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家电业如同行走在纤细的钢丝上,从产业格局到技术走向,从标准之争到高层动荡,2005年的中国家电业几乎在每一个层面、每一个领域都悬念重重。
“黑电”入主“白电”家电市场充满变数
格林柯尔系的轰然倒地是2005年家电业最令人震惊的新闻,其背后的民族品牌科龙与美菱的命运更受人瞩目。最终,科龙嫁入海信、长虹接手美菱这一结局引起了业界关于“黑”吃“白”的大讨论,以黑电起家的海信和中国彩电大王长虹能否分别顺利整合科龙与美菱两个白电品牌,还有待实践检验。
如果海信与长虹对科龙与美菱的运营都很成功的话,不但对美菱与科龙这两个企业的发展前景与命运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将对中国家电业未来的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业内专家指出,海信收购科龙,将彻底改变中国白色家电市场的格局,令未来的中国家电市场格局充满变数。
疯狂开店疯狂关店关店潮改写渠道版图
以国美与苏宁为首的家电连锁渠道今年的疯狂开店说明,圈地是2005年家电连锁业的关键词。以北京为例,年初家电卖场总数为80家,目前已达114家,增幅达40%以上,开店密集的北三环更是创造了平均每1.5公里就有一家家电连锁卖场的罕见局面。在全国版图上,国美、苏宁、永乐、大中也都以迅猛开店之势将触角伸向大江南北,国美苏宁甚至宣布完成了一级市场的布局。此外,永乐并购灿坤、国美收购易好家和金太阳、大中与永乐建合资公司也都成为2005年家电连锁业的重头戏。如果说去年格力与国美的矛盾还令人们对家电企业自建渠道存在幻想的话,那么今年渠道大鳄的圈地扩张已为其争取到了与家电厂商谈判的更大筹码。
开店、并购、竞争、合作使家电连锁企业成为2005年家电业最吸引眼球的明星。但是,家电连锁业的飞速扩张之势不免令业内人士担忧其赢利与管理水平。家电行业著名观察家罗清启在9月曾预言明年春夏之交家电连锁将出现关店潮。罗清启认为,从任何一个连锁企业的角度来看,加速开店的方式都是正确的,但是个体的理性已经制造出群体的无理性,由于消费者资源有限,连锁企业在一级城市的商业风险将越来越大。
事实上,如果中国家电连锁企业不能从数量的扩张转型到管理与赢利水平的提升,那么盲目的开店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在2005年的最后一个月,商务部出台的《家电卖场规范》中,今后开店必须相距1000米的规定发人深省。
标准之争现状堪忧中国标准尚待努力
标准之争是中国家电业2005年最具话题性的消息。从EVD到TD-SCDMA,从闪联、e家佳到AVS,贯穿影碟机、3G通信、3C融合等领域的中国标准都在经历酝酿、磨合与推广的困难时期,其中各方利益的争斗为标准的诞生与成长设置了种种障碍,中国标准未出国门先自乱阵脚已成为中国家电业令人堪忧的现状。
不过,中国家电业在经历了市场厮杀的腥风血雨后,对技术和标准有了切肤之痛,因此,从EVD到TD-SCDMA,从闪联到AVS,中国的技术标准制定都加快了各自的进程。在这一年,EVD正式成为我国电子行业高清碟机推荐性标准;TD-SCDMA正式成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讯标准之一;闪联与e家佳共同成为我国3C融合领域的两个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此外,AVS也正在为成为音视频编解码国家标准做着最后的努力。
在中国标准战略的推进中,值得一提的是海尔“防电墙”标准,在2005年被列入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评审,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开始积极争夺行业话语权。
由于标准战略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中国标准在国内市场充分产业化甚至输出国外的实施和执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中国标准除了会遇到来自大型跨国公司的阻击外,还会存在运作层面的挑战,甚至出现“窝里斗”的窘境。以EVD为例,虽然已经成为国家推荐标准,但在2005年EVD遭遇了多次阵营内外的混战,这使得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清碟机标准EVD的发展前景不可预测。可以说,EVD标准艰难的崛起之路应该成为更多立足走出国门的中国标准警醒的范本。
电视技术颠覆传统未来电视多姿多彩
跟电视有关的各种概念在2005年最为火热。数字电视、平板电视、高清电视、网络电视、各种盒子、手机电视等不绝于耳。不可否认,未来的电视将是从信号源、显示终端到显示效果的彻底颠覆。但是,我们究竟将怎样看电视,在各种电视标准与产业链尚未成熟前,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个悬念。
