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商业街调查之婚纱街
广州婚纱街走到生死存亡路口
内忧外患冲击激烈,旧式小作坊式的经营模式遭遇质疑
走在海珠区的江南大道北,相信不少女孩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从心底流露出来,这是一个能让年轻女人涌起结婚冲动、让中年妇女重拾年轻感觉的殿堂。从市二宫地铁站北出口至海珠桥这一段约500米的街道两旁,林立着约100家各式各样的婚纱专卖店。
然而,这条有着20多年历史、广东最大的专营婚纱的交易集散地在越来越大的商业大潮中正面临着一场生死较量,在档次不高、款式欠新、交易量下滑、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阴影笼罩下,婚纱街的发展前景堪忧,而其小作坊式的经营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
现场 专营店忙甩货 贴广告大促销
记者在这条不足500米的婚纱专营一条街上转了几个来回,发现很多商铺的橱窗上贴着开张优惠迎宾价(如一婚纱店打出优惠50%、一套婚纱只要299元的宣传)、店庆低价酬宾、合同到期全场清货、断码鞋低价处理、中式旗袍大清仓等促销广告,有些店铺的烫金招牌已经磨损得面目全非,有的连字都掉了。记者还注意到,有几家烧烤店夹杂在婚纱店之间,使整个环境显得很不协调。
模式 中低档次消费 质量要求不高
据了解,婚纱街遍布的多是中小型婚纱店,消费也以中低档次为主,临街商铺婚纱零售的主流价格大约在200元~500元,不少店主表示,如果诚心想要,还可以“再谈谈”。而“二线”婚纱店的价位则更低一些,大多在150~300元之间,这些“二线”婚纱商铺明显是由住房改建的,大都是可用面积只有7平方米的小档口,装修非常简陋,据这些“二线”婚纱店管理处的黄经理解释,“我们这里的婚纱与外面临街商铺的婚纱很多都是一个厂家生产的,质量不相上下,但是‘二线’铺位便宜,税收也低,外面临街商铺不仅铺位贵、税收高,而且装修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婚纱价比‘二线’商铺的婚纱价一般要高1~2倍”。
内忧 住改商缺少停车位
婚纱街的另一个内伤无疑是停车问题。由于江南大道是一条交通要道,车道不大但来往车辆很多,因此店铺与马路之间的人行道宽度被减到最小值,只能勉强容两个人并排通过。
最主要的是,由于婚纱街是由以前的老侨房改造而成,当时根本没有考虑停车位的问题,不仅没有地下停车场,连临时停车点也没有。由于缺少停车位,给婚纱街的批发生意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一名在婚纱街经商多年的店主抱怨:“许多来批发的客商不得不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还要增加他们的停车费,所以他们也会发牢骚,这还是对一些老客户而言,有些客户一看没有停车位,来过一次就不会再来第二次了。时间一长,我们的客户就少了很多。”
外患 苏州婚纱街抢客源
现在中国的婚纱市场已形成广州、上海、苏州三足鼎立之势。苏州婚纱一条街是本世纪才崛起的,从最初的几家店已扩大到了现在的300多家。近年来,苏州婚纱街不仅影响了长三角,也日益影响到了全国各地,据不少到过苏州婚纱一条街的人讲,那里的婚纱一般在150~300元之间,只要花400元就可以买到一件高档的仿欧式婚纱。广州婚纱一条街上的几位老板向记者抱怨说,苏州人抢了他们的生意。那为什么同样档次的婚纱,苏州就卖得起比广州低得多的价格呢?几位老板介绍说,“他们的地价便宜,劳动力也很廉价,投入的成本不高,卖价自然就可以低下来。加之苏州依赖上海的辐射作用,能更好地把握流行动态,款式新颖、时尚、好卖”。
远虑 大影楼外地购婚纱
记者随后走访了良晨美景、色色、金夫人、巴黎经典等广州市一些大型的婚纱影楼。由于选择在五一长假结婚的年轻情侣比较多,影楼的生意很是红火。记者了解到,这些大影楼的婚纱多购自于上海、台湾、香港等地,有的还是专门做某个品牌的婚纱,很少有到婚纱街进货的。
金夫人婚纱影楼的杨经理告诉记者,“我们主要从上海进货,运费虽然贵,但是我们也要考虑档次,我们这里的婚纱做工都非常精致,料子也是上乘,决非婚纱街可比。再说,如果都从婚纱
