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行业协会的协调下,红星美凯龙涨租事件不得而终。
近日又再次传出红星或购吉盛伟邦,进行重组,并计划A股上市。
红星美凯龙再次成为新一年诸多媒体关注的对象。过去的2009年,对任何行业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家具业亦不例外,商业模式倒退、收缩、关闭、停产,各种现象都存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国内家居业,或将迎来洗牌元年。
中国家居业著名实战专家、逸马家居顾问集团首席顾问郭勇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国内家居制造业还是家居商业,几年行业的深度洗牌与整合,是无可争辩的。可以说这两年就是家居商业的优胜劣汰与马太效应的“洗牌年”。
家居并购甚嚣尘上
作为业界领军企业,红星美凯龙始终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一举一动都成为家居商业的关注焦点。
在涨租事件刚刚过后,先知先觉的媒体报道称,红星美凯龙已和吉盛伟邦签署了并购捆绑上市的有关协议。据报道,并购协议是有前提条件,如果能上市,红星美凯龙将以现金+股份形式并购吉盛伟邦;若不能上市,则双方仍旧拆分、保持独立运作。
对此记者致电红星美凯龙,其品牌管理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坊间报道的有关消息均不实,一切要以企业公布为准。
尽管当事双方皆未证实,不过并购若属实,两个家居流通巨头合并成真,家居流通业无疑诞生一个年营业额达数百亿元的家居超级大鳄。郭勇军认为,连锁商业的建立与扩张,并非纯资金的累加或操盘就可以一蹴而就,模式、体系、标准、运营、训练、督导等方面的建设,才是成功连锁商业的基本保证。“双方的合作前提,应该是要看产权关系与治理结构是否得到合作双方的认同、合并后的业务与业绩有无成长性与长远性,而非看眼前需求与股票曲线。”郭勇军认为。
据公开资料显示,红星美凯龙目前有60家门店,除了一线城市之外,已扩张至二三线城市,而一向“稳健经营”的吉盛伟邦仅有6家门店。对于红星美凯龙并购吉盛伟邦的意图,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除了企业发展需要外,此时并购也有应对之前传言红星美凯龙资金链出现问题的传言。
此前,2009年2月,国际知名私募投资基金美国华平投资集团以持有20%的股份形式向红星美凯龙注资2亿美元。
然而,截至记者发稿,有媒体称,“红星美凯龙与吉盛伟邦的并购告吹,吉盛伟邦刚刚单方面通知红星美凯龙,具体消息不久将会公布。”
洗牌是必然趋势
当前国内的家具流通行业,能与红星美凯龙比肩的,只有居然之家。
随着红星美凯龙的急剧扩张,居然之家的策略稍稍保守。目前,红星美凯龙已经进入居然之家的强势区域,如北京等地。而居然之家则尚未进入红星美凯龙的腹地上海。至于广东、乃至整个华南市场,居然之家还未有开店意愿。其2010年开店计划中,也没有广州或上海。
郭勇军认为,流通领域企业在自身定位上是非常重要的。扩张与否,取决于企业战略意图的需要和输出系统的相应能力是否对称。况且,在中国现在与未来,大中型或超大规模的家居卖场比比皆是。
由于家居建材卖场行业的进入门槛很低。近几年,外资背景的百安居、百联,国企背景的好美家等建材卖场快速扩张,同时,一些多元资本试图进入家居业,比如广州的维家思、美林等等,其母公司都是房地产公司。业内人士认为,盲目的扩张开店或许并不能带来连锁反应,企业没有规范,也就没有了规模。
随着金融危机的时过境迁,郭勇军认为,行业洗牌是必然,只不过金融危机和上游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背景之下以及产业政策与宏观环境、商业模式与服务能力、消费环境与购买力、制造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博弈等,会加快家居流通业洗牌的步伐。
“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家居制造业来看,产业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双轨并驾,将会使家居企业如虎添翼。”郭勇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