候。作为永辉超市在福建省内的50多家基地供应商之一,雪美蔬菜基地每天都要按照各家超市的订单需求,为它们运输超过15吨的新鲜蔬果。这样的合作已经持续了近两年。
雪美蔬菜基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与永辉的合作开始于2011年,这一年,雪美与永辉超市的对接量达2000吨,对接金额340万元,同比增加了40万元,增幅达13.3%,对接的蔬菜品种也从开始的几个发展到了现在的十几个。
该负责人介绍说,雪美蔬菜基地2002年投产成立,现有员工200人,生产基地3500亩,年产蔬菜两万吨。公司里的大部分员工是当地农民。开展“农超对接”以来,蔬菜销路有了保障,农民的收入也更稳定了。同时,定量生产使得产量和质量都有了保证。
谈及“农超对接”以来的变化,一位农户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以前家里只有一两亩地,他们夫妻两人一年忙到头,收入也就是一两万元。现在加入了专业合作社,把地转包给社里,定量种植,按需采摘,价格稳定,产品进了大超市,收入明显提高了,一年的收入能达到5万元。
事实上,“农超对接”不仅让居民、企业和农户受益,也为政府分了忧。
众所周知,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国很多地区部分蔬菜品种价格波动较大,尤其是一些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路菜”价格的大幅波动,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也让很多农户苦不堪言。
在这种背景下,“农超对接”成为很多地方商务部门保供应、稳物价的抓手。福州市经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增加市场供应,提高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福州市紧盯批发这一环节,连续组织各大超市举办了多场“农超对接”会,使得参与“农超对接”的超市短期内菜价下降一成左右,调控效果十分明显。
据了解,从2002年起,福州就开始着手“农超对接”工作。截至目前,福州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00个以上的“农超对接”基地,省内对接基地达50个以上,对接的农产品品种涵盖水果、粮食、食用油、蔬菜、蛋类、肉类、鱼类等10大类100多个品种,本地农产品销售品种达到40个以上。福州还被商务部、财政部列为2012年度全国13个农超对接试点城市之一。
目前,福州正在进一步推动“农超对接”,建立“保供应、稳价格、促安全”的长效机制,争取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市民满意、政府放心的多赢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