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正在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SAP中国区总裁西曼坐在办公桌后面平静地说。西曼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距离美国纳斯达克股市4月4日开始的崩盘所造成的历史性股灾已经将近2个月。股灾之后,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讲,融资变得越来越难。人们正在用一种带些许不信任的眼光审视着这些网络新贵,这时号称“世界企业管理软件帝国”的SAP却要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
“我们的未来当然是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西曼说,“因为从技术角度来讲,SAP的mySAP.com企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基于互联网,它创造的业务环境是开放的、协作的、个性化的;我们自身的业务是基于互联网的,我们的企业文化也是互联网文化。”mySAP.com是SAP的新面孔,也是SAP如今着力塑造的新未来。
有这样一句话:5年后,你将不会看到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因为到那时每个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现在,SAP也已经加入了互联网公司这个队伍。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为客户提供能够成为互联网公司的各类工具,当然工具的使用者也包括它们自己。这些公司是最先接触到互联网的公司,它们知道互联网的威力,它们知道如果不走入互联网,那么它们将为互联网所抛弃,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失败者。
SAP当然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身历了所有IT的技术发展关键阶段,SAP能够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
当协作成为价值链的重要环节
1972年,现任SAP董事长迪马特·荷普与其他4人,离开IBM创立SAP(当时取“系统分析程序”之意)不久,就将生产标准软件作为公司产品的发展方向。从最初的财务软件“RF系统”到1978年推出涵盖所有企业管理所需要的项目功能的软件——R/2,到1987年具有网络功能的R/3,再到1999年力推的mySAP.com。看似不经意间,SAP已经透视出未来的技术趋势。 1987年,当时大型机正处于颠峰状态,此前SAP推出的软件R/2是一种基于大型机的企业管理软件,广受企业用户的欢迎。但正当SAP可以安心享受R/2带来的高额回报的时候,SAP的决策者决定开发可以不受任何平台限制的软件——R/3,它可用在小型机、工作站和PC上,根据主从式计算驾构,海量信息可以在网络的范围内进行处理,节省了计算时间,降低了计算成本。这个决策后来被证明是无法再正确了,因为不久后大型机就开始走下坡路,并逐渐为客户机/服务器所替代。证券市场是一个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发展状况的晴雨表,1998年具有股王之称的SAP在美国上市,盛况空前。这可以看作是对SAP不断取得突破的一种肯定。
10年之后,SAP又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次技术变革比1987年的那一次对全球的商业环境的影响更为深远。
ERP的发展从技术角度来讲基本上经历了3阶段:第一阶段是主机/工作站技术阶段;第二是客户机/服务器技术阶段;第三阶段是互联网技术阶段。“但实际上,主机/工作站阶段向客户机/服务器阶段的转变仅仅是技术平台转变的话,那么从客户机/服务器向互联网阶段转变,就不仅是技术平台的转变,更是业务平台、商业模式的转变,”西曼说。
在这个10倍速的互联网时代,企业面对海量的外部信息和信息的快速转变,必须改变传统的“增效、节约、挖潜”这种仅注重企业内部资源管理和利用的观念,转向外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从企业内的业务集成,转向企业间的业务协作。一切迹象表明,在新经济时代,企业间的协作已经成为新的业务环境中企业的价值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就在互联网迅速改变企业间的业务协作模式的时候,SAP推出了历经3年的研究的新概念——mySAP.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