随着数字电视的开播,高清数字电视信号能直接传入寻常百姓家,到时候电视节目如DVD电影一样清晰,但前提是家里的电视机能接收并显示高清数字电视信号。由此,2005年家电业的焦点集中在了对各品牌的平板电视能否显示高清信号以及显示效果的攀比与争论中,而事实上,在国内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尚未出台前,这些争论只能被看作是在虚拟标准尺度下的热身赛。不可否认,数字电视标准一旦出台,在显示高清数字电视信号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的平板电视将大量走进普通家庭。而随着平板电视向流媒体及IPTV功能的方向转变,以及能令电视上网、玩游戏的各种盒子的出现,电视作为家庭数字娱乐显示中心的地位将逐渐建立起来。
此外,2005年在公交车上看电视、用电脑看电视、用手机看电视都已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以想象,未来所有移动多媒体显示终端都将成为电视节目的播放器。而在这一悬念与趋势的背后,恰恰是3C融合的暗流涌动。今后,我们除了对怎样看电视、看什么样的电视有了更多选择外,也将成为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个新兴产业的终端消费者。
液晶等离子决胜负平板市场谁主天下
2005年,彩电业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平板市场超乎预期的高速成长。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05年度平板彩电白皮书》显示,2005年度液晶和等离子电视的销售量为19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5%,占据了国内彩色电视机整体市场份额的16.70%。
在平板市场放量的同时,众多品牌对平板市场的态度也由观望转为押宝,他们在经历了战略摇摆期后终于在液晶与等离子间做出了选择。2005年下半年,中外彩电巨头甚至不少IT厂商都纷纷表示看好中国未来的液晶电视市场,并决心加大投入,加上等离子和液晶在平板电视市场3∶7的市场比例,一时间,液晶的风头盖过了等离子。
不容忽视的是,液晶尚不能超越等离子在大屏幕上的技术与成本优势,除了需要突破自身亮度不足、图像拖尾等技术缺陷外,还要应对诸如SED、FED等新兴显示技术的挑战。此外,当更多的厂家投入液晶电视市场时,快速发展中的产业不但需要迅速建立起规范市场的标准与法规,而且价格战也将考验企业的赢利能力。因此,液晶电视产业能否健康的成长并在更长的历史时期内主导中国彩电市场还有待验证。
27个品牌淘汰出局空调业洗牌到何时
空调业连年的大洗牌持续到了2005年,今年比去年减少27个品牌的事实,说明今年中国空调产业环境的恶劣。
2005年,原材料疯涨、欧盟环保指令门槛、人民币升值、空调反倾销使中国空调在国际市场上举步维艰,而国内市场更不容乐观,能效比的实施使大批低成本空调被迫退出市场,价格战、服务战以及连锁渠道大鳄的盘剥更令空调企业内忧外患。2005年上半年,业界曾就中国空调价格上涨展开热烈讨论,但残酷的现实最终打破了空调涨价的神话。
除众多小品牌被挤出空调市场外,几大领先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海尔、格力、美的虽然仍坚守在一线阵营中,但二线阵营则发生了重大变化。科龙因格林柯尔系的拖累,被志高挤出了前四名。
2005年春季以来,美的、志高、新科等空调品牌均发布了“上山下乡”进军乡镇市场的战略。一直被忽视的乡镇市场成了空调巨头争抢的香饽饽,乡镇市场高达30%的年增长率已经让“得乡镇者得天下”成为行业共识。知名品牌向乡镇市场消化产能,一方面说明空调业竞争程度与压力在加深,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以往被杂牌军占领的乡镇区域市场可能被空调巨头一一收编,而各巨头在区域市场的布局与碰撞也将成为2006年空调业最为关注的焦点。因此,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是否完全被大品牌覆盖以及大品牌是否发生座次变动成为空调业留给2006年的悬念。
平板电视维修昂贵“三包”国标何时出台
在平板电视市场上,厂家最关心的是销量,而消费者最关心的则是质量,这使得不受“三包”保护的平板电视产品买得起修不起的现象频繁发生。由于平板电视是新兴产品,不在传统CRT彩电的“三包”法规适用范围,其售后服务与维修不受法规监管,消费者一旦发现产品质量出了问题,便成了弱势群体,只能任厂家摆布。针对这种情况,上海率先制定了液晶等离子电视的“三包”地方性法规,并于12月1日正式执行,但平板电视的全国性“三包”法规尚无出台迹象。
实际上,2005年下半年,广州、南京等城市也在酝酿平板电视“三包”;今年9月苏宁就开始联合全国18家彩电厂商共同建立了统一的平板电视售后服务标准;同时,从12月初起北京的消费者也能享受到国美、苏宁、大中各自承诺的平板“三包”。具有巨大服务优势的海尔,在平板服务的规范上推出了“三包六免”服务标准,为消费者提供高标准的售后服务,以积极推动平板服务标准的出台。
2005年平板市场已进入起飞期,明年平板电视的销量仍将高速增长,但偌大规模的平板产业却没有相应的产品售后服务标准,产业发展的潜在信誉危机将有可能随时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