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版《北京路离“国际一流”还有多远?》报道出街后,引起了各界的强烈反响。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再高调研后坦言:“何止是北京路,其实广州市36条商业街都到了该认认真真反省、清醒清醒头脑的时候了!” 广州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再高于近期对全市特色商业街进行过详尽而全面的调研,昨日下午,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的时候明确表示:“到目前为止,广州还没有一条真正称得上档次高、功能齐、配套好的商业街!”
商业街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而羊城商业街最缺乏的,正是鲜明的特色,常常予人形象雷同、百街雷同、千街一面的感觉。手持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杨再高向记者细数了广州市特色商业街在规划建设、整体竞争力上的“病症”,以及与国内先进商业街的种种差距。 “病症”一:规划缺统筹 半数商业街“挤”在两个区
至2004年底,广州市共有商业街36条,以广州城市中心区为主的内圈层分布最为集中,其中越秀、荔湾两个区商业街总数达到了18条之多,占全市商业街总数的一半。老城区建筑密度大,土地利用强度过高,改造任务重;也由于商业街管理体制的原因,条块分割严重,各自为政,利益主体多样化,难以协调配合,导致规划上的条块分割现象突出,难以大刀阔斧地展开大范围的规划整治,难有规划上的“大战略、大思维”。
在此情况下,老城区的改造和建设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这给老城区商业网点布局、交通组织、基础设施配套、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亦造成较大压力。
而高度密集的商业网点又进一步引导了人流、车流、物流的聚集,人流、车流量大,现有的窄街狭巷、停车场地满足不了车辆行驶、停放的需要。有不少专业街货运量大,运输车辆多,进出又受到时间、线路限制,停车场地缺乏,交通线衔接不好,交通线干线分割商业街现象突出。
其他基础设施也难配套完善,休闲娱乐设施、标牌指示、货物托管站等配套不足;许多店面陈旧落后,街道景观不佳、拥挤,购物环境嘈杂;服务设施欠缺,绿地、广场、休息座椅不够,厕所少,等等,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建设上,“拆了建、建了拆”的现象时有发生,马路经常“剖膛开肚”,严重影响商业街的运行。
许多商业街在地块开发、建筑外观设计、专业街形象设计等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开发,导致商业街的配套功能不全、个性特色不明显,布局较凌乱、形象不鲜明,进而使得个别商业街的发展受到严重阻滞。 “病症”二:功能多雷同 特色商业街无“特色”
杨再高认为,商业街作为城市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和空间载体,必然也体现出其综合性和一定的专业性功能。许多商业街在建设、整治改造中存在照搬、照抄现象,未能结合本街的自然、历史、区位条件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由于政府在加快商业街发展过程中,缺乏对商业街的发展进行系统性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导致商业街趋同发展现象较为突出,商业街发展方向比较盲目,市场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如全市23条综合商业街,彼此在功能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商业街与非商业街的商业网点也没有明显的区别。 “病症”三:文化欠展现 未能以文化凝聚人气
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中国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在商业街历史文化展现上,尚欠火候和功夫。
北京路虽然已经有一些展现广州历史文化的景观,囿于表现形式的限制,并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北京路的许多旧故事也没有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因此,未能以文化凝聚人气,也就无商业价值的增值。而大多数商业街也未能展现广州人的重商务实、开放进取、竞争意识、价值兼容、敢为人先、动态求变等精神特征;未能展现广州人求新、爱追时髦的生活特点;未能展现广州人的宽容之风、平民风范和浓浓的世俗情调。文物(文化)的力量没有转化为经济力量,导致商业街特色不够突出,对顾客(游客)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 “病症”四:经营多跟风 百货“卖场”密集开店
大部分商业街一味追求满足消费者购物的基本需求,对消费者旅游、休闲、餐饮、文化娱乐等其他需求考虑较少;业态比较单一,百货业占主体,各个商店品种雷同,缺少特色,如过多的“服饰城”、“女人街”、“数码港”、“新天地”、“大排档”密集选址开店,同质化经营,造成商业街商户经营亏损,无法进行差异经营、错位竞争,导致恶性价格竞争;有的商业街餐饮不足,品种单调,洋快餐占主流,缺乏岭南人独有的小吃。 【他山之石】 有文化传承才不会磨灭特色
商业文化特色不仅是商家追求的经营目标,而且也是未来商业街设计的着眼点。据了解,国内不少地方的商业街都围绕某种历史文化,往往以一家或若干家大中型零售商店为中心,联合周围的小型商店,组成具有特定文化氛围的购物群落,构筑起共同的商业文化。
北京大栅栏,在经历了580年的历史冲击,仍存在于京都,其原动力在于京味商业文化的支撑。
