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海、北京、广州、哈尔滨、贵州、山西,全国各地零售企业几乎同时被卷入了一场倒闭风潮。甚至有媒体披露,在过去的18个月,国内就有150多家超市倒闭。业内人士几乎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2005年的倒闭风潮只是一个开始,中国零售业将进入最后的生死大战,市场格局将逐渐显现。难道,麦肯锡“外资天下”的预言真的要成为现实?
2005年是中国零售业全面向外资开放的第一个年头,与前几年内、外资企业疯狂开店相比,这一年并购重组案此起彼伏,某某超市倒闭、关门的消息更是不绝于耳,几乎每个月都有因供应链断裂而黯然退出的零售企业。早在2004年12月11日到来之前,麦肯锡就预言,在未来3至5年内,中国零售业60%的零售市场将由3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的市场由国家级零售巨头控制,剩下10%的市场零头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企业手中。 麦肯锡的这一论断曾经遭受了业内无数的指责和质疑,然而,纵观2005年业内的一系列兼并重组案,历数接二连三的倒闭企业,又无一不在印证着这一预言。2006年即将到来,谁能够活下来不被淘汰出局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零售业渐露残酷真容 中国的零售业市场一向以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着广大的商家,在他们眼里这里充满潜力、能创造无数神话,外资企业纷纷进军内地市场,本土企业也不甘示弱。2004年以前的中国零售市场是以扩张、做大做强为主旋律的。零售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发展势头:连锁业发展迅速,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万亿元大关。到了2005年,零售业潜藏的危机开始显现,许多超市在这一年里濒临倒闭、破产。尽管上世纪90年代一些地方也出现过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事件,但都没有像2005年这样持续时间如此之长、波及面积如此之大。在2005年1月5日举行的中外零售企业高层论坛上,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就表示,“以前国内出现了一些小型超市倒闭,但今后一些中大型超市也将出现倒闭的迹象。” 在2004年的繁华背后,不和谐声音已经出现,2004年10月下旬,广州家谊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股东向法院申请破产。几乎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家谊就迅速陷入了破产的境地。2004年12月10日,广州福特玛超市突然遭到法院查封,这家在广州社区异军突起的连锁企业在一夜间倒下。与此同时,震惊全国的普尔斯玛特倒闭事件爆发,民企身份的曝光使普尔斯玛特站在了聚光灯下,似乎也由此拉开了2005年倒闭潮的大幕。 2004年12月初,天津大荣的12家超市门店被北京物美集团收编,天津大荣正式退出中国零售市场;2005年新年伊始,上海美亚投资公司关闭了旗下500家效益不佳的21世纪便利店;2005年8月,石家庄盛福祥超市关门倒闭,此前半年万客隆因为“水土不服”退出石家庄,此前一个月当地另一家大型卖场银都超市倒闭;2005年10月,刚刚进入北京市场一年多的云南盛兴关闭了三家门店。 除了这些,还有北京天福超市因欠6000多万元货款而陷入经营危机、北京温馨家园购物中心“猝死”、济南最大超市“万隆”停业、广州美之国花购物中心资金链断裂、福建泉州东泰超市关门、长春“荣德”超市倒闭、新疆好便利连锁购物中心老板“蒸发”…… 频繁的倒闭事件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行业的残酷,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北京超市发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燕川告诉记者,2006年乃至以后的2至3年,这样的大面积倒闭事件依然会继续,最终活下来的企业很可能就构成了未来零售业的最终格局。北京世行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姚文华的表述更加惊人,“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北京光连锁超市门店就有1000多家,还有许多单体门店,而这1000多家超市门店里,毫不夸张地说,至少有500枚‘定时炸弹’!虽然谁也无法预测这些‘炸弹’什么时候会被引爆,但我们成天为此担惊受怕,害怕我们的钱收不回来。” 从2005年开始,中国零售业的购并重组狂潮也变得更加汹涌澎湃:百联重组大商、联华超市购并广西佳用、百安居接手欧倍德在中国的业务、国美吞下易好家、黑天鹅及武汉中商的家电部分、永乐买下灿坤并对厦门思文电器进行重组……2006年,随着外资零售业的全面进入,必将掀起国内零售业更大规模的购并浪潮。