街进货,也容易造成雷同,那就没有我们自己的特色了”。杨经理透露,“我们这里最便宜的婚纱价格也在400元以上”。
转型 婚庆广场大举“入侵”
2004年5月1日,占地1.5万平方米、投资近千万元的广州市百利(国际)婚纱器材广场在江南大道北婚纱街隆重面世,吸引了国内外大量商家前来洽谈采购,原来在婚纱街的100多商户也竞相入驻百利树立自己的品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能满足新人从结婚登记到购物、婚纱摄影、相册、摄影器材、珠宝等“一站式”服务,正因为这一优势,许多新人都会选择这样能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商家,一些顾客表示,“这样可以省去不少麻烦,更方便、快捷。不然,我买了婚纱,还得再去找影楼、联系花车等诸多事宜”。百利商场经理唐荣国告诉记者:“婚纱街小作坊模式的小打小闹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对购物环境要求的提升,以及分散式小规模生产格局给婚纱行业带来的弊端,这种小规模的经营方式必会逐渐淡出市场”。
政府表态 婚纱街将持续发展给予支持
海珠区经贸局商业科的邬科长告诉记者,婚纱街作为一条特色商业街,还是会存在一段时间的,毕竟在珠三角很难找出第二家这样的婚纱街,而且每家婚纱店后面都有大厂在支撑;其次是它的口碑较好,至少目前还没有市民向我们反映说它有“咬民”的现象。当然,婚纱街也有许多不足:一来是它的品种比较旧、档次也比较低,难以满足现代人越来越高的需求;二来它不仅面临外部竞争,内部竞争也异常激烈;最主要的是婚纱街没有一个像中大布市那样集中的婚纱城。邬科长表态政府会给予适当的支持。
谈到住宅改商的问题,邬科长表示:“原则上,符合条件的就改,不符合条件的我们就不批准。具体到婚纱街,我们考虑到它的历史、特殊地位,会适当放宽标准。”
专家观点 存在即合理 关键是创新
广东商学院经贸学院的何东霞院长认为,“婚纱街能够立足20多年没有倒闭,说明它还是有它存在的必要”。对于婚纱街的发展模式会不会被淘汰,何院长认为“消费群是有层次的,贵族要结婚,老百姓也要结婚,所以不同的经营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小作坊式的经营模式至少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同时何院长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婚纱街在以后的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它的‘集群’优势,更新服务形式,如可以尝试上门服务、网络服务等较先进、更富人性化的服务方式,在品种、款式设计上要力求创新。此外,银行在信用评级上对这些民营小企业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人家小就对它们另眼相看,贷款时附加种种苛刻的条件”。
追溯婚纱街:
广州的旧城,一条珠江,将其分成两边,广州人习惯称为“河北”与“河南”。江南大道北曾经是连接“河北”与“河南”的主干道,这条专业的婚纱街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广州当时两条华侨大道之一。当时这里居住着一些侨民,能够和外界频繁地联系,因此一些经济意识比较强的侨民就利用自己家的花园、草坪建起售卖婚纱的商店,最开始只是一些前店后场的手工作坊,渐渐来这里买婚纱的人多了,这里的婚纱品种也多了起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兴起,到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兴旺起来,它不但是广州市,而且是全省最大规模的婚纱一条街,一些香港、台湾甚至东南亚的名牌产品也慕名来到这里,当时婚纱一条街的名气可以用街知巷闻来形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