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福建泉州宣布耗巨资打造国内艺术主题商业步行街;4月中旬,甘肃敦煌商业步行街开工;4月底,总投资1亿美元的江苏镇江第一条商业步行街——“第一楼街”步行街开街;5月1日,经过整修的北京前门步行街重新开放……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县级以上城市商业步行街超过5000条,总长度已超过3000公里,总面积已超过2亿平方米。 “步行街”正在城市繁荣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标作用。 然而,在河北,尽管不少城市已经建设过商业步行街,或者有建设商业步行街的计划,但大都距现代商业步行街的标准相差甚远,更无法起到“城市名片”、“城市窗口”的作用。 人气不足是难题 在石家庄火车站西南侧的永安路,街口高大的仿古牌坊上“永安路步行一条街”的字迹已经显得斑斑驳驳,500米街道两侧大小门脸里冷冷清清,顾客看上去还没有摊主多。 很难想象,这就是石家庄那条最早、也曾经红火一时的“步行街”。 “你是记者?”看到记者的采访本和相机,一位姓王的摊主主动打起了招呼,“这条街有什么好拍的?”今年36岁的他,对目前的情况显得并不满意。 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的永安路热闹非凡,毗邻火车站带来的如潮人流,让这条短短的小街充满喧闹,活力非凡。 “这几年就不行了。”这位王姓摊主说,也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渐渐变得不愿意“光顾”这里,这让他很是怀念当年的好日子。 穿过永安路向西,是南小街。这里是石家庄曾经有过的另一条步行街——南花园步行街。2004年在这里建设的南花园步行街曾经吸引过众多关注的目光。然而时至今日,这里营业的商业店铺远远不足,街上行人更是寥寥。 此外,保定市东大街、西大街,作为保定市从2005年就宣布建设的商业步行街区的一部分,顾客显然同样不足,而在相邻的秀水胡同,记者在这里采访20分钟,竟然没有见到一个顾客,几百米长的胡同寂寥无声。而唐山几年前建设的一条步行街,最终成了洗头、歌厅、美容美发的聚集场所。 与国内一些知名现代商业步行街相比,河北的步行街显得那样寥落。 北京王府井,这条号称“金街”的国内最知名的步行街,永远都是那样拥挤,平均日客流量达到60万人,高峰时期可达120万人,而上海的南京路,日客流量更是一度高达150万人。 据广州旅游网统计信息显示,今年5月1日广州的北京路商业步行街接待量达643700人次,占日最佳接待量的160.93%;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接待量669060人次,5月2日则达到70.67万人。广州市假日办向外界公布的数据显示,两大步行街假期3天的接待人数达391.02万人次。 石家庄市新华集贸中心市场管委会主任霍吉兵认为,河北省一些地方的步行街之所以人气不高,市场活力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地方多数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周边,前期未能有效培养顾客的消费习惯,大量客流被核心商圈吸纳。 事实上,并不是河北城市所有的经营场所都人气不足。如与石家庄南小街一路之隔的金桥西街两侧,东方城市广场购物中心、丽华音像城、太和大厦、福兴阁、金亿城等大型购物场所鳞次栉比,大理石铺就的路上,行人如织,大小三轮车辆挨挨挤挤,一派繁忙景象。 “一个市场的培育是需要时间和条件的,但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霍吉兵说,如果政府有决心建设现代商业步行街,首要任务,就是加大前期投入,吸引更多客流,逐渐积攒人气。 需现代商业地标 河北省保定市的西大街,由于时日久远,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厚实凝重。沿街青砖灰瓦的建筑,用它的古色古香尽力挽留着曾经的辉煌。保定的西大街,没有钢筋水泥,没有布满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有的是二层楼高的具有民国时期韵味的建筑。从税务角开始,沿着青石板路一路向西,街两侧的建筑上都挂满了形形色色的广告招牌,将老建筑的民国风韵掩盖殆尽,只从招牌顶端露出的灰瓦上,才能分辨出这条街的独特之处。 街上,除了刻章的店铺、修表的老店和照相馆,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每当有行人经过,总会有人热情地高声问着:“要自行车吗?进来看看吧!” “天华市场”的红色大牌楼被自行车的招牌挡了个正着。那个“老保定”记忆中的“老马号”早已经随光阴散去,繁荣早已不见踪影。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石家庄市永安路步行一条街。