沈阳中街,虽经360年的洗礼,至今仍是寸土寸金的商业宝地,则源于它多彩的历史风貌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北京王府井,“祥子拉车”雕塑与“火树银花”雕塑风格、格调上的矛盾,正反映出现代商业环境中东方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撞击和融合。
开封宋城御街是靠东京汴梁的古商业文化之风名扬中原大地。
北京什刹海边上的烟袋斜街商业街是典型的京味民俗商业街,与北京三海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上海南京路以“中华商业第一街,独领风骚数百年”的口号强调自身悠久的历史和商业街中第一的位置;淮海路提出“高雅淮海路,荟萃名特优”,体现优良的购物环境和不同身价的商品;四川路则以“看看逛逛其他路,买卖请到四川路”突出购物的实惠。
这些商业街独到的商业历史文化,使这些商业街各具非凡的魅力。 【展望】 2012年,50特色商业街层次分明
按照广州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到2012年全市将拥有50条特色商业街,其中都会级商业街3条(即北京路商业街、上下九路商业街和珠江滨水风情休闲街)和区域级商业街47条;随着广州行政区划调整及萝岗区设立,萝岗商业街也将成为广州市重点建设的特色商业街。今后,广州特色商业街不仅要卖商品,更要卖文化、卖艺术和服务。
具体地说,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建设要在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上下工夫,弘扬传统文化,注入岭南文化元素,突出西关文化、千年古城、粤剧、革命史等文化因素,营造特色商业街人文氛围。
另外,商业街要贴近现实与生活,建设博物馆、展览厅等展示特色商业街文化风貌,制作和出售独具地方特色的工艺纪念品,引进街头艺术活动,如“街头画家”、“街道剧场”、“流浪音乐家”等艺术活动,塑造特色商业街的文化品位与魅力。 商铺租金要挤“泡沫” 如何才能让广州商业街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问题已经摆出来了,如何妥善解决,这是一个需要政治与经济智慧。
在广州商业街的经营过程中,许多商铺的业主与经营者往往是分开的。业主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租金,在每一个租期中都不断地提高租金。目前,北京路一般商铺租金在2000元—3000元/月·平方米,其他不少商业街的租金也比较贵,有些地方的租金已经占经营者收入的70%左右。并且存在逐年升值的态势,商铺租金的升值过快过高,直接挤压了、限制了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所以,并不是商铺租金上涨越快商业就越“繁荣”,必须防止商铺升值过快。 “酒香还要靠吆喝”
虽然北京路和上下九路步行街在全国都享有盛名,但也存在对外宣传策划不足的问题,知名度不高。而其他更多的商业街,只是刚刚起步,名不见经传。
“酒香还要靠吆喝”,北京路虽然名气不小,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商贸区,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进入全国十大步行街之列。杨再高指出,这不仅是实力问题与规划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对外的策划宣传问题。包装策划不足,没有很好地给别人展现广州的现代时尚、城市景观和自然风貌;没有将“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与步行街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商旅互动以游兴商
杨再高强调,在商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重要的体育比赛、各种节庆、艺术表演、经贸活动都已被视为不可多得的社会游览资源,它一方面提供给人参与性、体验性相结合的生活感受,另一方面也给商业及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机。然而,到目前为止,广州市商业街尚未创出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具有名牌性质的节庆、艺术表演、经贸活动,难以实现以节兴游,以游兴商,使商业与高雅的文化融为一体的目的,这实在有点可惜。
以华林玉器街、源胜陶瓷玉石工艺街、西关古玩城三条商业街为例,其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陈家祠、华林寺、锦纶会馆、西关大屋、骑楼建筑等等,完全可以将极具特色的商业街和这些旅游结合起来,成为集商贸、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古街古巷,体现岭南特色和西关风情。但目前来说,3条商业街还没有利用好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的优势并没凸显出来。 增加改造资金投入
广州城市发展战略是“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会不会无形中忽视了中部老城区的发展?许多城市发展的资源不断地投入到新城区的建设中,分流了部分旧城的改造建设资金。
据调查反映,北京路和上下九步行街改造投入明显不足,北京路步行街的四次改造是通过“三个一点”方式进行的,一共投入资金才接近1亿元。
同时,商业街的管理机构目前也没有纳入政府的序列,管理人员和经费投入问题难以解决。
在招商引资方面,对国际财团、港台地产大亨、国内综合投资集团的引资也做得不够,对提升商业街的发展档次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