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300多个mall是多了,还是少了?目前,国内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两种看法激烈碰撞,令人关注。我认为国内开发mall不能采取‘拿来主义’,一味追大求洋,盲目超前。中国的mall只有实事求是,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才能闯出一条健康有序发展的新路,才能推动后WTO时代,国内的流通业服务业有一个良好的更大的发展。”在近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广东商业联合会于佛山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城市商业服务业合作与发展大会”上,香港中国商业地产研究院院长、中国商业联合会购物中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奕勇如是说。他认为,目前制约广东,乃至我国mall发展的主要因素凸显在四大方面。 不宜盲目发展郊区mall
杨奕勇分析道,mall源于美国,是美国汽车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型商业业态。欧美发达国家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私家车普及,mall一般设在郊区,消费者往往需要开车购物。国内不但交通道路设施比不上发达国家,而且私家车远远未能普及,私家车拥有量每千人不足7辆,而美国每千人则有481辆、日本413辆,一个营业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的大型mall,每天至少吸引20万以上人流前来消费。
中国私家车保有量虽然快速上升,但远比不上欧美国家,而且中国城市化进程尚不完备,普遍交通阻塞。近年来,国内开发大型mall,往往不是全国最大,就是亚洲之最,甚至世界之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0个mall,中国就占有5个。如此一来,势必给国内当前不堪重负的交通和能源造成更大压力,直接制约mall不能在国内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郊区mall周边客流缺乏,商业氛围不成熟,商场培育期较长,存在不少经营风险。因此,目前国内不宜盲目发展郊区型mall。 国内购买力难撑巨大mall群
杨奕勇透露,至2004年初,国内已建成的大型购物中心有54个,面积近700万平方米,2005年在建及立项的购物中心多达200多家,总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保本销售额8000元计算,要达到240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这些mall才能保本经营。
如此庞大的供给有无匹配的需求?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国内人均GDP1000多美元,国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422元。而美国人均GDP则为3.6万美元,日本超过3.1万美元,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杨奕勇说,与此同时,国内早就大中小各种商铺林立,mall一旦超前无序发展必然加剧同行业竞争。况且,中国属发展中国家,人们难以一下消费得起高档品牌商品,而mall经营的商品档次往往较高。目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难以支撑如此巨大的mall群体,其风险不言而喻。 巨额银行信贷影响国家金融安全
杨奕勇透露,据统计,2005年中国商业地产投资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增幅达20%。2005年上半年,全国商业地产空置面积达2878万平方米,较2004年同期增长了21%,这正是促使国家2005年下半年加大调控力度,对商业地产和mall进行彻查的重要因素。
开发mall不但投资周期长,而且对资金需求巨大,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与此同时,mall的规模越大,招商难度就越大,mall的规模越大,培育市场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一旦后续资金不足,势必影响mall的正常经营。
国内不少mall的开发资金基本上都是依赖银行贷款,银行对大型mall的贷款已占据了全部房产投资的60%左右,面对如此巨额信贷资金,mall的风险就不只是开发商的风险,而且直接影响国家的金融安全。 专业人才不够成mall发展隐患
杨奕勇说,所有的事情都得人才来做,当前,mall已进入了专业化开发时代,可谓“隔行如隔山”,开发mall不但需要高素质的开发商,需要资金,同时也需要复合型专业人才经营管理团队的共同参与。但在短短几年内,忽然膨胀出一个mall群,开发人才团队的专业化培育远跟不上其发展需求,素质显得参差不齐。
目前,开发商、投资商、经营商大都缺乏mall经营管理经验,国内开发成功的mall寥寥无几。大多数开发商以及不少商业地产策划的机构或专家,原来都是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策划,缺乏现代商业运作理念,往往继续套用房地产模式开发mall,生搬硬套国外mall形式的结果是形似而神不似,给mall发展留下不少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