在500米左右的坑坑洼洼的街道两旁,有卖箱包的,有卖鞋的,有卖水果的,最多的,是颜色各异的遮阳伞下卖简单小吃的。当记者举起相机,立刻有好几位经营户发出善意的哄笑:“这个破摊子有什么好拍的?” “现代商业步行街,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窗口,不能老是摆地摊,也不能老是卖一些不符合现代城市消费趋势的商品。”保定市规划局机关党委副书记范建敏认为,作为现代商业地标,步行街早已摆脱最初单一满足购物需求的形态,逐渐升级为集商贸、休闲、娱乐、文化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复合式活动场所。 调查数据显示,到步行街的人,大约只有40%左右单纯为了购物,而抱有休闲、娱乐、旅游等目的的,则占60%。 在范建敏心目中,北京王府井由红色花岗岩石铺成了810米长的街道,两旁的建筑高低起伏,形成中外的交汇,古今的贯通。“步行街同时也可以是一个城市或城区的内在历史文化的体现和招牌。建设有风俗文化作铺垫的、有自身独特风格的步行街,便可以作为城市的旅游资源推向更大的市场。” “我们正在着手修复东大街、西大街的清末民初建筑。”保定市文物管理所所长侯璐介绍,修复后的这两条大街,将突显“明清风貌、灰墙黛瓦、书院衙署、槐柳荷花”古韵。工程结束后,这两条街道将统一对外招商,选择符合这一地区文化特色的精品商品和旅游项目,作为未来新步行街的主打品牌。 现代步行街渐行渐近 “我们需要步行街。”4月底,一位叫冰雕的保定网友在百度保定吧发帖:“我们需要保定的王府井。”这句话让参与讨论的众多网友兴奋之余,也流露出为难的情绪。 “我们有那样的市场么?我们有那样多的高档商家么?最重要的,我们的城市有那样的商业精神么?”一位网友问道。 历史上,河北并不是一个传统上缺乏商业氛围和商业精神的省份。据保定市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穆强考证,保定东、西大街形成在明末清初,而商业的繁荣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当时,作为从火车站进入城内的唯一通道,东、西大街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渐渐店铺林立,商业活动迅速发展起来。旅馆、饭店、银号、钱庄、绸缎店、服装店、茶叶店、药店、钟表店、首饰店、书店等竞相开张,各种消费性商店应有尽有。形成了以此地段为中心的商业繁华区。 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上世纪50年代——而作为中国经典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主要取景地,当年的繁华景象至今仍让无数老保定人怀念。 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市本身就是依靠四通八达的交通因商而兴。早在1905年,大石桥一带就出现了恒德信洋货铺、三和盛洋货铺等大商号。张家口则更是沟通“三北”地区的大商埠。 “不过,现在的河北,商业气氛和商业精神的确不够浓厚。”在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武义青研究员看来,这与河北省城市功能定位密切相关:“从1949年开始,河北省的主要城市大部分都属于工业型城市,而非消费型城市。” 事实正是如此。从“一五”计划开始,华北制药、保定“八大厂”、唐山的钢铁与煤炭、张家口的机械制造、邯郸的纺织……一座座工业城市在燕赵大地上崛起,并迅速在全国取得相当影响,河北省也由之成为工业大省。 这与北京、上海等城市无法相提并论。数据显示,目前,转型中的北京市第三产业占GDP72%,每100元地区生产总值中,有72元来自第三产业;每100个从业者中,有71人从事第三产业,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 然而,事情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今年以来,河北省每个城市都几乎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今后工作的重要位置。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更是明确表示,要将石家庄市建成一座大市场。而张家口未来城市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将城市黄金地段让位给现代服务业。 “很明显,我们的城市正在谋求转型。”范建敏说,随着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河北的现代商业步行街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