各方诊断为“倒闭症”寻病根 有关专家表示,倒闭风潮不应归咎于零售业开放,更不应算在外资企业的头上。如今的整合是多年来我国零售业疯狂扩张的必然结果,是泡沫就必然要破灭。 河北保龙仓集团CEO王广策认为,在竞争中留强汰劣,这是正常现象。前几年零售业进入门槛太低,许多人认为找个地方、组织一些商品就可以开超市,甚至把开超市当作迅速聚财的好方法。实际上,随着竞争日益激烈,超市经营管理也正在全面升级,做超市远不像前几年那么简单。 为了迎接“狼”的到来,零售企业疯狂开店。以上海为例,到2005年年底,上海市大型超市将达到130家以上,预计3年以后,这个数字将达到近200家。除了惊人的增长幅度,上海大型超市公司的恶性竞争还表现在免费班车对客源的争夺中。目前,上海市各大型超市公司共投放了700多辆免费班车,715条线路,发车班次6715班,停靠站点40290个。免费班车除了直接构成对竞争对手的杀伤力之外,站点所到之处,与大卖场经营商品有不少重叠的标准超市成了最大牺牲品。标超行业的“元老”华联超市,10月31日发布了业绩预警公告,预计2005年全年实现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0%以上。门店扎堆、竞争加剧,直接导致销售和利润的下降,这也成为企业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 当然,还有不少存在投机心理的本土零售商,冀望正式开放后被外资收购套现,急于“卖身”。这也是很多本土企业疯狂追求网点规模的直接动因。但外资零售巨头不会轻易地挥动资本之手。时间证明他们的结局更多是被供应商哄抢店面和被迫低价出售。北京物美投资集团高级副总裁吴坚忠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的零售企业都能卖个好价钱。”他认为只有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才可能成功套现。
为生存而战 不论中国零售市场未来究竟是本土企业的天下,还是真如麦肯锡预言的那样由外资主导,市场终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如何,“活着还是死去”?是本土零售业首先需要面临的问题。显然,如果想在未来的中国零售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依靠过去那种粗放的管理、靠收取进场费占压货款是肯定行不通了。 沃尔玛(中国)公司李成杰认为,既然无论管理、人才还是技术、资本,中小零售业都无法与大企业抗衡,就应该从打“正规战”转入打“游击战”:一是做生意的眼光应从着眼于做节假日生意转为做天天生意。沃尔玛提供的是“一站式购齐”服务,中小超市就应该避免发生正面冲突,转为做街坊邻居们的“天天生意”。李成杰告诫说,不要守着“大鸡不吃小米”的酸架子,企图把跨区域的消费人口也吸引过来,那是非常不现实的。把周边人口的消费市场做足做透,才有可能找到一块立足之地。二是考虑怎么“把生意留在家门口”。他指出,必须在商品结构上动脑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最见效的办法是,死死盯住“邻居们”的餐桌,以出售价廉物美的食品、日用消费品来巩固自己的阵地。 专家提示,对连锁企业而言,必须要考虑宏观管理环境的变化对自己企业的影响,要在明年的企业增长预算、财务预算和盈利预算等方面进行调整。更为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创新盈利模式,其中包括以企业为核心,进行各类商业业态组合的盈利模式;改变生鲜食品联营方式,积极自营,让超市的生鲜部门成为盈利部门的盈利模式;通过跨地区、跨国采购实现商品差异化的盈利模式;开发自有品牌商品的盈利模式;用足用活资金,积极开展资本运作的盈利模式等。 诚然,我们应该积极的看待零售业的全面开放,优胜劣汰是发展的必然,从主观上,我们不相信也不愿意看到中国零售业成为外资主导的市场,幸好,本土企业中还有一大批有识之士在脚踏实地的努力着。只有正确的面对竞争和失败,善于总结发展中的得失,才能逐步摸索出一条更适合中国国情、眼光更为长远明晰的中国零售业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